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我国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有效破解融资瓶颈
2014-10-21李连恒
李连恒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6)
【金融市场】
健全我国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有效破解融资瓶颈
李连恒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6)
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危机凸显,而货币政策依然从紧,中小企业融资举步维艰。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片面而低效,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进行有效融资。要想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必须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监督氛围,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优化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安全保护工程。
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信用把握;融资困境
一、问题的提出
从2011年开始,从鄂尔多斯、河南、江苏、浙江到广东,均传出高利贷崩溃、担保公司链条断裂的信息。目前民间高利贷利率平均高达40%,是套在中小企业身上的一道致命的枷锁。民间高利贷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下的无奈之选,而这种饮鸩止渴的融资方式目前暴露出许多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2011年以来,浙江温州、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南安阳等地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传闻濒现于媒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据《201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地区互联网、IT、传媒文化行业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旺盛,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但40%以上的中小企业从未获得银行融资支持。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青睐,主要原因不是企业经营不善,而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度难以把握,致使银行在贷款中无法选择抵押物。
同时,由于用工成本剧增、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持续紧张。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我国银行系统的银根持续收紧,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中小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7%,而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4.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4.5%。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的5年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银行放贷条件不断提高,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融资更加艰难。事实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在一次访谈中发布的数据,即使在2008-2010年货币宽松的三年当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的增幅也呈现出连续下降的态势,分别为3.7%、2.5%和0.6%。
三、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征信数据信息分类不够科学
在2011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将我国目前征信业区分为金融征信、一般性商业征信和监管征信。很明显,目前征信数据信息涉及三大类:即金融借贷信用信息、一般商业信用信息和行政监管信用信息,相应的征信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行业协会征信组织及相关行政部门。这样的征信数据信息分类事实上存在重复交叉。从一般意义上而言,金融征信数据信息实质就是资金借贷信用,而在行政监管信息中的税款上缴、一般商业征信中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商业信用也有资金借贷内容,此种重复实际上还很多,因而这种分类是不科学的。
2.征信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
据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企业征信系统接入机构718家,收录的企业及其他组织近1691万户,全年累计查询次数达5200多万次,同比增长33.7%。市场征信需求规模越来越大,而我国相关的征信法律法规建设则明显滞后。直至2014年8月23日,国务院才公布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从法律上规范和固定了“宽进严管”的事后监管制度。
3.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从根本上来说是信用经济社会,诚信度、信用度是一个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用信息意识,这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很多企业不讲诚信和社会道德,没有社会责任信用的企业时常被媒体曝光。而黄浦江的死猪事件更是将我国中小企业缺乏社会信用意识的阴暗面暴露得淋漓尽致。
4.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作为征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用评级一般说来应具有风险提示、投资导向、价格发现和奖优罚劣的功能。但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大多是基于国有大型企业而设计,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评级体系与评级指标,反映不出中小企业的经营实际和发展前景。
5.企业信息安全压力越来越大
征信业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信用提供服务业,征信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要收集、管理、评估大量的企业和个人信息,以此来为信用交易,特别是各种金融活动提供信用信息服务。而这类信息往往具有高度敏感性,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国内企业数据泄露事件屡屡频发,至少49%的企业有过一次以上数据泄漏事件,如联通、移动员工泄露客户信息被抓、7天连锁酒店客户数据被网站贩卖、富士康内鬼两万元卖iPad2数据等。
四、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1.重新定义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内涵和外延
信用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中小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同各经济主体进行经济往来,而且与政府机关、社会发生经济往来。因而,信用信息在现代信用经济体系中应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指与资金相关的借贷信用,还应指各经济主体之间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广义信用。信用的核心是“示人以诚,信守承诺”,也就是说只要是和企业重诺守约的行为相关的信息都应并入信用信息的范围之内。
2.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规体系
中小企业相关信用信息分散于司法、工商、税务、电信、银行、保险、商业企业等不同部门,这些分散的信用信息要形成统一的可供全社会共享的信用信息库,在目前征信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背景下由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小企业征信中心来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尽快制定征信业方面的根本法---《征信法》,然后以《征信法》为中心再辅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实施细则,建立一整套我国征信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3.营造良好的信用监督社会氛围,促进中小企业提高信用意识
现代社会是信用社会,信用信息无处不在。中小企业的信用不仅指在银行等金融部门中能正常还本付息信用,还包括中小企业在整个社会中应承担的职责信用,包括生产合格商品、诚信纳税、爱护社会公共环境、信守社会公德等。因此,除了中小企业自身重视信用信息外,还要加大银行、工商、商家、社区、公用事业收费单位、劳动、司法部门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建设中的监督作用。
4.优化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制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方法多仿效于大型企业评级方法,缺乏针对性,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较差,因此,应尽快地建立专门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征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一是要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素质,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门槛。二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评级外部监管体系,一方面要有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外部监督并负有业务指导职责的权威监管机构,另一方面也要启动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要使全社会信任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三是细化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全面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包括可以量化的各种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不可量化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职责信用指标。
5.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有数据显示,许多重要或机密信息的泄漏都是由内部人员包括普通员工和管理层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征信业涉及的信息更是纷繁复杂且尤具商业价值,因此更应注重安全防护。因此,哪些级别的人员可以打印哪些类型的文件?在现有安全级别的准许下打印范围如何界定?这些复杂的问题应是考虑的重中之中。为了解决此问题,比较好的思路是结合征信部门现有人员权限划分,部署一个高效且严密的事前审批方案。即当用户准备执行打印、复印、扫描及数码发送业务时,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的作业执行者权限信息来判断是否执行该作业。
[1]李连恒,王旭.对建立以举报核销机制为中心的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的研究[J].征信,2011(2).
[2]李连恒,王旭.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1(8).
[3]杨晖,卢昊.中国特色征信体系模式研究[J].新金融,2011(8).
[4]李锦.防止企业信息泄密,确保数据打印安全[N].中国保险报,2007-06-22.
[5]帅式君.试探企业信用评级指标及方法[J].征信,2009(1).
[6]吴晶妹.2011-2012年中国征信业回顾与展望[J].征信,2011(6).
(责任编辑:梁宏伟)
F272.9
A
2095-3283(2014)09-0107-02
李连恒(1972-),男,湖南张家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征信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