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航空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4-10-20翁清清
翁清清
摘 要:加快厦门航空物流发展对进一步提高厦门作为国际物流中转港的地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比香港国际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存在差距的原因,从所处政策环境、物流运作模式及多式联运整合能力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以系统化整体化的思维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推动厦门朝国际性综合物流枢纽港的方向快步迈进。
关键词:航空物流;综合物流枢纽;物流运作;多式联运;一站式物流服务
1 厦门与香港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厦门高崎机场总用地面积约40公顷,其中候机室面积14.9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E级,拥有一条跑道和一条平行滑行道;已开通航线数172条,国内航线131条,国际及地区航线41条;已入驻运营的航空公司35家,每周约2100个班航机;直接通航城市近百个,其中国际城市约占直航城市总数的三分之一。根据厦门海关统计数据分析,高崎机场出口的航空货物主要流向欧美,约占出口货物总量的60%,其次是日韩、东南亚以及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进口的航空货物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约占进口货物总量的50%。厦门航空货物的种类主要为: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服装、鞋类、海鲜等。
香港机场总用地面积约1255公顷,入驻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约130家,航点约180个,每周约6500班航机;共两条跑道,第三条跑道正在建设中。机场拥有两个空运货站,其中超级一号货站是全球最先进及最大的空运设施之一,每年可处理超过350万吨的货物。已开通航线数约160条,国内航线数约120条,国际航线数约40条。香港机场五小时内可飞达亚洲大部分城市。香港出口的航空货物主要流向欧洲和北美,约占进港货物总量的65%,其次流向东南亚和日韩,约占出港货物总量的25%;进口的航空货物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约占进港货物总量的40%,其次来自欧美、日韩,四地总量约占进港货物总量的50%[1]。香港航空货物的种类主要为: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电讯设备、服装及配饰、珠宝、钟表等。香港国际机场在用地面积、航点数、航线数、航机数、跑道数等方面的条件都遥遥领先与厦门高崎机场,也拉开了两大机场在生产运营能力上的差距。
从衡量机场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可看出,香港国际机场在数量上都成倍领先于高崎机场,但随着内地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厦门高崎机场近十年货邮吞吐量以及飞机起降次数的年平均增长率均可能超过香港。根据上表数据分析:高崎机场货邮吞吐运量年平均增长率约9.6%,香港机场约为4.8%;飞机起降次数年平均增长率约11.7%,香港机场约为6.9%。相较于日趋饱和的香港机场,高崎机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挖掘高崎机场的发展潜力,再经二十年发展甚至能超越香港国际机场。
2 厦门与香港航空物流发展存在差距的原因
(1)航空物管理政策自由度不同
香港的自由港政策众所周知。在国际贸易中,香港政府除了出于履行国际义务或维护香港安全的考虑,对军火毒品等进行必不可少的管制外,其它常规的合法的商品进出口均不进行管制;除了对烟酒化妆品等商品征收关税及消费税,其它商品不收关税;一般商品进出口手续极为简便,海关检验检疫程序简单,自由港的政策促进了香港航空物流的灵活性和时效性[2]。厦门航空物流并不处于自由贸易区政策体系下,因此进出厦门的航空货物仍需缴纳关税,还要进行较为繁复的报关通关手续和检验检疫程序,导致厦门航空物流时效性相对较差,货物在机场的停留或疏散的时间较长。
(2)航空物流运作模式不同
香港机场管理局以专营权或者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将航空货运和航空后勤相关业务批给不同的物流企业运营,且允许航运企业共同投资地面物流设施。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得航运公司间在竞争与合作中提供合理的服务价格,并且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了机场的运营效率[3]。目前在厦门高崎机场主要由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即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负责投资运营,用于机场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容易造成垄断而导致航空物流服务价格相对高昂而服务水平却相对低下。由于两地采取的航空物流运作模式不同,致使机场的竞争力及产出的经济效益有高低之分。
(3)航空物流多式联运能力不同
香港国际机场已发展成为多式联运的枢纽;在运陆路输方面,香港机场已经与铁路、高速公路等运输方式相结合,在海路运输方面,香港机场内的海运码头连接珠三角的20个河港[4],使得香港机场能及时掌握终端市场信息,提供无缝衔接的中转服务,航空货物能实现快捷的门到门直达,这些都为香港国际机场真正作为地区航空货运枢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高崎机场、厦门港、厦门海关与厦门铁路之间缺乏统一指挥和发展规划,物流信息没有实现全面共享,航空与铁路、公路、水路运力资源间缺乏整合,致使高崎机场多式联运能力差、一体化程度低,制约了高崎机场在争夺航空市场货源时的竞争力。
3 借鉴香港经验加快厦门航空物流发展的建议
(1)把厦门航空港构建成综合物流枢纽
航空运输只有与陆路海陆运输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快速及时的运输效用。香港国际机场无缝对接周边海运码头,从而实现了香港机场与内陆珠三角间货物的快速集散运。机场不能简单作为货运终端,而应成为庞大交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快速通畅的物流转运环节。因而加强陆海空多式联运、把厦门航空港构建成综合物流枢纽港,将极大提升厦门航空的国际物流中转能力。高崎机场周边具备较为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快速铁路网和远洋集装箱干线网,高崎机场有条件有能力与厦门海港、铁路、公路紧密对接形成通畅良好的物流网络,为厦门航空成为综合性物流枢纽奠定坚实的交通网络基础。利用厦门天然的对台区位优势,提升厦门航空在两岸空运协作中作为台湾对大陆重要物流枢纽港的地位。高崎机场应进一步开放航权,吸引台湾航空公司获准以厦门为基地设立合资公司,开通"台湾-厦门-大陆其它航点"的大型货机货运航班,并且将对接的两岸航线交由同一个承运人经理,使台厦航空物流往来更便捷直接,降低物流成本。厦门与台中的海上距离只有252公里、至高雄306公里、距基隆411公里[5],大三通之后厦门对台直航最短距离优势凸显。因此厦门航空应加快开展对台海空多式联运服务,使厦门航空在对台直航运输市场上更具时间和成本优势,在争夺航空直航货源中更有竞争力。
(2)完善厦门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要把厦门航空构建成综合物流枢纽港离不开高效快捷的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持。目前厦门已拥有空运电子作业系统,实现了海关、航空货站及航空物流服务企业之间共享式的信息管理。然而该平台覆盖范围窄、监管效用远大于服务功能,无法满足对航空物流服务日益增长的时效性需求[6]。多式联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并没有一个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能为多式联运的有效协作提供平台支撑,实现海陆空物流信息的高效整合,提供及时支持。建立一个综合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所耗费的资源是巨大的,不可能由单一的航空公司承担,因而需厦门市政府牵头,打造一个真正时效性高、服务功能强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该平台不仅能为航空物流服务企业提供实时的货运信息,对装卸、搬运、仓储、运输(尤其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转运)等环节中产生的大量物流信息及时采集、分析与处理,还必须使航空物流相关管理机构(如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部门)、多式联运相关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提供方、航空物流服务对象(如承运商、货运代理商、终端客户)等用户之间,能够实现大量电子信息的实时交换与信息资源共享,确保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物流与信息流同步,并具备货物追踪与定位、定单制作与管理、检疫与通关、资金结算等多项服务功能。
(3)提高厦门航空一站式物流服务能力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航线数的增多,高崎机场国际物流往来将更加活跃,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缩短服务周期、加快货物在机场的疏散速度至关重要。香港国际机场目前所提供的就是一站式服务,机场的空运货物处理系统与海关清关系统对接,在货物空运至香港前三个小时,物流相关信息已传送至海关进行预先报检、审单等清关服务。香港空运货站(HACTL)与亚洲空运中心(AAT)还提供一站式往来珠三角的直通货运服务,有效利用珠三角的区位优势辐射内地物流市场。在多式联运模式逐步发展,物流信息平台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的基础上,高崎机场还应从管理体制上加以转变才能更好的和综合物流枢纽港这个定位相匹配。厦门实行区港联动政策已十年,可将区港联动机制进一步覆盖至机场,使高崎机场也成为保税物流区,联动机场北端已有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打造集保税物流、出口加工、仓储物流、国际中转、国际分销与配送等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性综合性航空物流保税港区。国内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都已致力成为机场特殊海关监管区,处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中间地带的厦门高崎机场若在管理体制上停滞不前将可能面临"边缘化"的处境。厦门航空必须转变重监管轻服务的运作意识,才能有效提高一站式物流服务的能力。
4 总结
加快发展航空物流是提升厦门作为国际性综合物流枢纽港的必然要求。尽管目前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与香港国际机场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高崎机场面临着新的发展历史机遇。必须以系统化一体化的全面性思维加快建设步伐才能使高崎国际机场真正具备国际性综合性航空物流枢纽港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鱼海洋,胡华清,肖练军.香港航空货运市场特点与发展预测[J].中国民用航空,2011(3):32-34.
[2] 杨英.香港自由港政策体系及其评价[J].经济前沿,2002(9):32-33.
[3] 张学志.从香港机场物流运作看国内机场物流的差距[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6):36-37.
[4] 付喜梅.香港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分析[J].空运商务,2013(9):42-46.
[5] 朱 丹,陈 虹.厦门航空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11):459-462.
[6] 黄映琴.对厦门发展航空物流的思考[J].福建交通科技,2013(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