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留学热潮研究综述

2014-10-20徐锦萍

文教资料 2014年16期
关键词:热潮留学生研究

徐锦萍

(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8)

当代中国留学热潮研究综述

徐锦萍

(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政府留学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国留学活动迎来了大发展时代,留学热潮本身及其引起的社会影响吸引了学界的不少关注。本文在归纳总结中国留学热潮的现状、成因和影响的基础上,对中国留学热潮做了简要评析。

当代中国 留学热潮 研究综述

一、当代中国留学热潮现状

有关中国留学现状学界的观点比较一致,但在论述的角度、侧重点和框架处理上有区别。综观现有研究成果,下面从留学主体、留学规模、留学形式、归留状况、国家选择、存在风险等方面,对目前学界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留学主体扩大化

1.从精英出国到大众留学。留学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进入“大众化”时代。董英华认为,1990年中国留美学生政治协会在中国留美学生中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留学政策基本上对全民是平等的[1]。十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留学的公平性有增无减。不管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出身于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家庭还是工人、农民家庭,只要个人通过合法途径并且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就可以到国外留学。

2.留学主体低龄化趋势明显。我国75%的大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毕业后有出国留学意向[2]。高中以下(含高中)学历学生出国人数逐年增加,近些年甚至出现5岁超低龄留学生。王卓对留学生低龄化新现象的出现原因、条件和利弊作了分析,并对留学低龄化提供了建议,为研究中国留学生现状提出了新课题[3]。

(二)留学规模持续增长

教育部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3年,中国出国出境留学生人数分别为17.98万、22.93万、28.47万、33.97万、39.96万和41.39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留学人数持续增多,大学生留学人数稳定增长,中学生人数呈快速增长之势。留学的规模不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空前的。

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综合了2003至2013年间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详细数据,发现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在2003年至2004年曾出现过负增长,但从2005年至今一直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增长率在2009年达到近十年的最高值27.53%,之后每年都有小幅度的下降,2013年的增长率的下降幅度较大,为3.58%①。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速趋缓,但仍呈增长态势。

(三)留学形式的变化

1.从公派公费为主到自费为主。改革开放后留学教育蓬勃发展,国家不断放宽留学政策。三十多年来,逾百万人实现了留学梦,其中大多为自费留学。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我国自费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比例达到90%以上,自费留学已成为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方式。目前学界对公派留学的研究远远超过对自费留学的研究,尽管也出现了一些着眼于自费留学的分析研究②,但总体来看,对自费留学的研究仍较少,就算有提及也着墨不多。

2.中外联合办学形成潮流。改革开放前的留学形式以公派为主,改革开放后留学形式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国家公派留学、单位公派留学、公派自费留学和自发自费留学等多形式、多层次的留学模式。另外,中外联合办学成为一种留学新形式,我国不少知名大学如北大、清华、浙大等都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学生可以同时取得国内、外两个学位。

(四)留学国家、专业的选择

1.留学国家的选择。赴美留学依然是众多留学生的首选,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东南亚地区国家和澳大利亚日益受到关注。

2.留学专业覆盖面拓宽。教育部留学事务管理机构公布的1978年至2007年年底的留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留学生留学或进修的专业几乎涵盖了全部现有的学科门类。

(五)留学生归留状况

由华侨大学主编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统计③,从1978年至2009年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62.07万人,学成归国人员总数仅为49.74万人,约占总数的31%。“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回归率与滞留率之比约保持在2∶1为最佳,该比例被称为‘黄金回归比例’”[4],我国的比例是1∶2,远低于国际标准。目前我国留学生的归国情况仍不容乐观。

(六)存在的风险

留学潮流方兴未艾,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留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中国早期留学生在国外塑造的勤奋刻苦、谦虚有礼的良好形象被一些只求镀金不求学业的学生破坏。有些留学生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出国,没有明确的留学目标和动力,留学动机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海外遇险遇害事件不断增加,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二、当代中国留学热潮成因

对留学潮成因的分析,学界有不同的理论依据,有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也有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推拉理论。

苏一凡等人将当前留学热潮成因归纳为国际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教育交流的迅速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导致供需矛盾突出、教育产业引进市场机制促进教育的国际化和国留学教育的边际效应影响等[5]。董英华认为就业压力增大使出国留学成为曲线就业的渠道,外国积极开发潜力巨大的中国教育市场推动了留学热潮[1]。刘红霞、房嘉熙在对来自不同省市、不同本科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7名欲出国留学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归纳出“促进自我成长与完善”,“对国外环境和生活的向往”、“受外界环境和人员的影响”等个人因素促成了当代中国留学潮的形成[6]。

(一)国内推力

1.国家政策支持引导。留学潮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公派留学开启了留学的大门,自费留学的开放为所有怀抱留学梦的人敞开了国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等一系列留学政策鼓舞了大批求学者走出国门。

2.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了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经济实力。

3.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不论从硬件条件还是从师资力量等软件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有差距。此外,国外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开放自主的教育方式、实用主义教学理念都是吸引我国留学生的因素。

4.人民币升值使留学成本下降。近年来我国人民币升值使出国留学的成本降低,间接促进了留学人员的增加[1]。

5.国内升学就业压力大。教育评价机制单一,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象在短时间内仍不会改变。不少学生、家长为避免国内高考的激烈竞争,选择出国留学。此外,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高校毕业生将出国深造作为缓冲,为日后就业增加资本。

6.教育产业引进市场调解机制。我国留学政策的放宽,使得公民自费出国留学渠道基本通畅,极大地满足了公民自费留学的需求。为了满足和方便人们出国深造的愿望,一大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应运而生,教育产业的市场化倾向不断增加。十几年来我国教育产业中留学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为有留学意向但是又对留学政策和程序不甚了解的委托人提供咨询、准备材料、进行语言课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

(二)国外拉力

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教育交流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带动人才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中国加入WTO,国内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度愈来愈大,国外留学机构进入我国教育市场,吸引我国学生出国留学。

2.教育发达国家积极开发潜力巨大的中国教育市场。当今世界,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很多国家都积极地开拓国际教育市场,获得资金收入和优秀人才。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其高等教育资源出现了过剩,纷纷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1]。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已将招收国际学生作为获得资金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国庞大的留学生市场成为其教育产业的必争之地。

三、当代中国留学热潮影响

目前研究认为,留学潮的出现无论对国家和个人都具有利弊两方面的影响,但较多集中在对国家和宏观方面的影响的研究,对个人的影响研究较少[1]。

(一)价值与贡献

1.对国家的积极影响。苏一凡等人主要对中国留学热潮的积极影响做了总结,将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归纳为四大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思想价值、发展价值[5]。陈学飞等人在较大规模问卷调查和专题研讨的基础上,研究和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公派留学的成本与收益,认为出国留学为国家发展作出了更新学科知识、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建立广泛国际学术交流网络等七大贡献[7]。

2.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对个人来讲,出国留学也具有很高的个人效益。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促进自我成长与完善、获得成就认可、成为不可替代人才等都是留学对留学生个人带来的积极影响[5]。

(二)风险与影响

1.对国家的消极影响。曾颢、张平将留学潮对国家的消极影响归结为“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外汇损失和资源流失”、“‘殖民主义’扩张”三大影响[8]。

2.对个人的消极影响。主要集中在留学生低龄化倾向上。低龄留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过早离开家庭到遥远的海外留学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会有消极影响[2]。

四、结语

21世纪,有关中国留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学界在总结回顾中国留学史的基础上对中国留学热潮的现状、成因、影响、研究状况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对于“出”和“归”两个动态过程的研究,学界对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情况着墨较少,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学习生活心理等状态的实证研究也不多,有些结论和建议缺乏有力的数据和实例支撑,作者主观推断居多,对中国留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深入。

注释:

①中国教育在线网.2013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http://www.eol.cn/html/lx/baogao2013/ baogao.shtml,2014年6月17日访问.

②曾颢,张平.留学潮成因与影响的经济学研究综述.王卓.中国留学的低龄化现象透视.演杨.当代自费留学潮成因中的经济因素分析.

③丘进.华人华侨研究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董英华.当代中国留学潮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3.

[2]徐丽.出国留学进入大众化时代,深圳商报,2008年1月10日,深证,B05版,http://szsb.sznews.com/html/2008-01/10/ content_25442.htm.

[3]王卓.中国留学低龄化现象透视[J].国情观察,2011.

[4]宋立群.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05:28-31.

[5]苏一凡,胡庆亮、张晓冰.中国出国留学研究评述: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高教探索,2011.

[6]刘红霞,房嘉熙.新生代大学生出国留学动机研究——对北京高校中7名欲出国留学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分析[J].青年现象,2011.

[7]陈学飞.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派出国留学效益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曾颢,张平.留学潮成因与影响的经济学研究综述[J].煤炭高等教育,2008.

(作者系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热潮留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留学生的“捡”生活
我省各地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
EMO Ha nnove r 2017 九月将掀热潮
引力波热潮中的他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