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滑坡灾害应急处治探讨

2014-10-20郑占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郑占军

摘 要:选取防治措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自然地质条件、滑坡的推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采用一种或几种工程结合治理。

关键词:公路滑坡;处治措施;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26-02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在西南山区地带,公路滑坡更是常态,如何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历,笔者总结了以下内容,供同行参考。

一、公路滑坡的基本概念

滑坡是一定自然条件下的斜坡由于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其部分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间歇或突发,以水平位移、剪切作用为主的破坏现象。

根据受力和变形特征将滑坡发展阶段分为蠕动阶段、挤压阶段、滑动阶段、剧滑阶段、稳定压密阶段。

在滑动体内部,一个发育完全的典型滑坡,会在外貌上留下许多现象或特征,具有许多形态要素:如滑坡体、滑坡床、滑动带、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动面、滑坡舌、滑坡湖、封闭洼地、滑坡陡坎及反向台坎、局部坍塌、鼓丘和土垄,由压性、张性、扭性裂缝组成的滑坡裂缝系统、滑坡轴、水泉湿地及滑动擦痕等。

滑坡的特征表现为:

1、滑坡以水平位移为主,滑坡体内部大部分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

2、滑坡一般始终沿一个或几个滑动面滑动

3、滑坡滑动过程可能在短时间进行,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二、公路滑坡灾害的应急处治对策和防治措施

1、公路滑坡灾害的应急处治对策

针对已发生的崩塌灾害,从工程技术层面处理,建议通过三个步骤来处理。

(1)撤离危险区域的人车机

无论发生任何灾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证人员和车辆的安全,所以在发生崩塌后的第一时间应先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车辆、机械。

(2)对滑坡灾害进行避险处理

所谓应急治理是指灾害正在发生时,为防治滑坡灾害进一步加大,而进行的临时治理。当滑坡处在加速阶段时,需尽快采用一些手段,把滑坡的活动速度控制下来,把其对公路的损害降到最低。首先需保证参与抢险工作人员的安全,本着技术简单、施工方便、时间短效果好、尽量不扰动滑坡整体的前提,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滑坡体周围设置临时的截水沟、排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防止水对滑坡的进一步作用。

第二种方法是对滑坡裂缝进行封堵处理,防止地表水直接渗入,可以进行填实处理,也可以采取遮挡处理,右图就是重庆云阳利用塑料膜对滑坡后缘拉裂缝进行了遮挡处理。

第三种方法是临时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增大抗滑力,以减缓滑坡的滑动,2005年四川丹巴在滑坡前缘紧急放置沙袋压脚,有效减缓了滑坡变形滑移,避免了一场灾难。

第四种方法是在滑坡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以减小滑坡的下滑力,起到阻止滑坡继续发生的作用。

(3)打通道路

在确保安全以后,最后才能组织道路抢险人员开始清理路面、抢通道路工作。为了尽快恢复通车,如果滑坡规模不大,可以采取单行道通车的办法,保证道路一定的通行能力;另外如果空间允许,也可以修筑便道供车辆通行;如果路线没有左右摆动的余地,只能等待清除滑坡体才能通车,这种情况下只能加快清方速度。

2、公路滑坡灾害的防治措施

对滑坡的防治主要是消除其对公路的危害,能避开则尽量选择绕避的方案,能防治的则尽早预防。对滑坡的治理最好做到一次预防不留后患。滑坡的治理工程主要是排水和支挡工程。

(1)地表排水工程

水的作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极有可能给滑坡发展造成加速的作用。地表排水是滑坡应急工程之一,也是长期治理滑坡所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旌。地表排水的目的是防止坡体外的水流到坡体区域内,避免坡体含水量增加,同时也保证了坡体表面的水尽快的排走。

(2)截水盲沟和盲洞

当滑坡体有地下水补给,且补给源来自滑坡以上的山坡上时,可以设置截水盲沟或盲洞来阻挡地下水的补给。截水盲沟设置时沟底要设置在滑动面以下的隔水层中。迎水~侧设置反滤层,背水一侧设置浆砌片石隔水墙。截水盲沟和盲洞的设置应根据详细的水文地质资料,以达到最好效果。

(3)仰斜排水孔

它基本是水平的,但向上有5。~10。的仰斜角度,所以称作仰斜排水孔。在滑坡的前缘做仰斜排水孔对于坡体含水量较大的情况和地下水丰富的情形能有效的排出地下水,降低滑坡的地下水位,降低滑带空隙水压力、有效地提高强度,增加滑坡稳定性。仰斜排水孔作为应急措施,和滑坡的长久治理措施都是很有效的。

(4)抗滑桩

抗滑桩是将桩的一部分设置在滑动层下部稳定层中,利用稳定端的锚固作用抵抗滑坡的推力。抗滑桩一般设置在滑坡前端抗滑段且较薄处。一方面能充分利用抗滑段的抗滑力,抵抗滑坡推力,降低抗滑桩受力,同时由于滑坡前部较薄,能有效降低桩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在设计时如果一排桩抗滑力不够抵抗滑坡推力,则可多设几排。

(5)锚固工程

锚固工程是指以一定的方法把预应力钢筋或预应力锚索固定在滑面一下的岩层中,在地表设置桩、框架、地梁或锚墩等,对滑坡体起到锚固作用。

(6)抗滑键

抗滑键主要应用在较完整的岩层顺层滑坡上,厚度较小。由于滑床完整、强度高、且薄,所以采用短的抗滑键能有效的对滑坡起到稳定作用。其具有桩长短、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其直径小、抗剪能力弱,对使用条件限制严格,只适用滑体薄、推力较小的滑坡。

(7)抗滑挡土墙

抗滑挡土墙是在滑坡治理中广泛使用的工程措施,其设置时要经过详细的计算设计。一般为重力式挡土墙,依靠重力和摩擦力抵抗滑坡推力。抗滑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一般为滑坡前缘处,设置在滑坡的阻滑段,利用滑坡自身阻滑力从而减少抗滑挡土墙受力。

(8)刷方减重和填土压脚

刷方是指放缓边坡的手段。减重是指在主滑段挖去部分岩土体减小滑坡推力。填土压脚是指在滑坡阻滑段回填岩土增加滑坡抗滑力的方法。减重是滑坡治理中较为常用的手段,既可作为滑坡灾害应急措施,亦可作为治理滑坡的永久措施。采用减重手段减小了滑坡推力能有效的使滑坡处于稳定状态。

(9)注浆

注浆主要是通过改良滑带土的性质,提高其强度,增加抗滑力而阻止滑坡滑动的手段。

(10)滑坡防治方案

选取防治措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自然地质条件、滑坡的推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采用一种或几种工程结合治理。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