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大鱼山岛的几点思考
2014-10-20胡亦男
胡亦男
这是一场悲壮的战斗。1944年8月25日,新四军浙东纵队海防大队一中队近80名指战员,在身处孤岛、孤军无援的情况下,浴血奋战近8个小时,顽强抗击8倍于己的日、伪军,毙伤敌百余人。在这场战斗中,副大队长陈铁康、指导员严洪珠等43位指战员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海上狼牙山”之歌。
70年过去了,当年的硝烟早已消散。70年来,人们在赞扬浴血牺牲的43位英烈的同时,也在痛定思痛,分析失败的原因。
军队作战离不开地方党组织
1944年5月,浙东纵队为了建立海上抗日根据地和配合盟军作战,决定派出一支部队挺进浙东海岛。浙东纵队司令部和浙东区党委召集中共定海县(北片)特派员詹步行(时化名王步行)到余姚,将这一决定告诉詹,并要求他在部队到达时支持和配合,但没有告知部队具体到达时间和地点。詹受命回岱山岛后,暗中布置人员注意海上动向。
8月21日,海防大队一中队到达大鱼山岛,由于受交通和通信设备的制约,没有及时与一海之隔的岱山岛上的地下党取得联系。
詹步行在岱山苦苦等待部队消息,直到8月25日战斗打响后才知道部队已在大鱼山岛遭遇日军攻击。而定海本岛的地下党情报人员,在24日夜获知日军要出动的情报时,受交通和电讯的制约,束手无策。如果一中队指战员登上大鱼山岛后及时与在岱山的地下党联系上,或许这次战斗就不一定会发生了。
打仗不能疏忽任何细节
新四军是由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擅长游击战、山地战,但不了解海岛作战特点,缺少海岛作战经验。
8月21日一中队指战员登上大鱼山岛后,迅速开展访贫问苦、发动群众,不到4天就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从大鱼山岛人民70年来始终坚持一年三次自发祭祀牺牲的烈士,可见当年军民感情之深。
遗憾的是,一中队指战员上岛后,没有将岛上的十来个伪军和船只控制起来。伪军副班长张阿龙(解放后被镇压)夜间摸黑驾小木船到位于岱山东沙的日军指挥部告密,引来日军围剿。如果一中队上岛后将这十来个伪军控制起来,船只也控制起来,就不会造成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血的代价必须牢记,作为一个指挥员,切莫疏忽任何细节。
落后是要挨打的
参与大鱼山战斗的敌我双方,力量相当悬殊。
我方:1门土炮(仅几发炮弹)、3挺机枪,持步枪者每人100发子弹、4颗手榴弹。
日方:105巡洋舰1艘、炮艇(登陆艇)2艘、机帆船5条,轰炸机两架,日、伪军合计600多人,轻重武器、火炮齐全。
在兵力、武器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虽说我方官兵英勇顽强、以一当十,在精神上可以压倒敌人,但这毕竟是战场,武器和兵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牺牲在大鱼山岛的43位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世人瞩目,我国不但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还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确实令人兴奋和自豪。
“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在浴血大鱼山岛70年后的今天,在缅怀牺牲的43位英烈时,愿我们永远记住这悲壮的一页,继承和弘扬铁军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责任编辑 李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