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守望者
2014-10-21吕品
吕品
半坡是南华兔街镇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有远近闻名的半坡茶。一直以来,往往有村的地方就有小学校,不论是校点撤并还是资源整合,半坡完小因地理条件和其他原因,仍然是保留得最好的学校,至今为止,只是位置变换了几次而已。学校的保留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驻守和教育。没有教师的执着守望,现在不可能还有半坡学校,南华类似学校的保留就是教师守望的结果。
固定学校、留守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师范毕业分配回原地工作,为养我育我的乡亲教书育人,奉献青春。学生毕业一班,又来一班,领导、教师换了一届,又来新的一届,因为本乡本土,坚守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周末,学生回家了,偶尔回家帮助家里做点事,星期天在妻子的埋怨声中仍然踏上返校路。想想在这大山小学校里图什么?正如他们所说:不图收入好,只图自己和学校学生平平安安。试想:若没有留守教师的这种心态,恐怕在这大山深处就不会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也就看不到校园里飘扬的五星红旗了。
山里学校规模不大,一所学校能有3至4名教师即可维持正常教学,而教师的身份不同,有公办的、民办的,也有临时代课的,还有炊事员。身份不同自然收入也不同,在本地土生土长的山村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胸襟开阔、性情直爽。凭着这点,大家沟通容易多了,学校里有什么事、家里有什么要办的大事、自己解决不了的难事,在一两支烟的时间就商量解决好了。学校里这群人相处非常和谐,大家不分彼此,尽力维持着学校的正常运转,坚守在大山深处!
一般山区村小都依山而建,过去村里留土地建设学校,群众是最通情达理的,学校旁边的菜地、核桃树等自然归学校管理。学校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栽菜、种核桃树,逐渐发挥出它的经济效益,有的学校每年收入达到3万元。老师们每到过节时就组织各种活动,免费给学生改善伙食,从学校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奖励优秀学生。老师们还把学生的剩饭菜用来养猪,让学生吃上原生态的猪肉。这笔小账不可细算。村小老师们常会自豪地说:“在这里工作,不要懒,自己多动动手,工资基本用不了多少,省下工资还可以贴补家里其他方面的支出。”
童音是岁月中最美的音符,淡泊是生活中最高的享受。
因为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对家乡热土的深情眷恋,山区教师把自己的青春播种在希望的山野,他们如山的脊梁托起了一代代大山孩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