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荔精神激荡我的教育情怀
2014-10-21谢剑雄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它的解读,我往往乐意于借助时空的穿越,对其产生无限的遐想与思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第二环节以来,全国各地党建工作推波助澜,风生水起。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影片《南坪红荔》的热播,再度让一位平凡的“英雄人物”走入人们的视野。她,就是詹红荔,一位普普通通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的庭长。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镜头,慢慢回放,一起来静静寻找那份属于教育人的启迪与思索。
镜头一:传票被撕
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农院,原告郑×的母亲一言不发,神情痴呆,突然间情绪失控,冲过来将法院送达的开庭传票撕得粉碎,并狠狠地砸向办案人员的脸上,骂道:“你不配穿这身衣服!”
启示:理解与忍耐
作为办案人员,作为法官,在平时的工作中,随时都有可能碰到上述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样,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家校沟通时,也会面临这种窘境。当孩子受到同伴侵害或体罚(包括变相体罚)时,家长往往会失控,甚至出现一些谩骂与羞辱,也是在所难免。毫无疑问,育人比教书更难,为了孩子,家长和教师都应该相互尊重换位思考。学校作为服务窗口,面对家长的责难和不解,我们更需要忍耐,一个宽大的胸怀,一分坚强与冷静。
镜头二:不停奔波
繁琐的案情,无休无止。为了尽快结案,在蜿蜒的山村小道上,经常出现詹红荔疲惫的身影。
启示:热情与奉献
十八次的进山,十八次的折返。风餐露宿,崎岖不平。如果没有一点坚强的毅力,结果或许会重写。但为了双方,为了执著的事业,詹红荔不辞辛劳,来回奔波。教育何尝不是如此,教师已成了体力与智力的混合体。为了一堂教学课,反复揣摩,经常备课、磨课至深夜。教育不是为了享受,教育需要热情,需要奉献,需要更多的拼搏与付出。
镜头三:文艺汇演
在法院系统的一次文艺晚会上,詹红荔带着一群失足的少年,载歌载舞。“我们最怕的,就是别人看不起我们。因为我们曾经犯过错,可是,詹妈妈让我们相信,我们真的可以重新开始,就像其他孩子一样。”这是失足少年的肺腑之言。“失足少年可塑性强,改造好了,同样可以成为祖国的栋梁。我们应该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共同点亮迷途孩子的心灯,齐心协力引导他们走向正道。”(詹红荔的呼吁)当节目快结束的时候,孩子们充满自信,勇敢地摘下了那张面具。
启示:爱心与温暖
此刻,詹红荔成了所有失足少年的“新妈妈”。她让那些无法抬头的孩子,在人生的舞台上,噙着热泪重拾自信,找回梦想。詹红荔的心中始终装着这群失足的孩子。为了拯救他们,她几乎做到了别人难以想象的极致。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说:“在法律之外,母亲的权利,超越了法官。”我们作为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心灵抚慰,不轻言放弃,不歧视后进,学校应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老师應该成为孩子们最好的心理鸡汤。
镜头四:纵身一跃
詹红荔接到了方×的电话,一时心急如焚。此刻方×已站在了16层楼的楼顶,脸上失去了自信与笑容,唯有绝望和悲哀。他说:“我只是想听听詹妈妈的声音,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很久都没有妈妈的关心了,直到遇见了您,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詹妈妈,我只是好奇偷了一台电脑,只是我没想到这台电脑这么贵,贵到我用一生都还不清……”画面定格在方×遗留的手机上,詹红荔的汽车在疾驰中慢慢停下。
启示:痛苦与执著
影片最令人难忘的一幕是方×的诀别。它不仅震撼了我,也刺痛了詹红荔。方×虽然决心不再犯错,重新做人,但他无法得到社会的公平待遇,无法逃避异样的世俗眼光。方×的离去,更坚定了詹红荔呼吁建立未成年人轻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的决心。她对事业的执著,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理解,堪称时代的楷模。她总结出的一套“三三九不工作法”:即审判前“三个不开庭”、庭审中“三个不轻易”、庭审后“三个不松手”,是科学实践的结果,值得广大教育界的同行们好好借鉴。詹红荔在少年审判庭工作的10多年间,所审结的5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成功感化帮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这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份执著。时代不仅呼唤英雄,更创造英雄。作为教育人,我们永不言弃,我们有更多的责任需要去担当,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镜头五:廊桥对话
詹红荔再一次走过村外的廊桥,告诉年轻的小唐:“少年审判庭就是一座桥,我们要让这些孩子从这座桥上过去,穿过他们人生的障碍,不掉下水。”画面很美,镜头渐渐地淡去。
启示:教育与责任
最后的一段对白,简单含蓄,寓意深刻,成为本片的点睛之笔。詹红荔走过的一座座乡村廊桥,同时也是她为失足孩子们架起的一座座心灵之桥。我们相信,未来的“教育之桥”将会更多地跨越法律、跨越道德、跨越人生。
就整体而言,这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兼具的优秀影片。风格质朴,情感细腻,有着很强的感染力,是难得的一道精神大餐。
我作为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观赏的过程中,也经受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和洗礼。詹红荔所显现的高尚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正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我从她身上,得到了精神的激励和鼓舞。红荔精神,将指引我们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肩负起历史与社会的责任,弘扬新风尚,传递正能量,谱写中国梦。
作者简介:谢剑雄,男,1970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校长,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历史与书法教育。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