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卓越计划”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探索研究
2014-10-20钟娟郑旋
钟娟 郑旋
摘 要:“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中一次重要的改革与创新计划。工科教师工日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因此,探索研究提升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途径是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工科教师;工程素质;探索
0 引言
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工程专业知识,训练学生的工程逻辑思维、工程创新创造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高级工程人才的重任,还肩负着探索科学真理、为人类社会进步造福的神圣使命。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提升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要倚重于提升工程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则需要有一支工程素质卓越的教师队伍作为基本保障。
我校是一所医学院校,目前只有二个专业是工科专业,要升格为医科大学,需要扩大工科专业的招生数额并开办更多的工科类专业,这些对学校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现有的工程专业教师非常有限,新引时的青年教师工程经验非常薄弱,如何提升教师的工程素质,将是我校办好工科专业的关键所在。
工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深奥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工程逻辑思维、工程创新创造能力,还肩负着探索真理、为人类社会进步造福的神圣使命。高校工科教师,特别是当代研究型高校的工科教师的教学活动都不是单纯的传播专业知识,他们还要在探索和创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创造,他们的许多科研成果都要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用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工科教师工程素质是工科教师要完成工程教育和工程研究及工程项目实践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工科教师工程专业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已不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经济、人文、电子通讯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工科教师的知识结构的优劣可以直接影响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合理的工程知识结构是一名工科教师形成其工程教学、工程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从工程教育最新的发展趋势来看,工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应注重基础化、综合化、前沿化。
工程专业知识基础化是指要把工程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上。基础知识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得出并且被当代社会生活进一步验证了的重要的结论,和其他知识相比具有更高的价值,是各种知识更新和重组的重要依托。工科教师只有具备扎实、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才有利于迅速适应这个知识技术更新周期急剧缩短、知识总量不断增长的知识大爆炸时代。
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化是对工程知识学科化的修正和补充。当代许多新的工程产业、工程学科都是两种以上的学科的交叉、复合的结果,许多复杂的科技问题和社会问题所呈现的是彼此错综交织的状态,那么必需将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用,才能够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这种将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的做法就是知识的综合化。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含量极高的世界,处在一个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要适应一个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环境,并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必须戒绝陈旧落伍的东西,尽可能地容纳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并努力使知识结构具有不断扩张和不断更新的弹性。作为工科教师,就要率先把握专业发展趋势,自觉为自己“充电”,积极参与学科的科研活动,也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各种科研活动,促使他们接触最新知识与最新发现。
2 提升高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途径
2.1 调整工科教师职业资格准入标准
当前,各高校教师的引进已进入高学历期,“博士化”不再是问题,我校也不列外,没有“博士学位”进高校已成为了历史。就拿我校的情况来看,对于当前我校工程类专业教师非常紧缺的现状,结合工科教师工程背景来聘任新教师是必要而可行的。学校在聘任新教师时,除了注重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技能以外,还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工程实践经历,将工程实践背景作为考核的一个因素。例如,对于在企业或工程设计单位工作1年以上的、具有工程师资格的学历条件可适当降低。
2.2 完善工科教师职前职后培制度
“卓越计划”对工科教师的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等要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对传统工科教师的要求。对于工科教师来讲,入职前的专业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校在对工科教师进行入职培训时要有针对性。首先要引导工科教师树立工程教育的新理念,特别是担任卓越工程师培养任务的工科教师队伍,要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教育目标。
2.3 构建工科教师工程素质评价体系
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教师工程专业水平及其工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教育质量。因此构建科学的工科教师工程素质评价体系不仅是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工科专职教师质量和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2.4 完善工科教师的激励制度
目前,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高校工科教师与工程界或企业界工程师们相比,收入相对较低。特别是那些博士刚毕业到高校工作后主要承担教学任务的青年工科教师,他们不能指导研究生,更难独立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虽然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但随着福利房政策取消、房价上涨、家庭生活负担等费用相对增大,生活成本迅速增加,除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外,还需要维持教学、科研正常运行的资金需求,而他们的薪酬水平没有能够及时参与社会各行业间的收入水平调整。因此,科学、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工科教师最为期盼的。
2.5 调整工科师资引进补充政策导向
目前,我校大部分教师的师资引进渠道较为单一。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中直接引进,工科类教师也不例外。但是,现行的这种单一、封闭的师资引进渠道会导致高校中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青年工科教师越来越多,最终将会影响工程教育质量。因此,学校可以根据需要,直接从企业和工程界甚至国外高校和企业引进一些高级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或名誉教授,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他们的存在不仅为专职工科教师和工程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平台,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校内专职工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他们工程素质的提升。
3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中一次重要的改革与创新计划。作为此次计划的主力军——工科教师,其工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卓越计划下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和计划最终目标的实现。如何提升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是高亟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我校计划在2018年升格为医科大学,条件之一就是扩大工科专业的办学规模,而在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直接影响到计划的实施与否,因此,在扩大招生的同时,更加要加大工科教师的培养力度,不仅是学历上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工程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2]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