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好精彩
2014-10-21李玉欣
摘 要:新课程下,怎样的音乐课才是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课呢?那就是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让学生在感受—聆听—体验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关键词:积极性;学习兴趣;情境
笔者在设计小学二年级的音乐课《木瓜恰恰恰》①时,遵循音乐新课改的基本教学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案例描述:
1.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段音乐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我随着音乐跳着舞蹈在学生间穿梭,在每句句末xx x节奏处,边做扭胯的动作,边引导学生听辨。)
2.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可能和你平时听的不太一样,你们听出来了吗,哪儿最有特点?(学生回答在老师扭胯的时候那段音乐最有特点。)
3.师:这个节奏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出现在每个乐句的前面还是末尾?让我们用沙球试着为这段音乐伴奏。(学生用沙球跟着音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这时课堂气氛很好,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感受音乐的情绪。)
4.师:大家仔细听,李老师在什么地方随着音乐加上了“恰恰恰”?加了几次?(我随着音乐在每句末尾xx x节奏处轻巧地说出“恰恰恰”。这时我观察了学生,学生都仔细地在听,并且能够自己随着音乐律动。)
5.师:这是什么样的“恰恰恰”?大家可能发现了:在“恰恰恰”的地方,不管我手上的动作怎样变化,我都随着音乐扭胯,我们来试一试!(学生练习扭胯,很高兴,都主动地去学,课堂气氛更加热烈了,而且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能自己创编其他的动作。)
6.师:让我们一起来边说边做!看谁的动作既能合上音樂的感觉,又和别人都不一样。(播放音乐,我和学生一起边说边做,在“恰恰恰”处加入扭胯动作。)
7.师:让我们来听琴,再来感受一下这段旋律的音高变化。(我边弹琴边用手势提示音高变化。这样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感受音乐,学生学起来也很轻松、快乐。)
8.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老师加上动作,大家注意看:老师的动作是怎样随着音乐而变化的?(播放音乐,生唱、师加上动作。)
9.师:我们一起边唱边加上动作,注意你的动作要合上音乐的变化哦!(我和学生一起边唱边做。)
10.师:这段音乐中不但有轻快的“恰恰恰”,还有连贯的长音,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感受吧!(师生共舞,完整地感受音乐。)
11.师:刚才我们又唱又跳,我想你们一定很高兴,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水果,你们看——(我神秘地拿出木瓜,学生见了实物非常高兴,纷纷举手告诉我是“木瓜”,为我的新歌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12.你们猜对了,我在卖水果。我的水果多,但主打产品是——木瓜。今天我们要在这首热情的歌曲中卖水果。这首歌的名字叫《木瓜恰恰恰》。(出示课题)这里的“恰恰恰”表现了我们卖水果什么样的心情呢?我们来试着合作,我来唱木瓜,你们呢?(这时生齐声很高兴地回答我“恰—恰—恰”)
分析与反思:
《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欢快、热情、旋律简洁,歌词表现了人们围坐在水果摊边,叫卖、选购、品尝、夸赞水果的热闹场面。特别是“恰恰恰”的加入,更是体现了恰恰恰舞的轻松明快、活泼热情的特点。在学唱歌曲前,首先让学生听赏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欢快热情的情绪,另外在导入环节通过律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便了后面的教学。在导入设计中,我成功地引导了学生在聆听音乐中关注xx x节奏型;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的风格;在对比、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之后我用木瓜做道具,既真实具体又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
这节音乐课就是在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中,逐步加入一些新的要求和要素,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了歌曲的节奏、旋律,融入歌曲欢快、活泼、喜悦的情境中。
这节低年级的音乐课把孩子们带入了印尼热带雨林的热烈、欢快之中,他们在轻松自主的气氛中感受着歌曲的风格,接受着音乐的熏陶,同时也使自己完全投入歌曲的学习中,快乐并收获着。
参考文献:
刘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作者简介:李玉欣,女,出生年月:1985年11月,大学本科,现就职于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