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14-10-20黄利

文教资料 2014年1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职院校

黄利

(东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东兰 547400)

浅议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黄利

(东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东兰 547400)

德育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与进步。但是,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中职院校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环节,应该加大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与工作开展力度,提升德育工作的总体水平。本文从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入手,结合具体教育实际谈谈如何有效提高中职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质量。

中职院校 学校教育 德育教育

我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育时间及教育内容都是依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国民受教育实际需求确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在有效推行的过程当中为我国的国民素质总体水平提升及居民学历文化水平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社会群体、相关学者及从事国民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提升公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而且非常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健康个性的全方面塑造,因此德育教育也就成为必须重视的关键内容。德育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形势良好,已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对于中职院校这个特殊的教育中间环节,德育教育的具体开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有效提升素质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具体工作水平就成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中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中职院校是完成初中学业以后,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进入普通高中阶段转而进行技术型学习阶段的教学院校。就学生的平均年龄来说,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普遍处于15岁到18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理性心理,但由于年纪较小且容易受到外界信息干扰,因此情绪及心态上仍然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且中职院校由于长久以来的历史原因影响而存在许多不被理解、不能被正确认识的地方,因此就读其中的学生难免会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卑心理。另外,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不少是因为学习方面的动力不足,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面对这些较为特殊的学生,要有效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扭转偏差心态,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塑造更为健全积极的人格。

二、中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德育工作现状

由于中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状态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使我国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从问题入手,认真分析,找准方向,有的放矢,强化德育工作效果。

(一)思想道德现状

1.思想受冲击严重。

自从我国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后,不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因为家庭成员结构的影响而产生一些独生子女特有的自我意识。当前就读中职院校的学生都是90后,这部分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优越,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也更胜以前,更易使某些学生形成自我、任性、自私的消极个性,加之中职院校目前的管理工作也有许多不足,从而无法切实有效地控制学生消极个性的发展,再加上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学生接受外界信息越来越简单、容易,思想意识遭受的冲击也越来越大。

2.思想消沉,得过且过。

由于我国长久以来对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人为区分,大多数人形成了来职业院校就是混日子的错误认识。长期以来中职院校在学生招收方面的分数线过低、要求过低等现象,更加深了这种混日子的认识。因为对学习成绩较低而被家长送入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不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没信心依靠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意识普遍存在,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思想非常严重。虽然中职院校是学习专业技术并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思想意识的消沉、心理状态的不稳定及缺乏自信,部分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如果这种消极情绪缺乏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则不仅无法确保自己未来的正常生活,甚至还可能愈演愈烈,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更多方面的困扰与影响。

(二)德育教育工作现状

出现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缺陷与问题,除了学生家庭、家长及自身的原因外,学校教育工作的力度不足、方法落后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1.教育意识不强。

中职院校应该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及相关职业技能为己任,但是并不代表就能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及工作。从目前的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来看,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是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德育工作一直无法取得实质性进步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中职院校的管理者、校方领导甚至是教育工作人员都将中职院校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及文化知识教育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甚至还有部分中职院校像普通高中那样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从而在德育教育方面力度不足甚至流于形式。

2.教师队伍素质偏低。

德育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思想品德课程,随着学生不断接触到更多更为复杂的观念和意识及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要真正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亦非易事。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德育教师队伍尤其是在某些不够重视德育教育具体工作的职业院校,其教师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许多德育老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课程培训,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甚至极个别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形同虚设没有作用。在此种教育环境当中,想要真正强化德育教育工作效果只能是纸上谈兵。

3.教育手段陈旧落后。

部分中职院校,包括一些其他类型的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教育手段比较陈旧和落后。授课方式仍然采用“填鸭式”、宣讲式及单项传授。学生学到多少,掌握多少,以及吸收了多少都无法准确了解。某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使用粉笔与黑板,对于当下应用广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很少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不能很好地使用有校方教育经费不足无法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对德育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未投入相关经费。陈旧过时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模式很难让思想活跃、意识多元的90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德育教学工作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三、加强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端正教育思路

中职教育虽然应该将具体课程的教学及实践操作教学摆在突出位置,但是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就会影响学生的心智发展从而影响学生的具体学习与人格塑造。所以,院校领导及具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德育工作摆在其他具体学科教育之前,树立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教育理念。要切实贯彻这一理念需要教育人员及管理者真正领会德育教育精神,加强具体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从而让德育工作更加脚踏实地,避免流于表面。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中职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培训和引导,重视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及品行约束,推行以德育教育及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核心的新型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以教师良好的师德教导学生不断纠正自身偏差,提升思想认识与道德觉悟。

(三)改革教学手段

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同时要改变宣讲式、填鸭式等教育模式,通过分组讨论、小班教学、社会时事及焦点问题的分析研讨激发学生对德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结语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对技术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职院校的教育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仅仅将工作的重点及教育资源放在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上而忽视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则将给学生的全面成长带来很大影响。中职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理状态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让我们把德育工作摆在更重要、更突出的位置。只有这样,中职院校才能够发挥好自己的教育作用,在人才培养的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1]张绣.中职院校教育工作综述[J].当代教育,2012(4).

[2]刘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职业教育,2013(4).

[3]王小兵.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体现[J].人文天下,2013(4).

[4]司徒颜.中职教育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当代教育,2014(1).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中职院校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