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4-10-21杜彬恒李新陈朗张颖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工科人才教育

杜彬恒+李新+陈朗+张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高等学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2]。教育部联合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四个重大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3]。为此,全国各大高校掀起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是制约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个重要命题。

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培养理念

理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引领性作用。要提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凝练人才培养理念。

(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

高层次。高层次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特征。高层次是指高尚品德和博专知识。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时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水平升级,经济社会对人才规格和要求普通提高。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严重紧缺是制约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层次的鲜明特征。高层次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具有积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变革的价值追求,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产业变革的专业技能和过硬本领。

有特色。有特色是指行业特色和成才规律。工业是有别于其他产业的经济部门,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富有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强,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鲜明行业特色。所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应该练就能够适应工程技术工作岗位要求的吃苦精神,练就能够适应工业行业要求的过硬本领,深深打上产学研结合的烙印,对工业行业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推动民族工业走向世界、引领未来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技术在产业发展和变革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我们要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要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发展、新变化和新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应该具有长远的目标选择、比较长期的优势积累和较强创新创业潜质,并取得社会认可的创新业绩,将其培养成为学术研究大师、工程技术创新精英和工程工业发展领袖。

国际化。国际化是指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参与全球行业竞争的能力。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和世界已经深度融合。特别是随着全球工业分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中国工业已经成为世界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面向世界。具体来说,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球工程工业技术发展前沿,开展参与全球工程工业技术领域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产业竞争的综合能力。

(二)凝练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全面性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刀尖,位于人才金字塔的塔顶,能够驾驭全局、创新创造、引领未来。这就要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一方面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应该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性育人观念。

产学研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成长规律。从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来看,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超常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紧紧围绕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要求、工科学科发展需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学生能够掌握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趋势。实现产学研、工科教良性互动、紧密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多样化育人理念。拔尖创新人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拔尖”是培养层次,“创新”是人才培养类型。从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来讲,都具有表现形态多样的特征。从生产实践来看,主要包括学术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我们也需要坚持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尊重学生个人选择,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精英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系统化育人理念。教育不是独立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相互交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系统内和系统外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影响。从系统内来讲,实现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加强学校与科研单位、工业企业等合作,强化中外高校国际化联合培养。从系统外来讲,需要统筹好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因素的功能定位。所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系统化育人理念。

二深化改革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

(一)改革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

立足当前工科人才培养实际,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遵循工科人才成长规律,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为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体制保障。endprint

1实行学科通识教育,开拓人才培养口径

当前,以通识教育破解人才培养“出口”口径过窄问题成为高等学校的基本共识和普遍选择。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时间有限等三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高校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面临重要挑战。学科通识教育是在专业教育色彩非常浓厚的背景下,推进通识教育的现实选择和有效举措。从国内高校实践来看,基本上实行学科通识教育。在生源遴选中坚持大类招生。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着力构建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适应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建设素质教育基础平台,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在培养机制上,本科教育阶段坚持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着重推行人才遴选机制、专业选择机制、过程管理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动态分流机制。研究生教育要按照一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推行学科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培养中实现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奠定基础。

2实行培养过程贯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人才培养目标交织、过程分散、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人才培养链条断裂,本科、硕士和博士之间不能很好衔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之间通道不畅。实行人才培养过程贯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是破解以上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生源遴选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工科拔尖创新人才遴选途径和选拔模式。第一,加强和改进自主招生制度,发挥优势、体验公平、阳光透明,注重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录用。第二,要改进学生入校后二次选拔的工作机制,为有创新潜质、研究潜质和其他特殊潜质的学生进入实验区学习提供保障。第三,着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多种渠道,对部分高职院校具有工程技术方面潜力的学生,以机制创新进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和通道,实现人才培养立体化。

在培养过程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通道。构建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在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能够科学统筹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阶段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等内容。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质。建立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贯通衔接机制,破解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目标错位、课程相离、评价狭隘、效果相悖的顽症。在培养方案、培养制度、学生考评等制度上相贯通、相衔接,实现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一体化。从现行教育制度来看,主要由两个模式可以实现,一是实行本硕博“2+1+5”贯通培养模式与“直博”模式,二是采取本科专业与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模式。

3实行校际、校企协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开放式办学,走出人才培养象牙塔,回归经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是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现实选择。高等学校必须充分统筹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着力推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校所合作等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模式创新。着重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换、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等多种途径,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亲密接触生产一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与创业潜质。同时,要着力把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事务的潜质和基础,提升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力。

(二)创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机制等人才培养活动的概括和总和。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符合高校实际,课程体系应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学模式应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评价机制应该回归经济社会要求。

1确立符合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龙头”和灵魂,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纵观我国工科教育院校(含综合性大学)数量庞大、层次多样、结构多元,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办学实际有着天壤之别,社会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多样化态势。这就要求各个院校在制定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既要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总体要求,也要充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坚持走本土化道路,选择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并遵循拔尖创新人才通用标准和工程工业行业人才规格要求,构建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构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和主要依据。知识的传播、技能的掌握、情感的培养等都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把握长学制人才培养的特点,需要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发展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综合拓展课程等课程模块有机统筹起来。通识课程体系要满足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注重文理交融、注重东西结合、注重古今贯通。课程建设要注重提高质量、注重结构优化、注重紧跟前沿、注重实践训练、注重创新发展,着力提高课程的主体适应性、内容科学性和实施针对性。既要注重优质课程自主开发和建设,更要注重优质课程的引进和吸收,特别是要全面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范式总和,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5]。面向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来抓。特别是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坚决杜绝“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注重思维培养,注重能力提升。

4建立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机制

人才评价机制包括人才评价理念、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评价方法。在评价理念上,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评价要着重考核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核心品质,坚持学生、学校、社会共同检阅的理念,学生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检阅相统一,更加注重社会检阅。在人才评体系上,要制定符合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要坚持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等考核方法综合运行,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养、创新潜质、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内容。endprint

三着力构建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质量保障机制

(一)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办学经费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机制。第一,要建立校级领导机构,主要负责校内资源统筹安排,确保校内优质资源能够满足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实需要。第二,要科学确定办学投入机制,能够科学论证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投入标准,确保办学资源科学配置。第三,要建立完善的投入效益监控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种优质资源使用效益提升,预防资源浪费。

(二)教学师资队伍保障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保障。第一,要明确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授课教师标准,为组建能够适应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师资队伍提供依据。具体来说,授课教师应该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视野开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精到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第二,要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教学团队进行授课。实行课程教授负责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均需要教学团队的教授进行审核。第四,要大力引进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等担任工科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弥补高校教学不足,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第四,建立课程教学研讨机制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团队要实质性运行,授课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学业发展指导机制

导师制的建立在欧洲国家具有较长的实践历程和良好效果。我国导师制度的建立始于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初步建立导师制或者导生制,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担任导师。遵循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发展要求,必须建立学业发展指导机制。第一,制定学业导师遴选条件、聘任程序。第二,明确学业导师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第三,严格学业导师日常管理和考核制度。

(四)动态分流管理机制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本采取实验区制度。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实行特殊政策,优势资源比较集中。学生在实验区学习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区设立意图、学业标准进行考核。同时,也需要建立竞争机制。因此,必须建立动态管理分流机制。第一,明确动态管理分流标准,以明确的学生发展标准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明确动态分流程序。建立学生转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确保动态管理分流工作顺畅。第三,完善学生退出跟踪服务机制。学生动态分流后,进入新的专业班级学习,在班级融合、成长适应和学业发展等方面可能面临一定困难,需要跟踪服务。

参考文献

[1][5]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2012-10-23].http://www. 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4]杜彬恒,陈遇春.坚持改革与建设并重,推进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C].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科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