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014-10-20小格桑卓玛
小格桑卓玛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76-01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化发展。
一、积极研究教材,挖掘童真童趣
作为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童真童趣,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力图使教学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会时刻感受到语文就在自己的身边,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很强。比如,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文章是教育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师如果可以把文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回答生活中自己如何做一个诚实对孩子,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被有效调动起来,这种教学就是充满童趣的。再比如,《美丽的小路》这篇文章,教育孩子要爱好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好环境,学生的关照生活可以想出很多爱护环境的举措,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实,在现在的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与孩子的生活结合起来的,教材内容学生很容易接受,也是充满童趣的,教师的责任是挖掘课文童趣,使孩子能够对学习内容产生欲望,同时有所感悟和认识,这样,教学目标就实现了。
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他们把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视为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被动学习,被强迫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这种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体潜能的发挥,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背离的。其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式,是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够自由学习,主动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培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开发学生思维智慧,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该成为现代课堂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方式选择上,也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所向;以学生为本,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多问学生需要什么帮助,而不是硬性要求学生怎么做;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以学生为本组织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三、丰富教学手段,以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味良药,是一把钥匙,教师只有能够有效的应用它,驾驭它,就能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师而言,要想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情致,就离不开丰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在面对一群天真活泼、爱玩好动的孩子时,如果只是把学生困在教室,只是满堂灌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必然扼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要能够积极创设真实生动地学习环境,应用多种方式直观展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丰富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而言,这些教学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猜谜语活动。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编字谜的方式引导学生识字,这种识字方式符合学生的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是识字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比如,“由”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田里长出一棵草这个谜语来猜这个字是什么;“休”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在树左边这个谜语猜这个字是什么等等,这样,通过猜字形式教学学生的识字的积极性会得到有效提升。再比如,游戏活动。小学生天生喜欢做游戏,如果教师能够把游戏引入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思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法进行语文教学。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课内容时,“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低年级学生是很难理解这种情况的,教师可以用游戏演示的方法,准备瓶子、谁、小石子,为学生现场演示,当学生看到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时,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就更为透彻,这种游戏教学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记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其实,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学生,只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形式,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借助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兴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喜欢听老师讲好听的话,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地激励学生,表扬学生,学生就能收到鼓励,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用借助激励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及时对他们做成的成绩进行表扬,肯定,肯定其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向更高层次努力。对于后进生,教师更需要时刻关注他们,只要后进生有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与他们激励性评价,使孩子能够增强学习的自信,激发孩子积极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的使用这些语言“哎呀,你太棒了,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出来”“哇,你的声音真好听,要多给大家朗读啊”“书写有进步,要继续努力了”“这一段写的很精彩,字写工整写就更好了”等等,通过语言鼓励,行为鼓励,时刻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进步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不断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作为教师要通过一些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发展,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福海.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
[2] 李灵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三步曲”[J].校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