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教学的几点感受
2014-10-21梁鲜萍
摘 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善于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或思想的教育,也是思品课教师的素质修养。教育是一门艺术,愿在与大家的交流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学习兴趣;熟悉教材;面对问题
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此,谈谈自己从事思品课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作为思品课教师,首先必须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智育课,又是一门德育课。其内容涉及心理、法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道德、宗教、国际等诸多方面。而我们的教育对象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因此对其中的许多内容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有人甚至认为思想品德课只不过是一种说教课,因而心存抵触。作为政治老师,如何破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老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作为老师,最好在每一本书开始前,就将学生的求知热情点燃。比如,最枯燥的九年级(教科版)的课程开始前,我会首先描述近一两年来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描述社会各界对两会的关注并从中获得的实际利益、描述重大灾难中政府和民众的表现;描述时代发展对青年一代的要求等等,把它们跟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相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责任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几年来,学生对九年级政治课的内容由原来的害怕、讨厌或为应付考试而学逐渐转变为很想知道其中的内容和奥秘而学习。有这样的兴趣作基础,即使学习最枯燥的章节也成了一种乐趣。
二、思品课教师必须熟悉课标与教材,并最好能熟悉其他版本,尤其是人教版的教材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材是一标多版。也就是同一个课程标准有多个版本的不同教材。众多版本的教材会给新老师都带来一种困扰:同一道题,会遇着很多种不同的答案,给学生讲解练习或试题的答案时常常很困惑。如果熟悉课标和不同版本的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遇到的那些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原来只是因为各个版本对同一问题的表述各不相同。而我们手头所用的资料,好些时候是别人从网络上直接抄来的其他版本的试题,答案未经修改(其中又以人教版居多)。如果我们沿用所给的固定答案,很容易给学生一种错误的感觉:不知道课本上究竟要记些什么、如何识记。而熟悉了课标与教材之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课标的要求和自己版本的教材,对答案作大胆的改动,甚至可以只用别人的材料,设计适合我们自己的试题和答案,这样既减轻了老师讲评试卷的负担,又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更加明确。
三、思品课教师必须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热点及学生生活,并将时政热点及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综合性、实践性与生活性。政治课本的内容几乎是随着党代会五年一大调,每年一小调。初中的思品试题,许多都是以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社会热点、学生生活实际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理解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生活、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汶川玉树地震、最高科学技术奖、感动中国、网络议政、日记门、钓鱼执法、七十码、网络偷菜、美丽中国等都成了知识考查的载体。我们的学生平时接触新闻事件的时间和机会较少,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有
选择地引入最新的时政信息,讨论并关注新的社会热点。日常教学中对时政和热点问题的关注,可以让学生在更好地应考的同
时,形成一种关注社会的意识和关注祖国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四、作为思品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任何问题
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中学生。教会学生辨别善恶,识别美丑,分清是非,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今后人生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所教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相矛盾的情况。如果有意回避一些现实中的焦点或敏感问题,泛泛而谈,或一味强调教材观点,学生就会认为教师是在说教,这样的思想品德课会显得苍白无力。因而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回避问题。一方面不能回避学生的某些认识误区或实际心理问题,不能因某个学生提出的奇怪的问题而直接将其地定义为流氓或者坏蛋,而应该引导他们进行正确思考;另一方面,我们绝不能回避这个社会的阴暗一面,甚至我们有时候需要把它们清楚地揭露和展現出来。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下,学生将来也要面对活生生的现实。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隐瞒它,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看待它。了解它存在的原因,接受它存在的现实,并鼓励学生朝着人们渴望的方向去发展,鼓励学生将来他们有能力的时候,来净化丑恶的一切。
作者简介:梁鲜萍,女,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于广西象州县妙皇中学。
(作者单位 广西象州县妙皇中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