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习惯的自我养成

2014-10-21张瑞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归因元认知辅导员

具备良好学习习惯是优良学风的重要体现,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保障,是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根据百度百科,学习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产生的持久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良好学习习惯表现为有计划、有效率、善思考、会自学和重过程。元认知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重要理论。二者形成过程,都是从外控转为内控,无意识转为有意识直至达到自动化的过程[1],元认知为消除学习不良提供了崭新思路[2]。因此,用元认知理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普遍认可元认知在改善学习习惯中的作用,但在如何使用元认知层面,亟需教育管理者的指导与帮助[3]。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进行探讨。

元认知自从Flavell在1976年提出以来,引起教育心理学界持续关注,时至今日,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理论。元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对认知的认知。一般而言,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元认知理论的有机统一。元认知可以帮助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有意识地运用元认知策略,注重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虽然学生元认知能力有强有弱,但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提高元认知水平[4],最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导,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进入大学后,学习目标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同学不重视学习,更甭提学习习惯了,这由多种原因造成。例如很多高中教师会对高中生灌输一种善意谎言,即到了大学就可以好好玩了;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既然上了大学,已经是成年人,就可以不管不问。同时,有些同学认为,在大学能力锻炼更重要,参加了很多社团组织或者忙于从事各种兼职活动,结果荒废了学业。因此,帮助学生及时意识到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意义重大。鉴于此,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开班会、年级大会和新老生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动员广大同学结合自身实际,明确目标,目标可长可短。通过树立学习目标,让学生懂得“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5],确保计划的可行性。二是发挥学生家长在学习目标树立中的作用。每个家长都会对孩子有所期望,家长一般更了解孩子性格和个性,可以在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中起着引导作用。辅导员要求家长及时关注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三是辅导员要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要求任课教师关注学生在具体课程学习中的学习目标。特别是第一节课,对课程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要求,让学生知道该课程学习的意义所在,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在课程学习上的具体目标,形成辅导员管理和任课教师教学的合力。

二向学生传授元认知知识,提高元认知使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元认知知识包括与个人相关知识、与任务相关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与个人相关知识指的是了解个人在认知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如学习风格、智力水平、性格气质等,进而摸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习惯;与任务相关的知识包含对学习任务特征及其认知处理的认识。元认知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根据张鸿琴(2013)研究,元认知策略与班风学风建设存在正相关联系[6],王烈琴,李建魁(2008)指出,策略性知识包括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无认知策略:计划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寻求支持策略[7]。在平时教育管理中,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增加元认知策略知识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使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学根据不同学习情境,如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活动的要求,选择不同策略。与此同时,在具体学科的学习当中,辅导员要积极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联系,与任课教师一道,共同指导学生在具体学科学习中,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策略性知识,提高学习成效。

三辅导员要留意学生在学习上的状况,注重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元认知监控过程是一个不断计划、检查、调整和修改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尤为重要,如果学生缺乏坚持性,出现问题懒得补救,就会造成问题越来越多[8],到最后即使想补救也来不及,甚至毕不了业。因此,辅导员在平时教育管理中,要注意锻炼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坚持性。鉴于此,一是辅导员要发挥学习督导小组作用,其成员可以是由班委、学生党员和寝室长等组成,辅导员赋予其监督、提醒和反馈的权利,重点关注学习态度差、学习动机弱或者缺乏毅力的同学。这部分同学经常表现为沉溺于网游、屡次旷课、不完成作业或者自制力差。二是发挥阶段性测试的有益作用,监控学习效果。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有针对性地找其谈心,帮助找到症结所在,必要时联系家长,督促其继续努力,改正不良学习习惯。三是教给学生非智力因素训练方法,如鼓励学生细分目标、逐一实现、从小事做起、自我激励和暗示,可以在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中渗透。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和同学榜样,通过身边例子激励其他同学,同时可以用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参见百度百科:自制力)。四是通过要求学生做笔记、写日记、划重难点等方式,让学生时刻知晓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正确归因

对学习过程中元认知控制认知资源的情况、采用的元认知知识和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学会正确归因,为进一步改进奠定基础。辅导员要注重总结反思,做好记录,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到位。在元认知评价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在失败面前,往往心灰意冷,不知如何进行正确归因。辅导员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在成功或者失败面前学会正确分析原因,对于正确的归因,要及时加以强化;引导学生从自身内部因素进行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防止从外部不可控因素进行归因,以免产生无助感[9]。二是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辅导员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元认知评价量表,让学生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日志、说说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可以尝试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对于缺乏评价经验的同学,辅导员应该予以指导和帮助。通过反思评价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体验,如果达到预期学习目标,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进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反之,学生通过了解自身不足,不断扩充修正自身元认知知识或者寻求教师帮助,达到同化和顺应自身相应元认知知识,以更好指导将来的学习活动的目的。endprint

五关注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中的元认知体验,调动学生的内部积极因素

元认知体验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情感体验。大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存在对学业焦虑、自制力差、成就感匮乏、挫败感体验。要逐步增加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要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对于心灰意冷的同学,不能一味地训斥和批评,除了帮助他们正确归因以外,还要对不同学生今后表现予以不同的期待,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辅导员的关心和关注。继而让学生不断朝着辅导员期望的方向发展。还要挖掘学生内部动机。积极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有懒惰、苦恼、郁闷、迷惘、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同时也有自身积极、合作、乐观、拼搏、坚强、进取等积极品质,因此,辅导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辅导员辅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通过指导和关注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有效监控学习过程和使用、调整元认知策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达到构建优良学风、提高育人成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杰.用元认知监控理论指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J].西藏教育,2010(3):50-51.

[2]俞国良,张雅明.元认知理论与学习不良儿童研究[J].教育探索,2004(11):46-51.

[3]张瑞.元认知理论下大学生日常学习习惯自我塑造可行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3(54): 167-168.

[4]姜英杰.元认知:理论质疑与界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35-140.

[5]张晓慧,郑淑明.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145 -147.

[6]张鸿琴.元认知策略与高校班级学风建设的实证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67-370.

[7]王烈琴,李建魁.自主学习的关键: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 108-112.

[8]胡志海,梁宁建.大学生元认知特点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 435-438.

[9]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325-3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因元认知辅导员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