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新探

2014-10-21喻穹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案例政治

案例教学法是我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clell)所首创。最初的目标是:围绕一定的培训目的,将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以形成供学员们思考分析的个案,通过独立研究或者相互研讨的方式来提高学员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是在医学教学中运用,后在各教学领域逐步推广,在当今世界的教学和培训中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时间不到30年,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依据教材内容,采用相应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思考和讨论的方法。由于其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创设一个相对良好而宽松的教学情境,将问题真实地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益处

1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达到最有效是政治教师研究的永恒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也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和根本保证。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大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现实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对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以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点问题。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学生普遍对思政课缺乏兴趣。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案例教学没有过多的说教,甚至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根据案例提供的情境和问题,自己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和看法,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同时能使得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变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我们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理论知识能为学生所消化和接受,内化为他们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并指导他们的行为。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造成巨大的障碍,也将对社会不利。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找到理论与实际材料的契合点,使得他们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去对比去思考,从而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心服口服地接受案例当中悟到的道理和知识,提高对理论知识的信服度;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理性分析,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则在案例学习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的欲望也会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理论的积极性。这与讲授法的注重说教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重视双向交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至于听没听、听懂了多少,则不是老师关心的问题。有时教师讲得很出色,看似是将书中的理论很有逻辑地教给了学生,使学生接受得更多,但实质是在灌输。这是因为教师只是从社会本位的角度出发,即培养的是为国家服务的人才,是为了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政治要求,而没有考虑个人本位,即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解决正在关注的、感到困惑的问题。其结果是教师讲的头头是道,由于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而学生听起来却昏昏欲睡,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可见,教师仅依靠讲授是达不成教学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成效,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们交流互动,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有目的地布置学生查阅案例或者讨论案例,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这些他自认为重要的理论知识后,再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一切都是学生主动进行的。当学生将他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提出来讨论或者交给老师请求解答时,也促使教师对问题进行再度思考,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没有教师过多的说教,教学双方是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教学形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选择案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非常发达,互联网为教师选择案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并非所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都适合于课堂教学。教师要选择好的、恰当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并非易事。如果选择不当,会妨碍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甚至使学生发生认识上的偏差,事与愿违。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案例应真实可信

选择案例的目的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除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关联性外,还应该与现实相关联,真实可信。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真实而具体,尤其是法律基础课程的案例,应将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以及事件的出处一一加以说明,其案例来源也应该是正规渠道,而不是道听途说或者网络传言,更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不会使学生对教师所授的知识产生怀疑。其它思政课程采用的案例也必须经过再三斟酌挑选,注意案例的真实性,让学生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认真地对待案例中的人物和事件,才有可能启迪学生智慧、训练他们的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反应,唤起学生的自我体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是假的、虚拟的案例,一旦被学生发现,便会以假对假,把学习当成游戏,教学效果便无从谈起。

2案例应客观生动

案例的真实性固然重要,但客观生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丰富生动而有趣、可读性强。尽量避免一堆事例、数据的罗列,或者枯燥的说教性文字及有关规章制度、文件决议、合同摘要的宣读等,尽可能地有场景描写、情节叙述、心理刻画、人物对白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展示与案例有关的图文资料,使学生对案例有一个整体而丰富生动的印象,对案例有一个具体而直观的认识,将学生带入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不感到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

3案例应多样化

一般来说,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采用的案例,以正面教育为主,即以弘扬正气、讴歌正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为主旋律的案例,用榜样的力量、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把握正确的思想方向。但负面的案例也并非不可取,关键是需要教师正确引导,特别是揭露社会阴暗面的案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辨别是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可以只有情况没有结果。结果可以让学生去寻找、去决策、去处理,并允许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引起争论,案例越多样,越有价值。

此外,还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新颖性、时代性和启发性。长短要适中,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顾钰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7(5).

[2]喻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秦抗抗.案例教学法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课案例政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