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喜欢阅读的做法

2014-10-20王莎

考试周刊 2014年71期
关键词:竞赛读书小学生

王莎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汲取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到不正确思想、自身喜好、电视等媒体的影响,小学生阅读陷入“费时多而收效少”的尴尬境地。那么,语文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呢?

一、以情趣为先,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小学生对事物的爱好往往以自己的情感为主要判断标准。因此,我们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阅读中的真、善、美,追求文明、高雅境界的内在需要,认识到阅读是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最佳方法,在阅读过程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1.呵护学生情感,从内心爱学语文。

语文靠的是以生动的形象感染人,以深厚的情感温润人,以深刻的哲理折服人。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建立“感悟型”、“自主探究型”阅读教学体系,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迁移到课外阅读中。

2.“趣”字带头,激发需要。

(1)设疑诱读法

小学生好奇心强,一个小小的悬疑就能激发他们无穷的力量。因此,教学中针对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我常常利用紧张的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起他们迫切阅读的好奇心。如在指导读《王子复仇记》时,我先讲述故事开头:在一场精心策划的宫廷阴谋中,丹麦国王的性命、王位和王后都被弟弟攫取了,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王子哈姆莱特将如何面对惨痛的现实?如何面对朝夕相处的杀父仇人?如何避开凶手的耳目,揭穿事实真相?惊奇的情节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拿起书本自己阅读起来。

(2)“名人效应”法

小学生感性认识强,许多在历史上或当今社会影响较大的优秀读物,某些名人读过,并给予评价,有的媒体也做过推介,常常会引发学生的阅读渴望,为此,教师可把这些评价或推介材料介绍给学生,借用名人和媒体效应增强读物的吸引力,如推荐《聊斋志异》可借用郭沫若对它的评价,推荐《少儿百科全书》则让学生阅读《小学语文报》上的推荐文章。

(3)欣赏精彩片断法

欣赏作品中一个优秀段落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片断,也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我常通过录音欣赏、教师或学生有感情感悟等方式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介绍《朱自清文选》可绘声绘色地朗读《春》中的一段精彩描写,推荐《水浒传》可朗读“鲁智深倒拔垂柳”的片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竞赛促读法

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一次小小的竞赛就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愉悦的心态投入其中。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通过组织速读赛、朗诵赛、讲故事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强化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无论是开展哪种形式的竞赛,都应放手引导学生进行竞赛准备,促使他们在“读”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二、创设阅读活动情境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阅读方面的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享受读书的乐趣,从而持之以恒,坚持阅读。

1.谈天说地五分钟。

我常利用五分钟的准备课,开设“文学欣赏”、“诗词天地”、“成语擂台”等栏目让一位学生以阅读收集的名人名言、好句佳篇、成语故事等作为内容,上讲台进行口头交流,与其他学生对话,从而既培养学生的发言胆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更好地阅读书刊。

2.语文专题活动。

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举办“语文节”、“校园童话节”、“读书月”等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报告会、读书交流会、书籍展评会、阅读竞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建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

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阅读成长记录袋,把在阅读过程中记录的读书笔记、好书介绍、某一专题的研究小论文、所编的读书小报等读书资料收藏在内,每学期组织交流展评,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历程进行自我评价和反省,发现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对自己提出新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读书品质

“得法于课内”说的便是课内要严格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基本的学习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1.专注投入。

阅读时全神贯注,自觉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沉浸在书中描绘的情境中。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先确定研究专题,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后,让学生说说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是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筛选出两个研究专题:①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能成功?②《三国演义》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试以本文为例,对本文人物进行分析,对人物做出中肯评价,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两个研究专题,任选一题。一时间,课堂上的研究气氛极其浓厚。在汇报交流时,学生踊跃上台,各抒己见,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的甚至引用《三国》中的其他章节内容充实自己的观点。于是,我趁机引导学生把探求视角拓展到课外:你对三国中的人物还想不想了解得更全面、深刻?课外阅读三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评评他的功过得失。学生兴趣盎然,读得津津有味。

2.善于质疑,善于思考。

“学贵有疑”,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思考、审视书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如《鲸》这一课,学生对文中如下语句提出质疑:“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公斤重的鲸,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以上画线的重量和长度单位词均用较精确数字。难道不多不少、不长不短,刚好是这样的整数?另像“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也不确切,因为无法对海洋中所有的鲸进行普查,也许还有更大的鲸呢?所以“最大的鲸”前应加上“目前发现”的字样,在深入讨论中提高学生准确的遣词造句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语文老师多动脑、善动脑,以学生的兴趣为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书品质,学生一定更会喜欢阅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竞赛读书小学生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我们一起读书吧
我是小学生
读书为了什么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