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学影响
2014-10-20吴雪敏
吴雪敏
摘 要: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开始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同样会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本次论文结合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提升策略,希望能够使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优化的效益。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信息技术;中小学;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37-01
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教学领域当中的全面应用,已经促使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环境和模式发生了一些革命性变化,并且逐步改变了师生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以及教与学的具体方式,在增强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了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影响还是举足轻重的。
一、新课改下的中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就是人类在科学实验和生产斗争中发现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信息和使得信息标准化的知识、经验、技能,是能够体现知识、经验、技能劳动资料目的性结合的过程。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人类的学习生活的作用力和影响力都越来越强。教育部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已经将信息技术作为核心部分,设置为首要标准。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理论结合实践,要逐步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将身边的现象引入到教学,在两者的有机结合过程中使学生们真正学到知识。新课改要求学生们能够充分地利用网络以及信息设备来展开教学知识的创作,比如说利用计算机来设计PPT课件和电子板报等等。在运用和学习的同时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们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还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具备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要与课程相结合,让学生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大众信息的文化气息,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技巧,培养学生们的信息素养。新课改同样要求学生们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更好地了解社会、信息技术和产业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
二、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为中小学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充分地丰富了教学,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声情并茂地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教学方面的影响
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化。据教学媒体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就是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是依靠书籍和教材进行学习,内容单一,手段匮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和视觉信息资源,教学的内容也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样教学资源也保持了高度更新化和共享化,教学内容保持了新颖性、科学性、综合性和系统性。
2、环境方面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只能够通过学校中封闭的环境和规定的时间进行有限范围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教学资源的拓展方面全面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方式,打破了院校、地区和专业的界限,使远程教育也成为了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
3、师生方面的影响
对教师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有效地帮助教室们由教书匠成功转型为研究性人才。首先,信息资源的共享缩短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革,由机械化逐步转型为情感化和创新化,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建出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对学生来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沉闷,而且教学的方式是十分单一,在多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环境下,课堂的氛围更加地轻松愉悦,学习的环境也更加形象直观,在激发了学生们创新欲的同时,全面促进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
三、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为中小学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
1、教师过度依赖
信息技术的便利性是好的,但是它同样具有教学资源鱼目混珠、参差不齐的现象,其权威性和准确性还是有待商榷的,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使得授课的内容准确性受到怀疑。
2、冲击学生生活
中小学的教学被大量的信息充斥着,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们过分地依赖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一方面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会懒于思考,不动脑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大量传播会降低信息的浓度,很多知识都是没有必要的,学生们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如果不具备选择的能力就会逐渐地迷失自己,甚至会扭转价值观。
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应用过程中的提升策略
为了提升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一方面,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严谨治学的精神态度,广泛地传播信息资源并不万能,技术并不主导,而是为学习服务的手段,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积极解答学生们的问题,为学生们创建健康的网络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教学互动,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自我思考的意义和趣味,全面地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同时,相关人员除了对硬件的追求之外,也应该积极地探索软件的提升,比如说相关的视频播放软件都是要及时更新的。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应该找到信息技术环境中学习的技巧,避免过度地沉迷信息资源和网络世界,只提取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并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徐建利.刘凤娟.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学的影响.咸宁学院学报.2012,8(32).
[2]顾伟.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2011(9):123
[3]吴坚次仁.浅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