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10-20贺德富

卷宗 2014年9期
关键词:活力人格标准化

贺德富

摘 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个障碍: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为此,大学生应在思维、人格、智慧三方面均有发展。在思维层面,应摆脱思维标准化与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大力开发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在人格层面,应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在智慧层面,应培养务实求真、灵活多变的精神。

关键字: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0 引言

实施创新教育,是要对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实现由农业文明时代的“承传型”、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件型”的教育观念向信息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理性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本文就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内容、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 创新能力培养的两个障碍

1.1 思维标准化

人的思维一旦标准化,思考研究问题就会遵从固有的模式,导致思维僵化,缺乏创新,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实施,思维标准化的情况可谓更加严重。据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升到大学,平均要参加上千次的测验与考试。 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就越显单一,视角也越狭隘,凡事均按标准答案思考。例如,1998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对此,某省上万名双亲俱健的考生竟都以“我自幼父母双亡,独自一人承担家庭重任成长至今……”这样的公式化的虚假构思开题,令阅卷老师们震惊不已! 有研究表明,考试成绩最高的一部分人,会是很好的政策执行者,但绝不是很好的政策制订者和创业者,这也间接证明了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思维,迫切需要培养。

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三种破坏作用。(1)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指的是学生将某种对象的功能或用途看成是固有不变的,它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突出表现。在学习当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为“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2)权威迷信。权威迷信指的是学生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它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禁锢。北京市一项对1200人的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思维惰性。思维惰性是标准化思维的另一后果,它使得学生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作深入的思考。通常是教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它不但养就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奴化学生的人格。

1.2 知识无活力化

知识无活力化是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本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知识无活力化的概念借自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知识价值论”。它泛指那些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因此,学生在智力上不是越来越发展,而是越来越压抑,终而使人学非所用,学用脱离,最后变得越学越蠢。

知识的无活力化会导致两种有害于创新思维的倾向。(1)见树不见林。知识无活力化的一个后果是使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这导致了知识吸收的“见树不见林”现象,它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融会贯通。它还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敌对的态度,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2)学不致用。知识无活力化的另一后果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知识是死的,了无活力,也毫无用途。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终而增强思维的惰性。

2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

大学生欲突破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的禁锢,首先需要在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上有所突破,摆脱原来那种“惟师、惟书、惟上”的心理定势,发挥创新精神。在此之上,大学生还需要培养创新智慧,学会处理创新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做创新的智者。由此,笔者提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括思维、人格、智慧三个层面的内容。

2.1 创新思维层面

创新思维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没有创新思维,就谈不上创新能力。在创新思维层面,应摆脱思维标准化与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大力开发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让大学生敢想、敢做,不怕失败。

2.2 创新人格层面

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个性特质。要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需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这主要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幽默、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应培养大学生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超越书本知识,当前的科学研究过多地关注了前人做了什么,总是在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忽视了创新。

2.3 新智慧层面

智慧泛指个人认识客观事物规律并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谓人生经验的高度凝聚。一般说来,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智慧程度也会不断提高。可以说,在创新思维和人格条件等同的情况下,智慧的高低将成为创新成败的关键。大学生应培养务实求真、灵活多变的精神。

3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堂中心”的局面。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创新课应力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把教材变成学生焕发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在这当中,教师应尽量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三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作是非判断,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以求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挑战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当中,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看似已经完成的学习答案;体验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模仿某个情景或生活片断,以感受其思考与决策的不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运用以下五种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讨论分析来提高学习成效的方法。如美国的许多院校开设了“解决问题的模式”的课程,它力图针对具体案例讲述如何从数学、物理学、伦理学的原则来分析问题,作出决定,以指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探讨同一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BA课程学制两年,需完成800多个案例分析。

2.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就是通过开展特定的教学活动及其讨论来交流、探讨创新的理念。活动教学可在课堂内举行,也可在课堂外举行,它力图以具体的活动参与来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笔者曾举办过一次现代化大学食堂创新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食堂功能与结构,参观武汉各大学的食堂,独立设计。然后分组讨论,评选出其中最具创意的设计,并阐述其原因。学生事后反应说,从这样每天视而不见的事物中挖掘个人的创新思维,本身就是最好的创新。

3.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就是针对某一具体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的教学方法。它虽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用之有效亦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热情。例如,笔者在第二课堂上曾开展了一次“挑战名人”的讨论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准备一个星期,专门挑出某个著名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的毛病、缺陷与不足。经过准备,学生们在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趣而令人叫绝的观点,这些讨论大大打破了学生对名人的迷信心理和思维定势,学会了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名人的个人成就或历史地位。

4.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让学生有童心回归的体验,这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例如,笔者在课堂上曾要求学生当堂做“头脑风暴”的游戏,分别想出杯子、书籍、报纸和电脑磁芯的100个用途。这亦增加了课堂的竞争意识和欢悦气氛。此外,我们还在教学中运用过OM的教学模式,它最早由美国教育博士米克卢斯和格雷在创造学课程中运用。它主要以竞赛和抢答的教学方式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应变能力和发散思维。竞赛内容涉及面广、形式新颖,问题的答案也可以没有对错之分,重在想象力丰富和语言幽默诙谐。

5.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动力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学生进行探寻和探究的前提,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在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理念,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斯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姜桂春,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云南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3]朱亚萍、王莉,高校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多元路径[J],考试周刊,2007年02期。

[4]李芳欣、罗晓婷,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10期。

猜你喜欢

活力人格标准化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标准化简述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活力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