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国学

2014-10-21范曾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国故尔雅汉学

范曾

编者按:

近些年,国学作为一个陌生的老词出现在文化界、教育界乃至政界,出现在中小学校园里、课堂上。

何为“国学”?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小学校长眼中的“国学”令人堪忧。人们在分不清何为国学、何为经典、何为传统、何为民俗的情况下,不问精华糟粕,不分年龄学段,一哄而上。于是,校园墙壁上出现了《二十四孝图》,《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之类工具书被列入“国学经典”,晦涩难懂的《道德经》也让小学生诵读,《金匮要略》之类的专业书也推荐给中小学生……

为澄清一些基本概念,矫正一些过头的做法,本期《专题资讯》汇集专家学者对国学概念、国学教育的代表性看法,以资参考,从而使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更理性、更长久,更少些偏颇。

◎国学的“源头活水”

中国古代一般到明清,泛称古代的学问为“古学”。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为了和西学有所区别,就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清代康乾之际,为了和宋明理学有严格的区别,又渐渐称为“汉学”,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戴震、钱大昕、桂馥、王念孙等,他们重考据之学,称为“朴学”,也称“汉学”。到了近现代,出现了“国粹”一词,即“国之精粹”。一些著名的学者如章太炎,提出了“国故之学”,章太炎著的《国故论衡》一书,主要论小学、文学和诸子学,涵盖了国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但这本书不太容易读。中学、汉学、国粹、国故等名称都不是总揽全局的概念,最后学者选定了“国学”这一称谓,因为它有纵览诸家、包罗万象之意,这是“国学”一词的大体渊源。

国学的源头活水究竟是什么?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即“先秦之学的生发”,这是对国学简洁而明了的论述。“先秦”一般界定在西周、春秋和战国时代。

国学是一个融汇百家的开放性学术体系。公元一世纪到二世纪,佛教传入东土,到十二、十三世纪的时候,印度的佛教早已式微,中国的佛教依然在发展,已经是中国化的佛教了,所以也是国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几本国学参考书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许慎的《说文解字》、郭璞的《尔雅》。《四书章句集注》把汉代的毛亨、郑玄,一直到北宋洛阳二程、张载的说法都纳入书中,解释得非常清楚。《说文解字》可以帮我们认识中国文字的丰富性。《尔雅》可以说是走进国学必须经常拿在手上的一本书,唐代陆德明说:“《尔雅》是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同道,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离骚》中提到的植物和鸟类很多,都可以在《尔雅》里找到它们的渊源。比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申椒、菌桂、蕙茝这些植物,在《尔雅》里都可找到解释。

此外,三国时王弼注的《老子》,西晋郭象的《庄子注》都值得一读。还有几本书应该看,以提高我们对中国文字魅力的认识,既学了历史,又学了文学,即“史汉庄骚”:《史记》《汉书》《庄子》《离骚》。

国学的终极目的是“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为物、为事而学。孔子在《论语·宪问》里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强调学习的目的应侧重于道德学问的提高与升华,而不是像孟子批评杨朱的“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

“为己”之学的终极目标是“利他”。当我们每一个人都由于“为己”之学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时,那么人类本身已存在的“不虑而知”的良知就和天地本体同在。这样,我们提倡的感激之心、敬畏之心、恻隐之心、知耻之心便会成为我们民族坚不可摧的心灵长城。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时有删改,作者系南开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国故尔雅汉学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策略与方法:整理国故与新国学的几个问题*①
作家尔雅《同尘》研讨会顺利举行
当“汉学”被缀以“主义”:汉学主义笔谈
《尔雅》研究史的立体化构建——朱祖延先生雅学研究管窥
“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概念的争执及其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