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后装订机械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

2014-10-21于世水

今日印刷 2014年7期
关键词:机电机械产品

于世水

创新的含义

如果将创新定义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技术和产品,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创新成果将会是高度的繁荣昌盛。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企业新产品层出不穷,业绩却不见增长,甚至陷于困境之中。与此相似的是,全球专利成果转化的成绩并不那么令人鼓舞,虽然每年推出的各种专利数量惊人,但是其“创新”的真实性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所以,将创新定义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技术和产品是不够的,或者说仅仅提供了必要条件,缺乏充分条件。只有将与众不同的、新颖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转化为商业及社会成果,实现市场的认可和企业的盈利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创新应具备三个条件:独特和新颖;一定的市场容量;一定的盈利能力。

创新的不同特点

当前讨论创新比较宽泛,共性论题多,也比较容易形成共识。但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等个性化的问题却少有论述,或者探讨不够深入,因此也较少形成个性化问题的解决。

而创新恰恰是个性化的,虽然创新的共性规律放之四海皆准,可一旦形成教条和规定,则共性规律不但不能对局部的、具体的创新问题给予指导,反而会形成误导,使得创新投入方向出现偏差,许多创新难以出成果。常识告诉我们:方向错误,投入越大,距离成功越远,损失也越大。

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创新特点和规律。消费产品创新远区别于工业产品;传统产品创新不同于现代产品;大批量工业产品不同于小批量产品;开放式系统产品不同于封闭式系统产品,比如机械产品创新不同于医药产品;重工机械产品创新不同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只有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特点,找出独特的创新规律,制定相应的创新系统和机制,才能使得产品创新方向正确、投入适当、周期缩短、市场效益明显。

创新是企业战略和策略的互动能力体现

许多企业将创新当作应急事务管理,只有当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市场不良反应强烈时才考虑创新,创新成了解决眼前问题的手段或策略。

事实上,创新首先是企业的长期战略,而且是最重要的战略。创新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企业的管理创新,只有企业具备了管理创新机制,产品创新才具有流畅的流程和制度,才可能成为企业自然而然的正常行为,不至于成为企业的应急手段及救火似的短期行为。从这个角度讲,管理创新是企业的战略,而产品创新是战略指导下的策略,二者是一种互动行为,互动效果既是单独行为的能力体现,更是整体能力的体现和检验。

基于企业的自主创新

对国家而言,鼓励创新、推动创新,并斥巨资于一切有益于创新的行为及产品,当然十分有必要,但国家的创新是由各种社会组织的创新集成的,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越俎代庖,承担具体的创新项目和任务。所以,社会组织的创新成果直接反映了国家的创新成就。

对社会组织及企业而言,创新不仅是对国家创新成就的贡献,更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直接需要。国家将创新的重点落到企业无疑是一个英明的战略转移和定位,这一战略决策必将对我国创新乃至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由于科研与企业长期有不同程度的脱节,这一转移并不能保证企业产品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合理的回报,因为科研院所的创新和企业的创新有较大不同,如果仅仅是一种平移,那么有较大可能使得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益打折扣,因为企业始终要考虑市场、客户。产品创新成果只能由市场和客户来检验,离开了市场和客户,任何创新都是不完善的,即使是为未来所做的创新,仍然要为未来的市场和客户负责。

也许对科研院所和高校而言,基础研究和创新的内涵和外延有另外的意义,但基于企业的产品创新只有市场和客户的评价这个唯一标准。

基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创新

正如前边所提及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创新具有不同的特点,机电一体化产品作为一种装备机械产品,其创新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这种特征既是其产品特点本身决定的,也是横向与世界相关产品比较带来的。

目前“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各有表述,较为普遍的定义由“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提出,即“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产业之间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日益加剧,现在已很难对一个行业、产业及产品进行清晰的界定及分类。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已经进入“智能化”阶段。除了机电一体化定义的内涵产生变化以外,其外延及范围已经大大扩展,在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机电一体化产品已经无法与我们分离。

这一类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重要特征是机械动作的精度及准确性、各种动作的协调性、机械机构及功能的可靠性、机构及产品的寿命长期性。在當今强调效率的经济社会中,高速度已逐渐成为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最重要的功能指标之一,其他的功能要求,即使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也成为了高速度的派生要求。高速度已成为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档次、能级的分水岭和界限。

按照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如果将计算机、执行元件、动力源、传感器、机构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要素,那么与其相对应的五大功能是控制、操作、动力、检测、构造。

在这五大功能中,构造是其主功能,即机械动作是实现产品系统功能和作用的主要目的,其他功能是为机械动作提供驱动、检测、控制支持。由于其机械动作是清晰可视的,不管其机械动作有多少、机械机构多复杂、机械速度有多高,所以,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工作是在一个透明的、开放的环境下进行。

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如果机械机构及动作无法封闭,那么为实现机械动作的驱动、检测、控制技术及产品也将处于透明、开放的位置。这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重要特点,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与医药、IT等产品的区别所在。

尽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潮流与趋势。但作为集机、电、光、声、气、液等技术为一身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本身,特别是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与制造企业而言,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一直处于一个高度透明、开放的环境之下,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机电一体化产品是一个开放系统。

正因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是一个开放系统,所以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开发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愈发突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1.防御层面:开发投入适当;开发速度要快;产权保护要重视;风险共担等。2.进攻层面:紧密跟踪;模仿创新;知识产权回避;差异化创新等。

开放系统的优劣势和“双刃剑”。模仿将会持续较长时间,除技术的透明度较高这一特点外,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思路、政策及法规的制定与落实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上述问题尚未明朗之前,企业的投入收益比较低、收益期较短,所以积极性必将受挫,走捷径已成为企业有意或者无意、无奈的选择。作为以赢利为最主要目标的企业,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本是常理,模仿更成为不二选择。

对企业而言,创新资金有限,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地分配到企业具体的创新项目之中变得十分重要,否则,企业极有可能因投入得不到回报而影响到企业发展,甚至导致企业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

另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创新必然是继承性的、渐进性的和集成性的。其创新往往体现在自动控制部分,而自动控制部分具有较强的专业分工,对机电一体化产品企业而言,没有实力专攻自动控制技术,事实上国内外几乎所有企业的自动控制技术均是集成的,这是一个社会化合理分工与合作的典型例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制造企业应专术机械部分的创新与研发、改进。机械机构发展至今,已经基本成熟,进行革命性的创新几乎没有空间和必要。所以,对机械部分开展持续性的改进和完善成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和创新的主体和主要内容。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已经集中在机械部分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精度和速度上。在这里,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产品整体实力的最大权重因素,产品质量是决定产品创新成功与否的最关键部分。

创新成功的前提条件

许多产品创新评价较高,其独特和新颖性、市场和客户认可度、产品的毛利率均较高,但往往不成功。这一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两方面:第一是产品质量水平一直上不去,其零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处于较低层次,当中、低端产品要求偏低时,如精度、速度不高时,产品尚能满足要求,一旦产品更上一个层次,其创新水平要求更高时,如高端领域产品,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便暴露出来,而且短期內又较难形成质量突破,因此严重影响了产品创新目标的实现;第二是市场开拓不力,好产品(技术好、质量也好)卖不出去或无法形成销售规模,造成“墙内开花,墙外不香”的尴尬局面。

这种现象国内外均比比皆是,这不仅使得新产品开发投入泡汤,更严重的是丢掉了市场机会。如果企业不能正视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还会沉重打击创新者的积极性,迫使创新者放弃积极的设想和创新热情,以一种保守的心态和行为进行产品开发,长此以往,企业的创新氛围逐渐恶化,形成了系统性的保守制度及文化,给企业发展带来致命影响。

当前印后装订机械产品创新的基点和重点

1.对产品进行清晰定位

开发新产品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整合企业有效资源更有必要。不是低端产品都必须放弃的;不是高端产品都必然要进入的;不是市场上盈利产品都必须做的;不是今天开发的产品今天要盈利的;不是别人的产品盈利你也会盈利的;不是不盈利的产品都应该放弃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一直反复思考。

比如,圆盘包本机属低端产品,但企业还是要全力推动;高速骑马订联动线或许我们暂时没能力做好,但它应该成为重要的盈利产品。

如果不能对市场、产品、技术、能力等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对企业及产品有明晰的定位,那么,今天的盈利产品明天会变得亏损;暂时亏损的好产品会草率放弃;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会一直不盈利。公司会陷于“高端上不去,低端下不来,中端守不住”的尴尬局面。

2.坚持持续开发改进的创新原则

对于印后装订机械产品,创新的特殊性要倍加注意。首先,要明白全新的产品不存在,任何所谓创新产品,都是在原来成熟产品上的改进与革新、提高与完善。其次,极端的多品种、少批量特性决定了新产品的开发成本较高,特别是改动较大产品,在每年销售数量极少的情况下,较多地开发新产品必然给创新带来更大的风险;另外,根据客户真实需求,对开发成功的产品进行持续改进,不仅会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而且也会大大减少开发成本和风险,为公司带来稳定且长期的收益。

比如,许多企业已经在胶订联动线产品上获得成功,得到较高收益,在此基础上应该持续改进,即使是开发新的产品,仍然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和完善,保持产品的优势、特色,其继承性是显而易见的。

3.优良的质量是创新的基本保障

许多创新产品不成功,不一定是产品技术的原因,比如技术落后,设计缺陷、标准不清等。许多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思路、技术设想、技术目标无法实现的原因是材料质量、零件质量、工艺质量、装配质量等单体或综合质量不达标。实践证明:产品质量问题是产品开发不成功的最主要问题。

所以,狠抓质量,持续进行质量改进,是保证产品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与“持续开发改进的创新原则”是一致的。否则,即使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产品的技术档次也难以提升上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优良的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应高于产品创新本身。

当前众多企业开发的全自动锁线机、新型胶订联动线等产品,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更严,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无疑是可靠的产品质量。这一要求不仅适用于高端产品的创新,而且也适用于所有产品的经营。

4.抢占技术制高点是创新的恒定目标

不管产品与技术如何创新,其核心内容都必须体现当今先进技术,产品技术改进和完善亦然。

从当前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印后装订机械产品的模块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以及相互之间的技术融合已成为主流,而这些先进技术虽不能颠覆传统机械产品,但体现出的产品特性却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甚至表现出“革命性”技术的假象,呈现出鲜明的技术制高点。

所以,对企业而言,集当今世界先进技术之大成,开发出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高端性能的机械产品,既是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企业的外力驱动,也是企业产品创新的正确方向,即以集成性的综合能力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效率,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专注于产品机械部分的持续开发,放手引进和利用世界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开发制造出先进的机电一体化印后装订机械产品,这将是印后装订机械制造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正确方向。

猜你喜欢

机电机械产品
调试机械臂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