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足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加减法

2014-10-21郑亚莉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9期
关键词:词语环节案例

【背景】

目前,“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在我们日常的课堂里重复上演,因此,探讨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以自己执教的研讨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备课。

备课时,笔者只着眼于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环节的设计,只着眼于亮出自己的教学技巧、风采,而没去思考这篇课文要“教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从这堂课中学到些什么,也忽视了研讨主题“让语文课堂教学增值”。在不断反思、实践、改进、痛并快乐的磨课历程中笔者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认识。

【教材解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课文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情。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过渡巧妙自然。

一、“激趣导入”环节

试教时以视频(《恰同学少年》中少年毛泽东晨诵片段)导入,让学生猜画面中的人物是谁,引出周恩来。再以教师的配乐诗朗诵(歌颂周恩来的散文诗)引出课题。

磨课后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人名言引出课题。

【分析】试教时,笔者用了视频、配乐朗诵、猜一猜等手段,想尽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天马行空的乱猜之后,教师才神秘地告诉学生视频中的人物是少年毛泽东。在配乐诗朗诵时,学生也只是似懂非懂、面无表情地一听而过。笔者绞尽脑汁用尽“十八般武艺”,是想给学生和听课老师来一个“闪亮”开场,学生却是雾里看花,毫无兴趣。试教时这一环节用时7分钟。深刻反思,这只是笔者秀自己的教学技巧而已。热闹的课堂、花哨的形式中真正有效的教学成分有多少呢?还用视频误导了学生,浪费了教学时间。磨课后,笔者采用了开门见山的导课方式,简洁明了、干净利落地直奔教学重点,教学时间3分钟。对比之下,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劣不辨而晓。

【反思】删繁就简三秋树——简约,取舍得当之间做好激趣导入环节有效性的减法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簡约,给课堂“消肿”。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教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是本色的语文课堂。磨课后笔者删除了“花哨”的繁文缛节,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舍弃了之前“看视频,配乐朗诵”这些弱化生本的教学手段,扔掉这些为了展示教师教学理念而设计的包袱,让课堂简约了。简约的课堂要求教师在解读教材上下工夫,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取舍,对教学方法进行仔细地甄选,采用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最优化。

二、“词语教学”环节

【案例1】试教时,将文中的词语随意呈现,让学生读完词语后简单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案例2】磨课后,将词语按内容进行分类,分三列呈现(第一列:写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耀武扬威;第二列:写中华不振;第三列:写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让学生借助这三列词语之间的联系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案例1的词语教学,笔者走的还是就词读词、就词讲词的单一机械、高耗低效的老路。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课堂缺乏生气。案例2中,笔者受益于特级教师薛发根的词语教学,将词语按照内容分类、重新整合,以“组块”的形式进入学生的脑中,学生在掌握词语的同时也对文本大意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大大降低了难度。这样的词语教学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词语增值了,教学有效了。

【反思】一字一词总关情——灵动,新颖多样之中做好词语教学环节有效性的加法

山无起伏是顽山,水无波澜是死水,课无跌宕是枯课。案例2中的词语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有效的课堂也必定是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情感澎湃、智慧火花不断闪现的课堂。词语教学是很多语文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但只要教师深入钻研,善于创新,突破常规,词语教学仍会常教常新。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老师在教学细节上做足加法,小题大做,使课堂从点滴细节中散发魅力,使师生的思维在课堂中舒展开来,灵动起来。

三、“细读文本”环节(课文第八自然段)

【案例1】试教时:

师:你是如何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中华不振”的?

师:“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读了这句话,你又想说什么呢?

【案例2】打磨后:

师:读着这段文字,从表达方式上你发现了什么特点?(生交流)

师:这么强烈的对比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衣衫褴褛、哭诉—肇事、得意洋洋;训斥—不惩处;紧握着拳头—不敢怎样。

师:这一组组词语,让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老师把这句最后的“?”改成了“。”,你觉得行吗?为什么?(多媒体出示)

【分析】案例1的教学,笔者一味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把“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当成了研读文本教学的“万能提问”,泛泛而问,课堂提问含金量不高,使语文课成了学生谈感悟的思品课。案例2的教学,笔者有意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独特表达方式——对比,将重点词语用对比的形式板书出来,将“?”改换成“。”,品味“衣衫褴褛”“得意洋洋”等词语,使教学融“知文本内容”“悟作者情感”“会言语秘妙”为一体,不仅让学生习得文本“写了什么”,更让学生懂得文本是“怎样写的”,课堂洋溢着“语文”的芬芳。

【反思】留连戏蝶时时舞——扎实,言语训练之处做好文本细读环节有效性的加法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应注重凭借文本的内容体会作者语言表达技巧的艺术,获取言语规律,积累言语经验。因此,教师要深入、准确地解读教材,做足课堂教学的加法,认真地选择、确定教学内容,找准言语训练的支点,引领学生学习精准的字词、精美的语句、精巧的段式、精致的写法、精妙的构思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环节

【案例】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几句来总结拓展,结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争当四好少年》。

【分析】随着对文本逐层深入的感悟,学生被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激励着。当学生铿锵有力、激情昂扬地朗读着“少年智则国智……”时,心中蓬勃向上的情感被激活了,课堂情感达到了高潮。但当《争当四好少年》歌曲响起时,另一个场景出现了: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哼唱着歌曲蹦蹦跳跳地走出教室,刚刚的满怀激情、豪言壮志被歌曲欢快的旋律冲得荡然无存,歌曲成了整堂课“不和谐的音符”。所以,在磨课后这个环节毅然删掉了。

【反思】踏花归去马蹄香——和谐,适当恰切之度做好拓展延伸环节有效性的减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由课内向课外适当延伸来构建综合、开放的语文课堂。但是,拓展要适度,要立足文本,把握学情,方法恰当。所以教师在对课堂拓展时,要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立足课堂实际,掌握合适的“度”,见好就收,让拓展延伸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使教路与文路、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的价值达到和谐统一,不能喧宾夺主、画蛇添足,使语文教学“走味”了。

作者简介:郑亚莉,女,出生于1975年6月,本科,就职于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中心小学。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词语环节案例
容易混淆的词语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找词语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词语欣赏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