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教育教学思考
2014-10-20赵改丽侯珍珍
赵改丽++侯珍珍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园林人才,但目前园林教育培养的人才无法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造成了需求虽多,但毕业就业不乐观的现象,结合多年的园林教学工作,从学生、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阐述目前园林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23-01
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地市级园林管理局700余个,有园林设计院和设计公司1000家左右,花卉企业5.2万家,苗圃和花圃2100余座。风景园林事业第一线的从业人员约600万人[1],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20万人,仅占3.5%。
然而,近年来高校招收园林专业的学校增多、数量扩大,使得园林行业就业压力加剧。一方面园林企业招不到合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为了满足园林生产及管理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培养大批合格的园林专业人员迫在眉睫。为能够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园林人才,结合本人在河南省农业职业学院的教学实践,认为重点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革新教学方法、依据市场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早研究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的Hole认为自主学习(autonomic learning)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他指出这种能力是“潜在的,在特定环境中可以实施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2]。
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仅指学习,而且还指学会如何学习,它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独立性、个性化[3]等特点,自主学习的培养决不是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而是教会学生不能仅仅聆听老师讲解教材,信奉教师和教材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而是独立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
1、转变专业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老师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和开展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适当空间施展才华,鼓励学生调查情况、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情结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学习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和专业情结作支撑,任何好的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是枉然。因此,老师在专业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爱专业、勇于为专业学习付出的专业情结。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平等、民主、活泼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在教学内容应尽量情境化、真实化,教学组织应艺术化、多元化,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成就感,从而产生持久的兴趣和专业情结。
二、革新教学方法和理念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园林专业人才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的填鸭式、单项封闭式的知识传媒手段和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为满足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教学宜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现场教学
园林专业中的很多课程实践性很强。为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除基础理论部分外,其余部分应大量采用现场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有的放矢,生动直观,学生听得明白,看的清楚,理论结合实际,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2、案例教学
在园林工程施工、园林预算等课程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对典型园林建设项目案例的分析,知道学生熟悉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以及工程招标、投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
3、互动式教学
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授、教师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互动式的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教育部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调研和中国人来了资源开发网的调研表明,“品德”成为大学生和企业选择的最大差距。目前,企业最重员工的品德,肯学、肯干,守信做人;其次是做事的态度,对事情能投入热情和积极性;第三才是能力和学历,能力和学历相比,企业更看重能力。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创新性人才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培养人才是否合格最终是要看能否适应市场的需求,所以学习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作为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增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力度。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企业界的意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训项目和技能考核项目进行讨论,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4]。
聘用行业企业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创建包含专业认知、基本技能、生产性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能力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出基础功力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力较快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采用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培养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可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又可解决学校实验训练条件有限的现状。
四、结束语
将专业知识、文化底蕴的积累、教学个性、实践创新相结合是贯彻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发展创新型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为培养一批高层次的、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实践的磨练,学会了独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正确处理问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秀波.从慧影.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2):34-36.
[2] 魏玉燕. 促进学习性自主性:外语教学新概念[J].外语界,2002(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