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迪亚诺:活在追忆中

2014-10-20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14年40期
关键词:亚诺诺奖诺贝尔文学奖

何映宇

一个极其孤独的男人。

在一片迷蒙之中,他像普鲁斯特一样抚摸着似水流逝的往昔。

莫迪亚诺喜欢说,他的记忆先于他出生就存在了。也就是说,他天生就是一个活在追忆中的人。他在追忆些什么呢?瑞典文学院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这样说:“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

记忆先于出生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袁筱一读到的第一本莫迪亚诺的作品就是上世纪90年代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暗铺街》(即《暗店街》),因为不是她研究的对象,所以也没有太过留意。不过因为研究和翻译法国文学的关系,莫迪亚诺总是她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袁筱一对《新民周刊》记者说:“毫无疑问,莫迪亚诺是当代法国文坛的重要作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新寓言派的图尔尼埃、佩雷克、勒克莱齐奥等作家一起,进入文坛和大众关注的视野。他也被认为是当代的普鲁斯特,他的小说全部在回忆中展开,都以二战德占法国时期为背景。虽然他实际出生于1945年,和战争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可是为什么他对德占法国时期情有独钟呢?这就是莫迪亚诺所说的“记忆先于出生”?

他的父亲是一个意大利裔的犹太人,深受德国佬的迫害,这点基因流传到了他的骨血中。莫迪亚诺对于父亲以及自己出生之前的往事耿耿于怀,一连串的小说,都以这一痛苦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就好像他亲身经历过一样。1968年,他创作了成名作《星形广场》,他笔下那黑暗险恶的巴黎,就像让·雷诺阿镜头下的城市一样,人们行走在黑暗街市的污水之中,在通敌和抵抗之间寻找着狭小的生存空间。

他的父母后来离异,莫迪亚诺的母亲是演员,曾经为盖世太保演出,父母都对孩子缺少关爱。他的童年在极度的孤独中度过,与他相依为命的,只有他的弟弟,可是不幸的是,弟弟在9岁时因患白血病而去世了。这一定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大事件。当他成年,可以用笔来弥补创伤的时候,他就在寻找记忆。

最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他1997年在法国出版的《朵拉·布鲁德》,一部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对于莫迪亚诺来说,虚构和现实总是交织在一起,也许连他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他脑海里的想象吧。1940年德军入侵法国之后,成千上万的法国人从他们生活的城市消失了。他们去了什么地方?被纳粹国防军以怎么样的方式屠戮了?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一出带有神秘色调的悲剧吧?比如,朵拉·布鲁德,莫迪亚诺偶然翻到1941年12月30日《巴黎晚报》上的一条寻人启事,于是,他在幻想和故纸堆的搜寻中,写出了这样一本书。

他的小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他偏爱以侦探小说的外壳来讲一个暗黑的追忆故事,《暗店街》是如此,上海译文出版社刚刚推出中译本的《地平线》同样如此。这一切,都与他的童年有关,他说,本质上,侦探小说的主题和萦绕他自己的小说的主题很类似:“失踪、身份问题、遗忘症、重返谜一般的过去。针对同一个人物或事件罗生门般的矛盾见证也符合我的理念。我对这种情结的偏好是有内在原因的。以回溯的方式看,我自己的童年就很像一部侦探小说。有些阶段,我周围充斥着谜一般的人物和事件。那些时刻,作为孩童我们不能提很多问题,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淌,我回溯往事,才想起来:‘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和中国的渊源

有人说莫迪亚诺冷门,袁筱一觉得,获得过诺奖的法国作家都是法国的大作家,都得过龚古尔文学奖,说冷门是绝对不恰当的。

在法语世界,莫迪亚诺当然不是什么黑马,就是在中国,莫迪亚诺的作品也早已被陆陆续续翻译成中文,王小波就是他的热心读者之一,只是他的知名度一直都保持在一个小众的范围内。

“就诺贝尔文学奖而言,不管是莫言还是莫迪亚诺,都是真正的写作者。”袁筱一说,“诺贝尔文学奖都是对这些真正的写作者的总结性评价。诺奖当然也会考虑地域,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文学性本身。这届诺奖,连法国人都没料到法国作家会得奖,因为勒克莱齐奥得奖是2008年,不满十年又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法国作家,也难怪英美文学界有一些反映。但这些声音不能否认莫迪亚诺的文学价值,和莫言、勒克莱齐奥等人一样,他们都是写作了半个世纪的作家,他们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

在袁筱一看来,当然并不是只有莫迪亚诺才当得上诺贝尔文学奖之名。很多法国作家都有夺奖的实力,包括现居法国的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和前阿尔巴尼亚作家卡达莱。“不过昆德拉的作品有个问题,他过了写作的高潮期,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有自己的特点,对于那些过了巅峰期、作品又过于畅销的作家,像村上春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往往并不青睐。”

不管外人觉得如何,近年获得诺奖的法国作家,在中国文学界都不是什么陌生的名字。袁筱一觉得,一方面,法国政府在推广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让作家可以安心写作;另一方面中国的翻译家也功不可没,他们不仅将欧美重要作家的作品都翻译到中国,就是肯尼亚作家提安哥的作品都翻译成中文了。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对于得奖的作家不会感到陌生也是很正常的事。

莫迪亚诺一获奖就成了香饽饽,99读书人董事长黄育海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非常高兴能把莫迪亚诺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优秀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99读书人是现在中国拥有莫迪亚诺作品最多版权的出版公司,包括《暗店街》、《青春咖啡馆》、《夜巡》、《星形广场》、《环城大道》等代表作品在内的9种图书,版权已被99读书人公司悉数拿下,黄育海说:“《青春咖啡馆》被誉为‘镶嵌在莫迪亚诺无与伦比的、丰碑式的全部作品上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这本书自引进以来,销量已累计突破5万册。作为一本纯文学作品,能有这样的成绩,我们是比较满意的。”

而事实上,莫迪亚诺本人,和中国的关系也颇有渊源。在一封《致中国读者》的信中,他说早在孩提时代,他就痴迷过中国的方块字,而且很显然,他把这种痴迷遗传给了他的女儿,正因于此,他的女儿为了学好中文还曾专门到北京学习了很长时间。

此次,当瑞典文学院没有第一时间找到莫迪亚诺本人时,是他的女儿发短信告诉了父亲获奖的喜讯。当时他正在卢森堡花园里散步,得知这个消息不免欣喜若狂:“这实在是突如其来……万万没想到我能得到诺贝尔奖……这真的打动了我,令我十分激动。”

他正在创作的新书名字叫《为了让你不在此迷路》,一如既往讲述追忆的故事,如今又得到诺奖的肯定,看来,他是铁了心要一条道走到黑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亚诺诺奖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名言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克里斯蒂亚诺·阿蒙:拥抱5G时代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二〇一四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的诺贝尔讲演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