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反偷查漏

2014-10-20杨潘正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6期
关键词:线损用电检查

杨潘正

摘 要:反偷查漏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更好地防治窃电行为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详细介绍了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展反偷查漏工作,通过远程监测及时发现计量异常情况,有效打击窃电行为,减少电量流失,降低线损率。

关键词:用电检查;反偷查漏;计量自动化;线损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6-0041-02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就是降损增效,提高经营效益。除了传统的查电方法外,用电检查人员还可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展反偷查漏工作。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有序用电、远程抄表、智能负荷控制、用电检查、计量管理、线损管理等业务提供了实时数据支撑。

1 窃电的原因和危害性分析

盗窃电能一直是困扰电力营销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窃电为何屡禁不绝?一些大胆的窃电者还与用电检查员玩起了迪士尼式的老鼠和猫的游戏:你来查,我不偷;你一走,我就偷。出现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①我国法制建设水平不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出台得比较晚,很多用户对电的商品属性和窃电的违法性认识不够,这是导致窃电多发的主要原因。②用电管理上存在漏洞,管理不严、技术滞后。营销各环节间制约、监督作用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挥,为窃电尤其是内外勾结窃电提供了机会。供电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2 反窃电工作存在的困难

2.1 查证难

由于查窃电工作涉及计量装置和用电设施,因此,很多时候需要进入用户厂区内部,检查时需要用户开门,出现取证难问题。如果按正常程序进入,用户就有足够的时间毁灭证据;如果强制进入,又不符合法律程序。

2.2 取证难

如果发现用户窃电,就必须对窃电现场和窃电时间进行取证。窃电现场取证可用摄像机或普通照相机,但窃电时间的取证相对较难。

2.3 定量难

对于窃电用户的定量只能依据《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不能确定窃电时间的,电力用户按12 h/d计算,照明用户按6 h计算,窃电日数也只能计算为180 d,且计算时只能按现场查获的窃电设备容量乘以窃电时间。因此,对于长期窃电的用户就可能少计算了追补的电量。

3 反窃电新技术的应用

从2007年开始使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以后,我们陆续对专用变压器用户安装了负荷控制器(简称“负控”),使用电检查人员在开展反偷查漏时,可以先通过后台主站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异常数据后,直接到客户用电现场检查,使反偷查漏工作变得更有目标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下简单介绍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3.1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抄表、负荷监控、错峰管理、远程停复电、计量故障统计等方面的基本应用功能,特别是为线损四分统计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对有效制约窃电行为以及对电能计量故障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起到了很大作用。

3.2 在日常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

用电检查工作作为供电企业开展对客户日常用电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反偷查漏、线损异常分析、专项用电检查、客户事故调查、错峰管理和重要用户保供电等工作。以前,这些工作都必须由用电检查人员到用户侧现场才能进行,用电检查人员疲于奔波,会对线损异常分析的准确性造成影响,这严重制约了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后,实时采集的各种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处理依据,为线损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提高了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3.3 在计量装置监测及异常处理上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具有数据异常、失压、断相等报警功能,是一个实时在线的计量装置远程监测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使计量故障排查实现了从大海捞针到精确定位,使计量装置巡检实现了从现场测试到远程巡检,提高了用电监察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用电检查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的报警功能和计量点的数据查询功能开展线损分析,及时发现计量装置二次侧失压、断流等异常情况,从而可立即组织用电检查人员到客户用电现场进行检查,并根据计量故障的形式和系统提供的数据计算追补电量和电费。由于计量异常时间持续长、损失电量大,电量和电费追补起来比较困难。

3.4 在反偷查漏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反偷查漏工作是维护正常用电秩序的重要手段,对降损增效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利用计量自动系统进行反偷查漏能够充分发挥其特点,可远程对用户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查询历史运行数据,通过在系统上的监测和排查,确定反偷查漏的重点对象,精确打击窃电等违法行为,提高反偷查漏的效率和针对性。

3.4.1 计量装置异常情况分析

根据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接线等反映的异常情况,计量装置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①失压。失压是指接入计量装置三相中的电压二次回路连接线脱落或接触不良,导致没有电压或低于正常电压。②失流。失流是指接入计量装置三相中的电流二次回路连接线脱落或接触不良,导致没有电流或低于正常电流。③断相。断相指接入计量装置三相中的电流或电压二次回路连接线脱落或接触不良,导致失压或失流的总称。

3.4.2 检查步骤

进入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专变管理﹥础数据查询﹥花都供电局﹥各变电站﹥各馈线﹥该馈线所有在线的用户,点击选中的某用户前的“+”,这时,采样终端呈现绿色,电能表呈现黄绿色;直接在输入用户的编号中查找需要监测的用户;在“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前打勾,选择需要查询的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双击采样终端或电能表,就可以分别对终端或电能表的运行数据进行查询、监测,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3.4.3 分析方法

低压计量的三相电压应接近相等。如果三相电流相差太大或某相缺失,可将时间提前,检查前6个月内的电流、电压情况。一般情况下,电流大的一相电压较低,考虑到系统电压的不平衡,建议多取几点。

高压计量的A,C相电压应为100 V左右,电流应接近相等。需要注意的是,高压计量没有B相电压、电流。

分别对采样终端、电能表进行检查。在相同时间内,各相电压应接近相等,因其并联,所以电压相等;各相电流也应接近相等,因其串联,所以电流相等。

分别对采样终端、电能表电量进行检查,在相同时间内其计量的电量应接近相等。低压三相四线为:

P总=Pa+Pb+Pc. (1)

Pa=Ua·Ia·cos¢a. (2)

Pb=Ub·Ib·cos¢b. (3)

Pc=Uc·Ic·cos¢c. (4)

高压三相三线为:

P总=Uab·Ia·cos(30+¢a)+Ucb·Ic·cos(30-¢c)=1.732UI cos¢。

结合用户的各月电量、用电性质,综合分析营销系统,检查用户各月电量是否有骤升、骤降现象,是商业还是工业用电,综合判断其是否可疑;然后再对可疑用户进行现场检查,以判断是系统出错、计量装置故障,还是窃电。

3.4.4 到现场进行检查

高供高计的计量装置:电压正常时,A ,C相电压为100 V左右,但会根据10 kV系统电压、用户的负荷大小波动;电流正常时,A ,C相电流应接近相等。高供高计的计量装置只有A ,C相电压和电流,没有B相电压和电流。高供低计的计量装置:电压为230 V左右,但也会根据10 kV系统电压、用户的负荷大小而波动。

正常的高供高计必须有接近相等的A,C相电流、100 V左右的电压显示。如果A ,C相电流相差太大,则为异常;当A,C相电压中的一相下降,也为异常。

正常的高供低计必须有三相接近平衡的电流、接近相等的220~240 V电压,否则要注意是否有失流、失压情况。

3.4.5 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及时发现故障

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发现专变户用户广州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计量装置A相失压, 用电检查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实,证实了计量装置也显示A相失压,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显示是一致的。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计量装置封印完整,二次线接线正确,没有改动过的痕迹,排除了窃电的可能,最终发现是由于雷击高压保险丝所致。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可及时发现计量装置存在的异常,并及时检查、处理,这样大大缩短了计量装置异常的持续时间。由于漏计的电量不是很多,因此,追补起来也比较容易。在给用户分析、讲解计量自动化系统显示的电压、电流和时间数据时,用户一般都很容易接受。以前,在还没有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时候,由于用电检查人员对专变户普查一般是一年一次,如果线损分析没有发现10 kV馈线线损异常,再加上抄表员抄表时粗心大意,没有发现计量装置显示异常,就会造成计量故障持续时间太长,漏计电量累计下来数额较大,向用户追补起来就比较困难。用户通常会觉得自己没有错,认为自己一直是正常用电、正常交电费,其实是供电部门失职,没有及时发现故障工作,进而扩大了故障产生的影响。假设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曾经过户或变更使用人,通常都会拒交以前漏计的电量,使得电量追补相当困难。现场运用了计量自动化系统后,计量或用电检查人员可以每月远程巡检一次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就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3.4.6 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抓获窃电行为

在线损分析过程中,发现大陵F11馈线在2012-07—2013-04的线损率持续在8%~12%之间,与该线路的理论线损值2.46%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单位先后组织用电检查人员和计量人员对大陵F11的23个专变用户的计量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始终没有发现计量装置有任何异常,所有的计量装置封印完整,接线正确、完整,也没有发现23个专变用户的用电量有任何异常。后来,通过采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发现,广州市花都区某实业总公司的负荷显示A,C相的电流在某些时段比B相的电流要少一半左右。用电检查人员多次去现场检查也没有发现窃电证据,但总觉得可疑,因为经详细检查,该户的用电设备基本上都是三相用电设备,用电负荷应该比较平衡。当用电检查人员在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计量装置和负荷控制器显示的电流也是平衡的。但当我们离开以后,在单位查看计量自动化系统又发现三相电流不平衡,A,C相的电流比B相的电流要少。由于用户厂区比较大,变压器是安装在厂区内的,用电检查人员和抄表员进去检查或抄表时都要由工厂的人员开门才能进去,所以我们推测用户有闭门窃电的嫌疑。于是,在发现用户A,C相的电流突然减少时,我单位马上组织用电检查人员去现场检查。先在用户计量装置围墙外用摄像机隐秘录像,然后安排人员在工厂的正门敲门,这时出来2名值班电工—— 一个走向计量装置位置,另一个出来开门,对方故意询问核对工作人员的证件后才开门,以拖延时间,另一名电工则快速跑到计量装置箱位置,打开表箱门拆开电能表A,C相分流窃电导线。好在我们早有计划,在围墙外对全过程拍摄了录像作为证据。经现场取证,该用户破坏电能表下巴盖,在电能表接线位置分流窃电。从计量自动化系统显示该用户的负荷在2012-07—2013-06-21又出现A,C相电流比B相电流少的情况,根据馈线线损率与理论线损值计算窃电量,成功追补电量1.43×106 kW·h和一定数额的违约使用电费。

4 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的体会

计量自动化系统为我们提供了直接、有效的发现问题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反偷查漏工作的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促进了用电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用电检查的工作质量。同时,系统实时采集的各种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处理依据,对窃电户起到有力的震慑作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及时提供与违章用电、窃电相关的事件报警功能,同时,各类窃电行为、计量故障都可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又快又准地查找,对窃电分子的震慑力巨大,对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 结束语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投入和应用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用电检查工作和计量管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降损增效工作的开展,对加强需求侧管理有积极的意义,提高了营销管理水平。由于水平有限,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许多功能还有待我们去学习、应用。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线损用电检查
城市电力配网降损策略
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分析
多管齐下提高用电检查工作效率
电力营销中优质服务与用电检查工作探讨
探究新形势下用电检查与供电优质服务工作
浅析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建议
农网配电线路线损成因及降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