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义市2010—2013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2014-10-21王倩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巩义市布氏固定点

王倩等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R51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1-02

布鲁杆病菌(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患病后,累及多种器官功能,多成慢性病程,久治不愈,严重者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2]。近年来,我国布病病例逐年增加,疫情影响区域呈扩散趋势,防控形势严峻。为有效控制布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在全国19个省(自治区)的21个县(市、区、旗)设立国家级布病监测点,2013年,为更好的完成布病监测工作,国家级监测点扩大为31个省(市、区)的95个县(市、区、旗)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巩义市是全国21个国家级布病监测点(也在95个国家级监测点之内)之一,为及时掌握人间布病疫情动态,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制定切实有效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监测点2010-2013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门诊患者以及按照卫生部《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选择回郭镇、鲁庄、芝田、康店、夹津口5个乡镇作为固定点,其他乡镇作为非固定点;非固定点内如有新发患者,自动增补为固定点。监测对象主要为7-60岁、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兽医、饲养员、接羔员、育羔员、交易、屠宰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等。

1.2方法 抽取监测对象静脉血3ml,分离血清,血清学检查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和试管凝集实验(STA), 操作和布病诊断严格参照GB15988-1995《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执行,所用试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布氏菌病预防控制基地提供。

2结果

2.1总体概况 2010-2013年巩义市共监测1544例,阳性病例161例,阳性率10.43%。2010年共监测527份,阳性病例54份,阳性率10.25%;2011年共监测340份,阳性病例25份,阳性率7.35%;2012年共监测368份,阳性病例44份,阳性率11.96%;2013年共监测310份,阳性病例38份,阳性率12.3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2.2患者分布

2.2.1地区分布广泛 2010-2013年巩义市共监测出161例阳性病例,巩义市17个乡镇中除北山口、站街、竹林和桃园无病例发生外,其余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与偃师、温县等地毗邻的康店,感染比例最多。而这些外地人员也就此项检查经常来我单位就诊。具体的地区分布见表一。

2.2.2时间分布上多集中在夏秋季 2010-2013年巩义市共监测出阳性病例161例,全年除12月外,其余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其中,1~3月27例,占16.77%; 4~9月为发病高峰,共123例,占76.40%;10-12月仅11例占6.83%。其分布见图一。

2.2.3感染方式和人群分布 布病感染方式呈多样化,人群分布越来越广。在161例患者中,农民的发病人数最多111例,占68.94%;屠宰交易人员次之,分别占13.04%、7.45%;兽医、学生、工人干部也有病例发生。以养羊、接触病羊传染为主,但感染途径日趋多样化。161例患者中,男性125例,女性36例,男女比例为3.47:1。年龄15~76岁。其中, 15~25岁、25~35岁各13例,均占8.07%; 35~45岁21例,占13.04%;45~55岁47例,占29.19%;55~65歲62例,占38.52%;65岁以上5例,占3.11%。病例主要集中在45~65岁,共计109例,占总发病人数的67.70%。具体人数见表二。

3讨论

巩义市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工业不太发达,养殖户比较多。2010-2013年布病阳性率为10.25%,而2011年仅7.35%;说明群众对此病已有所认识,人们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但2012年后又有所上升,且不属于巩义籍的人员剧增。一是由于经费紧张,畜牧部门无法开展检、免、杀、消等动物防疫措施,致使畜间检疫率过低,布氏菌苗近几年来未广泛应用,只是被动开展疫区处理工作,使大量传染源存在,导致人间布病发病率上升[3];二是与牲畜交易自由、频繁,检疫监管难;三是发现的病畜,由于没有补偿经费或补偿标准低,病例在就诊前已将病畜转卖他人,一个传染源造成多点疫情发生。

病例主要集中在康店镇,该地区养殖户比较多,且与偃师、温县搭界,牲畜交易频繁。在时间分布上,病例多集中在炎热的夏秋季,与天气炎热,羊毛须经常剪,增加了感染机会。另外,农民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男性的感染率高于女性;在年龄分布上,由于45~65岁的农民因文化层次和体力因素,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大多以养殖为经济来源,住宿条件有限,接触病畜频繁,且对布病的认识尚有缺陷,防病知识缺乏,对羊只饲养、宰杀等环节无任何措施,个人防护意识淡薄,因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布氏菌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及密切接触侵入人体,落后的饲养方式,饲养者对饲养环境的消毒及排泄物、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意识差,致使感染方式呈多样化。

因此,根据以上所述,严防布病疫情的暴发流行,将布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减到最低,建议如下:1.坚持政府领导,农牧、卫生、交通等部门密切协作,作为共同任务,统一规划,认真负责,建立信息沟通、联防联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2.加强传染源控制,对所有存在确诊及疑似病例的村庄,加强免疫,检测筛选病畜,一旦发现,立即处置,禁止病畜上市交易、流通;3.定期、不定期地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普及布病防治知识和方法,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减少感染机会;4.对长期从事畜牧、屠宰、毛皮加工、贩卖及长期进食烤、涮肉类食品的人员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5.开展主动监测工作,主动搜索病畜和发现人间布病病例,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减少布病的传播和流行。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布鲁氏病菌防治手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钟佑红,王鹏,宋志忠.布鲁杆菌病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2,27(2):90-93.

[3]臧延彦,高娜,王向东.松原市2001-2006年人间布氏菌病病情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22(4):291-292.

猜你喜欢

巩义市布氏固定点
用奉献缔造服务 展现共产党员优秀品质——访巩义市住建局办公室主任张磊
退伍不改为民情 平凡岗位谱华章——访巩义市住建局优秀共产党员姚勤辉
某车型座椅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强度分析
巩义市
某N1类车辆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对标及改进
巩义市
布氏菌病患者抗体测定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比较观察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中欧美ISOFIX固定点系统法规解析
关于新版固定点标准重点内容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