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
2014-10-20何志玲
何志玲
摘 要:最优化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并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95-01
课堂教学是实施最优化教学的最主要途径,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整合、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梯级选择巩固练习题、及时答疑解惑、认真做课后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设法提高各环节的实效性,这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三维目标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教材整体把握,统筹安排,制定出学年、学期、单元乃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注意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结构和排列顺序,讲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者之间的和谐性和整合性。
二、教学内容精选化,整合化
教材上的知识全面,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分析新课标要求及高考大纲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删减,强化主干知识。
有些章节教材上的知识排序并不是太合理,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所讲的主干知识,及时理清内在逻辑关系,对教材材料进行重组,以达到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的目的。
教材的版本多样化,同一知识点有可能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上呈现的方式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功课,研究不用版本教材,博取众家之长。
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课堂导入多样化
精心导入新课,巧妙而合理的开头设计,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智力开发提供愉快的背景,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化
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个大概的了解,能推测出对于新知识他们所能学习和接受的程度,才能将问题深度设计的合理化;提问探究要到位,要在对教材熟记于心的前提下设计合理的问题;提问时机要把握,不能整节课都是问题,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要在引起学生好奇心之后将问题提出,这样学生为了获得答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会主动地去思考,去寻求答案,这样的教学会事半功倍;提问方式要多样,最忌千篇一律,多样化提问会激发学生探知的兴趣;提问反馈要及时,使学生在思考过后得到准确的答案,这样不仅知识记得牢固,学生也会了解到此类问题他探究的错误点在哪里,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3、教学过程活动化
教学过程活动化,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合作、自学等能力,也会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应用生活经验于课堂教学中,从学生身边找活动,这样学生会感觉到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是那么的密切,并且也会感觉到所学知识并不是太难理解;应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游戏的完成不仅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也会锻炼学生亲自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会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意识。
4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合理化
(1)根据地理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设计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并用可操作的词语加以表述,教师就可以据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地图上读出主要的地形单元”,教师就需要选择和与指导与学生读图有关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在地图上掌握这些知识。根据地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就是要照顾到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特点。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既有系统地理知识,又有区域地理知识,只有紧紧抓住各类知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中揭示这类知识的本质特征,深入浅出的搞好教学。
(2)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例如,有些学生对有兴趣的材料记得比较好,而对一些困难的材料记得比较差,并且他们的机械记忆还起着很大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多注意选择有趣的材料来辅助困难问题的教学,并用反复练习和反复应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某些基础知识。
(3)根据教师自身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教师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不擅长的地方。例如,有的地理教师语言能力极强,可以使课堂讲述达到很理想的效果,他就可能更多的选用讲述的方法:有的教师美术功底很好,也许他会更多的选用板图板画辅助教学,因为对这名教师来说,绘制投影片、板画都是有兴趣而且不太困难的事情: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特长,同时避免不顾条件盲目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
四、巩固练习梯级化
随堂练习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梯级化。有基础题,也有拔高题,最后给出相关的高考题,并且所练习的基础题和拔高题要为高考题服务,这样让学生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只要基础知识掌握牢固,高考题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五、答疑解惑及时化
对于所学新知识,相信大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多多少少会有些疑问,每节课留下2-3分钟的时间来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这样学生问题解决的及时,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
六、有效的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有所感悟,应该及时地将这些感悟记下来,从中发现点滴的教学规律,并思考提炼出实用而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中的败笔进行回顾、梳理,并探究剖析其根源,有利于教师自身快速成长、迅速成熟。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好地图这个工具,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来使地理课堂达到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