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与共产党人退让的关系
2014-10-20高伊鹏
高伊鹏
摘 要:第一次国共合作苏联给中国提供过一些帮助,但也有许多错误的指导,尤其是当国民党右派对中国共产党发起一次次攻击时,尽管中共的领导人要求反击,但共产国际结合苏联的国家利益不惜牺牲共产党去同国民党妥协、退让。在共产国际的命令下,这种以“退让求团结”的解决办法使中国共产党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
列宁创建第三国际时强调第三国际完全承认各国党的独立性和必要的自主权,要求考虑到各国的具体情况,各国共产党斗争活动的具体条件,不要轻易作出全体成员必须执行的决议。在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就民族和殖民地问题进行讨论,决定共产国际将世界革命的重点转向东方。东方战略将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与苏俄国家利益联系在了一起,苏俄的国家利益成为共产国际着重维护的一个方面。在中国,苏俄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封锁、孤立希望建立中苏同盟。他既以输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为己任又以在中国寻找强劲的盟友为重点。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要接受其领导,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国际在中国看中的是国民党,斯大林看重的是蒋介石,在这样的环境下,共产国际命令共产党迁就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关于国共合作的问题,在中国的马林主张党内合作,党的总书记陈独秀不同意,与当初的经费之争一样,陈独秀与马林吵得不可开交,1922年4月马林要回莫斯科汇报工作,陈独秀认为在国共合作这个问题上,共产国际不应只考虑马林的意见,还应听取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见。于是他致信维经斯基“共产党与国民党革命之宗旨及所据之基础不同;国民党联美国、联张作霖段祺瑞等政策和共产主义太不相容;广东北京上海长沙武昌各区同志对于加入国民党一事,均已开会议绝对不赞成,在事实上亦已无加入之可能等”。中国共产党并与1922年7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召开的,会上无一名苏俄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民众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决议案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一方面固然应该联合民主派,援助民主派,然亦只是联合与援助,决不是投降附属与合并,因为民主派不是代表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一方面应该集合在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旗帜之下,独立做自己的阶级运动。”而此时的莫斯科听取了马林关于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汇报后,结合自己国家利益, 决定让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当马林再次来中国时却带着尚方宝剑而到,共产国际宣布马林有代表共产国际之权中共中央要听从马林的指导,并将命令用打字机打在马林的丝绸衣裳上。马林到达上海后认为党外合作是幻想,是“左”倾幼稚的表现,要求中共召开中央会议,讨论落实共产国际的指示。1922年8月28日至30日西湖会议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问题。马林阐述到国民党是中国一个有力量的民主和民族革命的政党,不能说他是资产阶级的政党,而是一个各阶级革命分子的联盟等要求实行党内合作的五条理由。会议上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都发言进行反对马林的主张,他们认为虽然国民党内包含有一些非资产阶级的分子,但不能就此否定他的资产阶级性质,中共加入进去无异于资产阶级相混合,会丧失他的独立性。
国共合作后陈独秀认为中共应该把开展国民革命运动看作中心任务,扩大改组国民党,如果国民党执行错误的决策,那么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去纠正错误的政策。可是国共合作后国民党却不能容忍共产党人的批评。当中国共产党人批评国民党同张作霖、段祺瑞建立反对直系军阀的“三角联盟”时,国民党却非常恼火,甚至决定用党纪制裁、压制共产党。我们不仅要问这样的合作国民党将共产党置于何地?当国民党提出《弹劾共产党案》、叶楚伧、张继在上海大搞反共活动等事件发生后,陈独秀给维经斯基写信表明中共态度,要共产国际制定新的政策“我们不应该没有任何条件和限制的支持国民党,而只支持左派所掌握的某些活动方式,否则我们就在帮助我们的敌人为自己收买反对派。”可令人遗憾和发指的是鲍罗廷不是与中国共产党的负责同志研究如何对右派进行反击,而是独自召开广东中共支部全体会议,在大会上作出决议,认为在准备可能退出国民党的问题上,我党实际上走了一条不正确的道路。这一行径就使广东组织与中央组织之间产生分歧。
国民党一届二中全会后,国民党右派出版了各种各样的反动宣传品,对共产党发动一次次猛烈的攻击。这时的右派不是指责某一个人,而是抽象笼统地攻击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并且攻击到国民党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员。国民党右派“文武”并用,10月10日在上海国庆纪念当天,出现了右派群殴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的严重事件。1925年戴季陶主义出笼后,陈独秀在同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酝酿退出国民党但遭到实际决定中共策略原则的共产国际的阻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并非不重视党在组织上的发展和政治思想上的独立性,在军事上中国共产党也想拥有自己的军队,但在共产国际的限制束缚下中国共产党又是何其艰难。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在广州实行戒严,逮捕了海军局局长、中共党员李之龙,拘押卫戍广州边防的第二师中的共产党员党代表,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一度收缴苏联顾问卫队武器。毛泽东、周恩来曾提议对蒋介石采取强硬态度,中共广东区委也主张反击,但是联共(布)使团认为反击会同蒋介石的关系变得紧张,影响苏联的对华政策的实施。中山舰事件蒋介石一箭双雕既将国民党的权利进一步集中在他手里,又将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排挤出去,为后来的反共活动做了试探。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曾经产生“准备独立的军事势力和蒋介石对抗”的想法,当时正好有一批苏联军火到达广州港,陈独秀派代表到广州和共产国际代表面商,希望把这批武器均出一部分武装广东农民,深得苏联信任的鲍罗廷不同意,认为中共应将所有力量拥护蒋介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国际为了维持国共合作关系,开始了对汪精卫集团的幻想,要求共产党必须服从国民党做出的任何决定。甚至提出“自动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以退让求团结,这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此时的汪精卫正在向蒋介石靠拢,中国共产党员以及一些工人也正在遭受逮捕、杀戮……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国际认为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党,认为国民党是革命的,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体和重点,中国共产党要心甘情愿的去帮助国民党,甚至一度要求共产党不要去争革命的领导权。即使发生国民党攻击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时,共产国际仍要求共产党屈从于国民党。苏联和共产国际甚至认为,“只要国共合作得以维护,统一战线不破裂,中国就会处于一个亲俄的政府控制之下,这对于极其艰难的苏联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这就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的策略,在共产国际派出大量代表和顾问对中国共产党的强制性干预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时常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无权不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国民党向共产党举起了屠刀,大开杀戒,31余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之后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批评了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央所犯的右倾错误,陈独秀从此离开中央领导岗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负责人陈独秀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做了让步,负有责任。可陈独秀是一开始就积极主动、心甘情愿的对国民党让步吗?扪心自问,作为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共产国际,作为向中国共产党强制发号施令的共产国际不该负首要责任吗?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1—32页。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