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中模因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及对策研究

2014-10-20苏奕华李晓娜

文教资料 2014年16期
关键词:模因流行语语言

苏奕华 李晓娜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网络流行语中模因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及对策研究

苏奕华 李晓娜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网络流行语在传播的过程中,语言模因幽默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在特定的文化中孕育产生,与生俱来具有文化基因。语言模因幽默机制的产生包括三个方面:语言模因的引用和移植、语言模因的改编和语言模因的原创。由于模因幽默机制中具有文化符号,因此对翻译过程中的幽默交流与欣赏产生了干扰。本文探讨网络流行语模因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及翻译过程中的策略。

模因幽默 网络流行语 翻译策略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网络流行语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起初,网络流行语仅仅在年轻人中盛行,但是由于其幽默诙谐,具有复制快、传播广的特点,因此其从线上的传播延伸到线下的各个年龄段的口口相传。网络流行语在流行的过程中,语言模因幽默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在特定的文化中孕育产生,与生俱来具有文化基因。在相同文化地域里,语言模因幽默的表达与欣赏是直接的,是在共同基因作用下的自然生理反应。但是正是模因幽默机制中的文化符号,其对翻译过程中的幽默交流与欣赏产生了干扰。文化符号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化,会植入同一区域的人群中,成为他们之间不言自明、心照不宣的基因表现。所谓语言模因幽默的国界,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必然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脱离里原有的文化区域,翻译中就出现一个难题:如何在保持原有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同时,考虑目标语群体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本文将探讨网络流行语模因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及翻译过程中的策略。

一、语言模因的概念

Meme(模因或觅母)一词最早出现在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他指出“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复制基因……觅母广义上说可以称为模仿的过程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从而在觅母库中进行繁殖”,“当你把一个有生命力的觅母移植到我的心田上时,事实上你把我的大脑变成这个觅母的宿主,使之成为传播这个觅母的工具,就像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的遗传机制一样”[1]。何自然将其译为“模因”,认为它是“文化信息单位,像基因那样得到继承,像病毒那样得到传播。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由于散播模因的个人继续携带着模因,所以这种传染就理解为复制,即在另一个人的记忆里产生模因的复制件,使这个人成为模因宿主”[2]。由此可以看出模因就是一种文化复制因子,通过模仿复制进而传播。在网络流行语中,语言幽默往往借助模因作为表现形式。

二、网络流行语中模因幽默机制

模因幽默机制的产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语言模因的引用和移植、语言模因的改编和语言模因的原创。

1.语言模因的引用和移植。

出现在新闻里有关政治、经济、民生、文化及娱乐等各个领域的词语,往往是模因幽默的主要引用对象,经过直接引用,或者听话人重复说话人的话,不做任何改动,在新的特殊语境中产生新的语义理解,从而产生幽默效果。

例如:港产影片《无间道》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的”,本来指的是人如果做了违反法律的事情,迟早有一天会受法律或受害人的加倍奉还。如今这句话被网友广泛使用,泛指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报。

再如:在2011年发生了举国震惊的动车追尾事故之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通报了事故情况,并回答了部分记者的提问,并说出了“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还有“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样的话语,其新闻发布会上面带笑容的表情,让广大网友不满。很快,“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迅速在网络上爆红,在各个语境下被引用,网友借用这句话表达某个借口过于牵强。

2.语言模因的改编。

何自然认为 “人们将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模因在语用中不断重复、增减、变换、传递,或从一组旧的模因集合重组成新的模因集合,使语言的单个模因或模因复合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此消彼长,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复制和传播”[3]。语言模因的改编即通过对原语言表达的内容进行部分更改或对原语言表达的形式进行更改,使模因的变体在新的语境中产生新的语义联想,达到幽默效果的过程。这种移花接木的模因幽默变体通常改编自耳熟能详的广告用语、歌曲、古诗、成语、谚语及新闻热点词汇等,因此,在新的语境中经过改编的模因势必会因为人们对原语语义的联想而产生幽默的共鸣。

有些网络流行语改编自广告语。比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其本来是一句广告语,网友通过对后半句的改编,把这句话变成“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等讽刺钻石价格的昂贵,产生幽默效果。

有的广告语改编自歌曲。“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本来是刘欢为《水浒传》唱的《好汉歌》中的歌词,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后来被网友改编为网络流行语“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往前走”,网友用这样一句幽默的话,鼓励那些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

有些网络语源自新闻热点事件。2014年3月,影星文章与姚笛婚外恋的照片被曝光,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友中引起很大的关注。文章的妻子马伊琍没有做过多表白,只是在微博中写到“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句“XX虽易,XX不易,且X且珍惜”一夜之间在网络上走红,出现了很多变体,比如:

“吃饭虽易,减肥不易,且吃且珍惜

整容虽易,美丽不易,且美且珍惜

租房虽易,买房不易,且住且珍惜

生病虽易,就医不易,且行且珍惜……”

还有一些改编自大家熟悉的诗歌。比如:

“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床前明月光,想喝疙瘩汤。人比黄花瘦,犹记锅包肉。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看排骨炖豆角。月落乌啼霜满天,松仁玉米地三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烤冷面。君问归期未有期,来盘榛蘑炖笨鸡。我劝天公从抖擞,煎饼果子配鸡柳。在天愿作比翼鸟,街边坐等吃烧烤!”(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

有些词语是通过词语变形改编构成的,也就是复制了发音,但是词语发生了变形。如:肿么了(怎么了),有木有(有没有),美眉(妹妹),猪脚(主角),9494(就是!就是!),等等。

3.语言模因幽默的原创。

原创的模因幽默就是起初被人们创建出来,后被人们或套用或改装的模因幽默原型。根据语境对已经存在的模因幽默原创做出的种种改变,其只是原模因幽默的变体。但是,当新的模因幽默体被人们直接套用时,人们就会把它的第一次出现看做是原创,于是便有了模因幽默原创之说。模因幽默的原创多产生于能够迅速在大众间形成强势影响力的媒介,如:文学、影视作品和网络新闻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上蹿红的甄嬛体、陈欧体等。

聚美优品的CEO陈欧做了一则广告,内容如下: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这一段话在网友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句式为“你有XX,我有XX。你可以XX,我们会XX……但那又怎样,哪怕XX,也要XX。我是XX,我为自己代言!

甄嬛体始于电视剧《甄嬛传》,剧中的台词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被称为甄嬛。甄嬛体的原创版中称呼自己为“本宫、臣妾”,描述事物时一定说“若是……想必是极好的,但……倒也不负……这真真是极好的”。

网友根据这一原创范式,改编了不同版本:

“方才见淘宝网上一只皮质书包,模样颜色极是俏丽,私心想着若是给你用来,定衬肤色,必是极好的……”

“这五一的假期真是极好的,虽然没有明媚日光的照耀,凉风习习到也十分清爽。只可惜欢乐的时光总是消失得极快的,如果能将这闲适多留住一日,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由此可见,模因幽默原创造就了模因幽默变体,而模因幽默变体又借原创的幽默的原有语境下的文化内涵继续挑战人们的笑点。

三、网络流行语中语言模因的翻译策略

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中。翻译等值就是源出语与目标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一种跨文化的转换,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行为,即翻译是“跨文化的行为”。在网络流行语翻译的过程中,语言创造的幽默涉及习俗不同、文学不同,特别是概念的联想不同的另一个社会时,不免要损失大部分的精华。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模因现象,翻译时应该根据原文的语用功能,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求获得功能对等的译文。

1.直译法。

直译不是一字对一字的翻译,而是按照字面翻译,不作太多引申和注释,采用直译法一般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例如:

神马都是浮云。Everything is but a floating cloud.

网络上因为穿着而走红的“犀利哥”,可以译为“Brother Sharp”。

网络上有一段视频,即一个炎热的下午一名男童在课上打瞌睡,怕被老师发现,他极力掩饰,强睁眼却更加摇头晃脑,十分可爱,这位男童还被网友封为“装醒哥”,这一词可以译为“Pretend AWAKE Brother”。

2.意译法。

如果采用直译法,读者无法接受,这时只好牺牲原文中语言模因的文化特色,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保持原作内容的完整性。例如:

神马都是浮云。也可译为“Nothing is important.”

“山寨”不能译作“fortified mountain village”,可以译为“copycat”或“knock-off products”。

3.直译加注法。

当初次介绍某种模因现象时,或是只有将历史背景及典故出处加以说明后才能充分表达原文的意义时,需酌情考虑增加注释,使原文的语义功能充分表现出来。例如:

“裸婚”如果翻译成“naked marriage/wedding”,就会使外国人迷惑不解,但是如果我们加上注解,就可以表达原文的寓意“officially register a marriage without ceremony,wedding dress photos and honeymoon travel”。

4.中式英语,拼音混搭英文。

这种方法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由于模因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网络流行语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实现意义上的绝对对等,因此广大网友直接用拼音混搭英语,营造出不一样的风格,迅速流行,不但在中国网友中得到认可,其影响范围也扩大到国际。据报道,美国在线俚语词典“城市词典”网站收录了很多网络流行语,其中包括“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等。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没有了语言,文化就难以得到广泛的传播,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通过翻译可以进行文化交流。因此,翻译人员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担负着这一神圣的使命——充分发挥翻译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桥梁作用,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进行。不同的模因幽默翻译策略会产生不同的语用效果,在网络流行语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既注重译文中保留为目标语读者所熟悉的核心模因,进而丰富目标语的语言,使其表达更加多样化,同时将源语的模因幽默复制到目标语文化中并进行传播,从而实行跨文化交际中的模因幽默共享。

[1][英]理查德·道金斯著,卢允中等译.自私的基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17-218.

[2]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4月:201.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年11月:59.

本文系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语言模因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研究”(10B029)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语言模因幽默的翻译——从语言模因到文化复制”(11YJCZH14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模因流行语语言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巧借 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