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师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性
2014-10-21马灿辉
马灿辉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日常平淡的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校园安全事件触目惊心,一桩桩小问题触发的大事件让我不仅扪心自问,是社会怎么了还是我们怎么了,当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也进入校园的时候,往往关注的只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接受挫折的能力,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安全保护、自我保护、协作精神等方面。其实老师也应该和学生一样,随时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通过自身健康的、良好的心态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只有心理健康、开朗、阳光的教师,才能有欢乐的校园、师生共乐的场面。所以,教师心理健康也是重中之重。
一、“烦恼”的工作
教学工作一直都是教师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交接处、是全社会所有家庭关注的重点。因此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不仅要有效地传授知识与引导学生,而且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处事、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要投入大量的体力、智力与时间、情感与辛勤的努力。但是,教师职业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晋职、评职称、评先等等如果所做努力没有得到认可或者希望没有实现,教师往往表现出丧失工作热情和兴趣、看见学生烦、不愿和学生沟通,孤闭自立,对教学没有成就感、得不到领导重视,自暴自弃、感情冷淡与人疏远,冷眼看世界的心态,这是一种痛苦的心态,自身要承受内心的煎熬与反思,从表面看来是由于从事的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发现自己与同事和学生处于疏远、竞争和冷漠的关系。但从深层次的原因剖析来看,这种痛苦不是社会学层面的,而更多是来源于体育教师自身的精神层面:这种痛苦来源于切断了与我们教学中与学生的情感,切断了我们投身教学的热情的联系,也切断了与心灵的联系,而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在长期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下,有的体育老师能通过自我调整,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不少体育老师则会因为对自己工作的高度期待,倾向于对自己的评价过严、过低,从而产生失落、躲避和焦虑等负面情绪。而累积的负面情绪没有及时化解,影响到后续的工作与生活状态,陷入恶性循环。体育教师因为职业原因,工作量比较大;每周十几节的体育课、两操、体育课外活动和体育训练、运动会以及其他的社会活动,工作任务非常繁琐,还要从事学校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时,却不能同等对待,劳动价值得不到认可,严重打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自信心、自尊心受到影响,以致产生厌倦感。
二、解决体育教师心理问题的建议
1.“以人为本,以教师全面发展为本”,重视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师的发展
对体育教师的工作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少一些偏见,在生活中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为体育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评价制度,在职称评定与评优评先等活动中给予照顾,从根本上消除对体育教师的不公现象,做到同工同酬,一律平视。
2.体育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加强自身修养,进行良好的心理调适,提高心理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愉悦自我,塑造健全的人格。对自己不苛求,对别人不妄想。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减轻生活困扰,最终使自己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工作、生活。
3.体育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用理智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运用积极认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同时要了解自己认同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师因为专业不同,对自己专长的体育运动技能有着良好基础,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具备互相學习的意识,从内心认知自己的身份,理智地面对各种压力和误解,增加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总之,体育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别人接纳、理解,对情绪的发泄要及时调整,比如,找好朋友倾吐,沟通,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的集体活动,如:爬山、烧烤,不要把压力变成压抑,合理地宣泄、积极地换位思考,使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有所改变,使自己增强信心、情绪饱满。注意行为调节,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当不良情绪已经产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控。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是保持愉快心境的重要方法,关心自己、善待自己、调整自己!
参考文献:
[1]叶一舵,严由伟.心理健康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2]岑国桢,高丽.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联盟路小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