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华的小人很可怕
2014-10-21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上的诬告往事》一书讲述了两个有才华的小人怎样算计他人的故事。李斯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谏逐客疏》成为千古名篇,他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位至丞相,并参与制定了秦代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然而,李斯的品德实在不敢恭维。李斯与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李斯是楚国平民,韩非为韩国贵族,学成之后,他们一个背离故国来到秦国,一个回到祖地。韩非思维极其清晰,富有战略眼光,他写的书甚至让秦王生出这样的感叹:“嗟呼!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为了得到韩非,秦国不惜加兵于韩。然而,距离法则在普通人身上起作用,也同样影响着身居高位的秦王,没见韩非时日思夜想,见了又觉得不咋的,原因很简单:韩非口吃,两人当面交流的效果不佳。秦王暂时没有重用韩非。李斯这个时候充分显示了小人见缝插针、落石下井的特点,他知道像韩非这种有才之人,终有一鸣惊人的一天,韩非得志之日,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失势之时,于是,李斯决定搞掉韩非。他认真阅读韩非的文章,希望找到“动手”的证据。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斯果然发现了一篇《存韩》,于是上书秦王说:“韩非是有着王室血统的韩国贵公子。现在大王您想吞没诸侯,如果重用韩非,他最终会一心保全韩国而不顾秦国利益,这本是人情所在。您现在不用他,让他长久地待在秦国,等到把他放回韩国,秦国情况已被他了如指掌,这不是等于养虎为患吗?”李斯建议秦王将韩非杀掉,秦王不同意,只允许将其关起来,李斯因此在韩非被投进监狱的当晚,给其拿来毒药,当即害死了自己的同窗。
唐朝有位宰相叫卢杞,此人口才极佳,说话逻辑严密,然而,他整起人来,用得着一句老话,叫杀人不见血。卢杞与前宰相杨炎有隙,主要是杨炎看不起他的为人,卢杞无时不想除掉他。杨炎为官清正,政绩显著,特别是成功推行两税法,为国家积累了不少钱财,想扳倒他并不容易。不过,小人的鼻子比狗还灵,很快卢杞就发现了杨炎一条罪状:杨炎将家庙建到了曲江边。曲江一向被认为是王气所在,不允许皇家以外的人在此立庙建墓,玄宗时一位大臣想把自己的祖先安葬于此,遭到玄宗训斥,以后成为定规。杨炎可能是忘了这一点,不小心将家庙建到了这个地方。卢杞在德宗面前告状:“玄宗朝不过昨日之事,杨炎肯定知道这个规矩,却在此地立家庙,那是要谋反啊!”德宗听了,觉得有理,不久即贬杨炎为崖州司马,后来干脆赐死了赴任途中的杨炎。
有才华的小人搞别人的路子比一般小人更容易成功,原因多多。其一,有才华的人往往被人敬重。道德纯正的君子会将来自他人的敬重当作事业进取的动力,为社会和他人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体现出感恩之情。而小人只会将这种敬重当做迷惑他人的工具,然后施展种种伎俩,将自己不喜欢的人轻松地做掉。其二,有才华的人往往更具有构陷他人的想象力,可以将假想的事说得比真的还真。韩非离国至秦,从秦王这一面来说,当然是加兵的结果;从韩非这一面来看,未必就没有投奔的动机。毕竟“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那时知识分子的共同选择,但李斯偏要抓住韩非的血统做文章,将假话说得带有感情。卢杞整杨炎也是这种套路。封建时代,皇权高于一切,你给杨炎一百二十个胆,他也不可能冒着杀头的危险将家庙建到朝廷禁止的地方,唯一的解释是他不清楚这个规矩,当时和后来也没有人提醒他,应该属于“不知者不罪”类似的情形。
卢杞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无视这一切,将事情故意朝不利于卢杞的方向解释。封建时代的皇帝基本上是不把大臣和百姓的生命当回事的,杨炎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有才华的小人美丽的面具很多,他的上级也未必能在某段时间里看透,因而他们有的是利用上司的信任大干特干坏事的机会。李斯之杀韩非、卢杞之整杨炎,都是通过皇帝进行的,假设皇帝不借给他们相应的权势,他们很难实现个人的卑鄙目的。借刀杀人,是有才华的小人最可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