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班级管理方法 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2014-10-20张锁立
张锁立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其工作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班级的班风、学风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他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管理者和能否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同学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创新;班级管理;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63-01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其工作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班级的班风、学风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也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能在他们的心目中留下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他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管理者和能否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同学的良师益友。
一、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要有“二心”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在变化,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也就是对学生有一种爱心,多一份耐心,给学生一点信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小孩,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长,要对自已的子女充满爱。几年来我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班主任的角色,又扮演家长的角色。当学生有困难时,我总是尽心尽力地关心他们,让学生在校读书有一种在家里的感觉,时时对学生有一种牵挂。
1、要有爱心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因此,对于一些童趣十足、无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处,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
2、要细心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土任管的事却最多、最细。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地、粉笔头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的操心。班主任还应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细心。为此,我在平时工作中认真做到六勤,即:勤观察、勤交流、勤家访、勤鼓励、勤表扬、勤督促。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多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其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多总结积累经验,这样,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因材施教。
二、开展记录活动,引导自己教育自己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要培养一个好的班集体,搞好班级内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素质单靠班主任的管理和说教,没有众多学生求进步和内动力的呼应,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于是在工作中,我逐渐探索一种加强班级建设,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形式。
1、记录好班级日记
班级日记是学生参加管理班级的一种好的形式,开学初在班级制定并实施一项由每个学生轮流记好班级日记的制度。开始阶段,我先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后,要求记日记的学生,在班级日记中记下当夭班级学生的好人好事、突出事迹,以及班级出现的各种消极现象和思想问题,同时要在日记中记下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写出自己的评论,而且是要结合实际写条名人警句和格言,从而使认识提高和升华。在第二天晨会,班干部把前一天的日记内容向大家宣读。为使这一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又引导学生由班级干部做示范总结,逐步过渡到由写日记的学生轮流总结,使他们都在全班学生面前宣读日记,提出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引导学生广泛讨论。
2、做好个人日记
个人日记是了解学生校外生活的窗口,是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的渠道。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用拼音写日记,每周至少两篇,定期检查。我通过批阅学生日记,便可知学情,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还在班级宣读那些跟班级生活有关的内容,或赞扬或批评。
实践证明,开展班级“二记”活动大有好处,充分发挥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巨大潜力,使班级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读学能力,而且在一些名人、学者的风范熏陶下,使学生内心世界得到了不断的净化。
三、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和源动力。班主任要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的针对性,使班级管理既能张扬个性独具风采,又能稳步推进创意迭出,要让学生参与管理和创意,要结合本班实际,因班制宜,积极探寻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自律,让学生在为管理班级出谋划策的过程中,不仅只是接受来源于学校的管理和规范,更是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结果,而且自己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也提高了自主、自决、自择、自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