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途中的年轻首长

2014-10-21易明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4年9期
关键词:萧华竹筏兴国

易明

长征途中,新战士吴宗汉去给萧华当警卫员,第一次见面时,由于胆小不敢抬头。萧华问:“多大了?”“二十。”“嘿!比我还大一岁咧!”吴宗汉抬头一看,眼前的首长果然年轻,不禁心想:他这么小就当首长啦!

萧华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家庭,家里无房无地,借祠堂一角栖身。萧华自幼聪颖好学,每年都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祠堂学租奖励,被人誉为“神童”。他身材瘦弱,衣衫褴褛,却才高志大。12岁那年,在作文《我的将来》中,便立志“打倒军阀”“铲除列强”,深受老师的器重。

这一年,县商会捐给学校一批乐器,让学校组织乐队。萧华看中了一把锃亮的铜号,不料一吹竟发出“嗤”的一声,引起同学一阵哄笑。商会会长的儿子嘲讽地说:“饭都吃不饱的人,还想吹号。”萧华气得涨红了脸,请求老师让他练吹号。老师鼓励他说:“有志者,事竟成。”天道酬勤,萧华苦练半年,小号吹得十分娴熟。

在一次学校联欢晚会上,萧华的小号获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在场的绅士老爷们纷纷打听:“这是谁家的公子?”老师讲出萧华的身世后,老爷们不乐意了。第二天,老师难过地说:“校董会不让你吹号了……”萧华默默地交出心爱的小铜号,辍学回家。

1928年冬天,萧华参加了兴国暴动。他把红军便衣队引进城,带着几个伙伴用木炭在全城反动分子家的门上画了标记,暴动队伍按记号把反动分子一网打尽。

1929年4月,他去参加毛泽东在兴国举办的“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年底,担任了兴国团县委书记。他很快跑遍了全县,使区区建立了团委,乡乡成立了团支部,还组织了少年先锋队。1930年3月,毛泽东来到兴国,听萧华汇报县青年团的工作,对他的组织才能十分欣赏,不久便把他调到红四军军部工作。

萧华在红四军仅一个多月,就利用战斗间隙,把全军青年组织健全起来。之后,他又担任了连、营、团政委。1933年夏,他在全军青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不久,在中共苏区的扩红热潮中,组建了一支由共青团组成的“少共国际师”,不满18岁的萧华担任了这支年轻部队的政委,率部投入反“围剿”战斗和北上抗日中。

长征路上,萧华再次吹起了心爱的铜号。1935年1月,“少共国际师”北渡乌江,为主力北上开路。乌江天险,岩峭壁陡,水急浪高。夜里,几十个红军乘竹筏偷渡过去,藏在崖壁下。第二天清晨,一个排的红军分乘三架竹筏冲向北岸,被敌人发觉,机枪扫来,子弹激起一米多高的水柱。英勇的红军改偷袭为强攻。“嘀嘀嗒嗒……”南岸的冲锋号响了,崖壁下的红军跳了出来。突然,红军号手中弹,冲锋号声戛然而止,但三架竹筏已逼近北岸。师政委萧华迅速拾起铜号,嘹亮的号音立刻响彻乌江两岸,红军齐声呐喊:“冲啊!……”(选自新浪博客,本刊有改动)学习课文《〈长征组歌〉两首》,我们领略了萧华的文学才华;阅读《长征途中的年轻首长》,我们可以了解萧华的一些可贵品质:聪颖好学,才高志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极具领导才能……将两篇诗文进行联读,我们会油然而生一份敬意。

[读有所思]

文中两次写萧华吹号,在写作安排上显得重复吗?为什么?

猜你喜欢

萧华竹筏兴国
In-flight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for high-aspect-ratio wing based on 3D speckle correlation①
山歌迎你到兴国
萧华将军的家风
西和赞歌
自然风
兴国之歌
善为『竹筏』巧『渡河』——谈过渡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激流中的竹筏
竹筏上的漓江
萧华与王新兰:外力促成的红色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