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重特大灾害现场公网瘫痪、信号无覆盖和交通中断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2014-10-21艾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31期

艾琳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及事故频繁发生,从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到雅安地震,以及接连发生的大连石油管道爆炸、舟曲泥石流、四川特大暴雨等灾害,进一步说明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消防部队作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主力军,在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起着关键性的通信支撑作用。文章就如何做好重特大灾害现场公网瘫痪、信号无覆盖和交通中断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就加强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措施。

關键词:重特大灾害现场;公网瘫痪;信号无覆盖;交通中断;应急通信保障

当前,由于重特大应急突发事件在全球范围的频繁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灾害事故不断增多,消防部队作为灭火和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在灭火和灾害事故的处置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考验。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作为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对各级消防部队能否圆满完成应急救援任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快应急通信体系建设,解决重特大灾害现场公网瘫痪、信号无覆盖和交通中断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是当前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1 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特点

一是需要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大多数紧急事件都是突发的,时间和地点不可预知,或者只可在有限时间内预知但是来不及做好准备。二是日常公众通信网络本身受紧急事件破坏的程度具有不确定性。在破坏性强的紧急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例如飓风、地震,公共通信网络设施可能受到损坏而使公众通信网络陷入瘫痪。三是灾害现场对通信能力的需求的不确定的性。在紧急事件发生期间,可能需要图像、视频通信的特殊需求。四是道路交通情况的情况具有不确定性。重特大灾害事故发生,可能伴随着道路堵塞,桥梁中断等情况,无法第一时间利用交通工具抵达现场。

2 当前全省消防部队应急通信保障基本设施配备情况

近年来,全省消防部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统一购置了通信设施。目前,各地市消防支队基本设备为,按战区内互补配备了移动通信指挥车并含动中通、静中通或卫星便携站等卫星设备、铱星及海事卫星电话、POC对讲机和3G图传等设备,可满足现有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需求。

3 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需求

在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后,救援人员需要利用各类通信手段第一时间反馈情况和调度指挥,要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建议将最极端的重特大灾害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通信的需求进行四等级分类,其划分等级及所需要求如下:

3.1 第一等级为现场基本通信保障。即保证救援现场各级指战员之间的通信畅通,满足现场最基本的语音指挥调度需求,同时能够与外界进行基本通话,确保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3.2 第二等级为现场指挥部通信保障。即在第一等级保障实现的基础上,为现场指挥部开通电台、电话和现场图像回传等工作保障,实现指挥部与救援人员之间的音视频联络,确保为指挥部提供实时现场信息。

3.3 第三等级为远程可视化指挥通信保障。即在第二等级保障实现的基础上,要保证灾害现场、指挥部与各级指挥中心进行音视频通话和多媒体信息交互,并具备指挥现场救援人员的能力。

3.4 第四等级为各类资源共享保障。即在第三等级保障实现的基础上,在现场能够与不同部门实现人员、技术装备等资源信息共享,有效形成区域性抗御灾害的整体合力,要保证随时调出并共享重大危险源抢险救援预案,对危险源性质、特点、处置对策。同时建立对潜在危险源的传感器检测网络,使各级指挥部实时感知如山体滑坡、楼房倾斜、危险物质泄漏、起火等的传感信息,有效降低次生灾害的发生。

4 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通信保障的保障手段

4.1 第一等级现场基本通信保障。这一等级是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现场指挥的根本保证。目前,全省消防部队基本采用模拟常规电台,正在开展数字集群电台建设,在购置型号上建议采购防水防震、兼容性强、省电易操作的设备,并确定呼号,适时组织演练,提升官兵应用能力。在重特大灾害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可能长时间工作在无电及无信号等情况的环境下,需要解决通信设备特别是手持台充电及电台信号覆盖问题。同时,由于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灾害现场无法与外界进行联系,需要配备卫星电话确保通信畅通。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5月13日下午,中国电信员工带去的卫星电话,在北川县现场指挥部拨通了与外界的第一个电话,使外界各级救援机构第一时间了解了现场情况灾情情况及急需物资。在2010年扑救“6·26”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时,由于林区无公网信号,各参战消防支队纷纷使用铱星卫星电话与外界进行联络,确保了通讯畅通。

4.2 第二等级现场指挥所通信保障。在现场指挥部建立后,为进一步提升指挥效率对现场态势的掌控,因此在第一等级保障的基础上,增加移动图像传输设备及云台等摄像机、综合通信调度设备、海事卫星电话以及相关的办公终端设备。移动图像传输设备及云台摄像机将灾害现场的图像实时点对点传输到指挥部,为指挥员提供决策辅助;综合通信调度设备能够灵活的实现不同通信手段的互联互通,为协同工作提供基础;利用海事卫星电话,可以支持电话、传真、卫星互联网的传输。同时,要针对大量设备安装在指挥车上的实际,要制定拆卸及运输方案,确保交通道路中断等情况下的应急保障。这一等级保障实现后,基本具备了现场畅通指挥的能力。

4.3 第三等级远程可视化指挥保障。当通信指挥车作为第一批车辆到达现场后,就能够提供对现场更加强大的保障能力。在公网畅通的情况下,可利用3G图传设备进行行进途中及救援现场图像传递;在公网瘫痪的情况下,可利用短波电台进行远程通话,依托通信指挥车卫星便携站、“静中通”、“动中通”卫星系统,为现场提供电视电话会议功能,为领导远程指挥决策提供了可能;同时应急通信车还能够回传更多路、更高质量的视频监控,并能够远程调取相关信息,为决策指挥提供依据。在2010年“7·16”,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中,河北省消防总队接公安部命令后,火速调集秦皇岛、唐山、廊坊支队12名消防官兵和3部通信卫星指挥车及3G无线图像传输设备星夜驰援,向河北省消防总队传回现场视频、音频图像,再经省总队传到公安部,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4.4 第四等级各类资源共享保障。这一级保障应是在现场应急救援后期,具备一定的基础保障后提供的,是应急通信保障的更高级别。由于这一阶段救援的单位和人员以及相关资源的数量将大大超过事件发生的初期,因此有效整合各救援力量的各种通信设施是保证此类等级保障成功的关键点。这就需要我们消防部队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与市政府应急办、安监、公安、地震、环保、供水、供电、医疗等部门的应急通信联动机制,实现应急通信互联互通,加强信息共享,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明确应急救援状态下的调度指挥、通信联络等工作流程,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并要假定可能发生的最严重、最险恶、最不容易解决的灾害事故进行联合演练,切实提升各地综合应急的整体能力。

随着灾害迫害程度的增加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应急通信应由“被动应付”发展为“主动预防”,我们要认清消防应急通信保障发展的新挑战和新趋势,不仅仅是建设几辆应急通信指挥车、几套卫星通信系统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估各类可能出现的现场状况,分级别、分步骤的去实施的系统工程。要加快消防应急通信的建设步伐,发展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消防应急通信,研究和改进通信业务训练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和使用新的通信装备,不断分析研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真正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