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黄土地下生活与居住

2014-10-21李晨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三原县生土黄土高原

李晨

摘要:本文通过建筑环境艺术的视角,以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生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是以保护改造、再生利用为目的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汇总演绎、图片绘制拍摄、实地调研勘测、对居民采访回访和归纳比较资料等方法,对柏社村地坑窑生土建筑的聚落形态和民居形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地坑窑 生土建筑 保护 改造 传承

陕西关中地区的三原县,位于汉族文化萌芽气候和煦的黄河中上流域。据现在我们知道的资料,远古“这地区内不仅有高山大河与许多丘陵盆地,还有广阔的平原与台地,在原始时期长着丰美的草原与相当繁茂的森林”。而这广阔的台地覆盖着厚度从十米到三四百米不等的肥沃而厚重的黄土,而黄土“是由风搬运沉积的第四纪陆相粉砂质富含碳酸钙的土状沉积物,主要由粉粒组成,颜色呈棕黄、灰黄或褐黄,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特征”。这样的土质受到人工的开凿不易崩坍且耐风雨侵蚀。《易·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远古人类就利用这些自然地理条件开始了最初的生土建筑——穴居。

一、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生土建筑的形成

1.自然地理因素

约前7000-前5000年,在三原县北部的高原台地,有厚实的黄土和流经的河流,提供了远古人类聚居繁衍的两个重要生存条件一—房屋与食物。在新石器时代,“县境北部塬区有先民从事畜牧、渔猎、农耕活动”,从此,“大型原始部落在此出现,原始农业开始有了一定发展”。而柏社村就位于三原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属渭北黄土塬沟壑区。现在这里已没有新石器时代的茂密森林与丰美草原,自然地理的变迁带走的只是农垦文明的生产工具,留下的是随千年成熟至今的“穴居”建筑和朴素坚韧的“穴居”居民。

黄土地上的远古先民选择的最早的穴居方式是入地较深的袋穴与坑式穴居。在肥沃的黄土地上耕种,人们从原始的游牧向更为先进文明的农业发展,这样生产方式的改变,迫使人们改变生产工具。而易于挖凿的黄土就成为最合适的建造房屋的对象,远古人类在黄土地上挖凿一个上小下大的洞作为冬天防寒的房屋。这就是袋穴,最原始的窑洞形式。《礼记 礼运》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木曾巢”,由此可见,当时的穴居已经蕴含了远古人类多少智慧。

而随着自然条件地理形态的不断演变,人们生产工具的逐步锋利,简单粗旷的袋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西亚内陆被大风带来的干燥的沙尘,不仅留下了形成黄土高原的黄土,还带走了湿润的空气。这样经历了四千年左右,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干燥少雨细腻坚韧的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促使人类文明更加快速的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改善,使之适应加速恶劣的生存条件,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定居最重要条件就是坚固的房屋,聪明的人类在最初的袋穴中发展出了窑洞。“古代穴居最早出现的是竖穴形式,但因不易防雨,所以后来发展的都是横穴,即窑洞”。而三原县位于黄土高原比较干旱的地区,沟壑陡峭深邃,人们没有山沟可以利用挖掘横穴的条件,所以人们利用坚固稳定的黄土直立边坡创造出另—种窑洞形式——地坑窑。

2.社会因素

《诗经》有“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之句,约公元前800年前后,三原县是焦获的组成部分,为猃狁族定居之地。三原之名,始于前秦,直至今日。历史上三原县以生产优质小麦著称。清·贺瑞麟《三原新县志》即有“雁坡、丰原小麦,称之独重,盖其土性然也”的记述。三原县也是“丝绸之路”东端的重要城镇,清张象魏《三原县志》中写道“昏晓贸易,市况颇盛”。

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古代聚落的形成组成了原始的焦获,而不断发展的农业经济政治地位,使原始氏族聚落慢慢壮大,逐步向封建文明进步,形成现在的三原县。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形成了更大的人类聚居的空间规模——村落,村落中的建筑也随着财富的积累,更加完善,符合黄土高原农垦文明的需要,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形态。

二、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生土建筑的形态分析

由自然地理选择其位、造就其形,由社会文明演变其形、铸就其美。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有着丰富多变的自然要素,这样的要素影响着这种环境中的建筑形态,决定着建筑形态的形成、存在价值与演变过程;在不同的社会文明环境中,建筑形态随着社会文明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演变出更具时代价值的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决定着此环境下的建筑的形态,在双重作用下的建筑形态更具有时代性,能更加稳定的发展至今。

1.自然驱使

“三原县地貌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孟侯原,中有丰原,东有白鹿原。南北以北部原坡为界:西部有北南向清峪河东西相隔,自然分割成三个差异明显的地貌,即南部平原、北部台原和西北山原。”

而柏社村就位于三原县北部台原之上,台原黄土层深数十米至数百米,下伏第四纪更新世不同岩相带;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在这样的地貌中,柏社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东西沟壑中各有河流,植被相对茂密,多柏树。柏社村的先民们没有破坏这里的一草一木,尊重自然环境的同时,往地下发展居住空间,既满足了自身需要,又保护了植被水土。这是—种无“设计”的劳动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无意识的创造活动。先民们通过对土地做“减法”,不但符合生产工具的相对落后的条件,而且有着极为先进的保持水土,保护黄土高原风貌的思想内涵。

先民们在考虑地貌的同时,也考虑到了这里气候条件中降水稀少这一明显不足,向地下开挖的穴洞有着聚集雨水的明显优势,可以在雨季储存,旱季利用。而在数百上千年的进化中,人类找到了可以恒温的洞穴,适合陕西关中地区四季分明,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地下的居住模式,也很好的阻止了刺虐黄土高原的大风。这种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思想在地坑窑的形态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融入建筑的每一寸黄土中。

2.社会文明驱使

在封建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农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有了剩余劳动产品。这样的剩余就产生了积蓄,成为了货币,买卖不同的物品。而农耕文明中农作物的生长时间表也给居住者带来了剩余劳动时间,在冬季农闲时为自己打造房屋,改善生活条件。地坑窑建筑也随着零散无规模的形态逐步进入小规模均质化村落。“三原县地处黄土高原与泾渭平原的交界地带,既是北通延、榆的咽喉,又是扼守西安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而这样的地下居住形态不仅有利于躲避战争,防止灾祸,还可以成为天然的堡垒,进行战略斗争。而一个聚落的形成,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定的生活方式、且有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上发展而成的,这就要求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有着决定性的稳定联系物——血缘,这是数亿年人类生存淘汰选择下的产物。人们通过结婚、生育,往复循环着扩大家族,继而修建房屋,挖掘地坑窑,这样形成了地缘。新的地坑窑由血缘决定它一定在其有血缘关系者的周围,不断稳定而优质的壮大发展。这种静中有动,靠血缘稳定发展的聚落使生土建筑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承袭,但是也阻碍了地坑窑向村落外围发展,减缓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endprint

5.有限材料的驱使

在没有大型操作工具与运输工具的农业文明封建社会,普通的老百姓居住房屋大多以功能优先,不想任何无谓的装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选择向地下挖掘的空间,不需任何建筑材料,只需劳动力的重复劳动和一个耙子、一把铁锨、两个箩筐、四个寒冬,有时几个邻里乡亲都是帮忙的好手;选择门窗的各种木材也是窑上树木制作而成;各种砖瓦与泥坯,有着挖窑时的源源不断的黄土做材料烧制打制而成。建筑材料的来源是当地自然地貌,随手皆来。打造者把自己也放在环境中,以平等的视角将自身的融入环境,继而建造的房屋也能与环境完美的契合,没有过多的人为痕迹,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这样的取材方式使得这样的建筑形态成为当地的一个特点,成为自然法则中最自然的选择,成为众多生土建筑中一个完全不同的特例,根深于黄土高原,并动态的发展至今。

三.小结

地坑窑形态的生土建筑是在历史长河中由各种非意识因素在生产力进步中逐步形成的复杂形态。在不同社会形式中孕育的地坑窑形态与居住者思想决定了这种生土建筑的精神内涵。这种复杂形态的地坑窑建筑形态在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双重洗礼下,得到了历史与居住者的认同、关注与大量建造,形成了大规模的乡村地坑窑群。地坑窑生土建筑所孕育的内涵在漫长的发展中已经渗入到居住者的不同生活环境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新一代地坑窑居住者、研究者与各界学者。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地坑窑生土建筑进行研究,能够更准确更具有针对性的形成一套保护改造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民居三十讲》[G].王其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M].王绚.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民居建筑》[M].王其钧,谢燕.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4].《中国民居研究》[M].孙大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中国乡土建筑——窑洞春秋》[M].萧加.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6].《陕北窑洞民居》[M].吴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D].李晓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原县生土黄土高原
乡村振兴需要“硬”引领——三原县陂西镇党建、产业、民生一体推进
生土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
生土掺量对硫氧镁水泥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产业的“鞋”应当适合农民的“脚”——三原县陂西镇乡村产业发展调查
生土建筑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
聚丙烯酰胺对生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
土生土长,雅俗共融: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茶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