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工作室为平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2014-10-20钟阳晶
钟阳晶
摘要:大学生创业虽然已成为高校教育界较为热门的一个词语,但目前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明显不够,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例也不太尽如人意。根据针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现状的调查问卷结果,本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指导创业实践型学生工作室的经验,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创业创新;工作室;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80-04
在国家经济发展规模一定的大环境下,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总需求量是一定的,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空间比较有限。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
鼓励高校大学生改变原有的就业观,树立创业观,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已成为众多教育专家和高校管理者们的共识。
而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者创业成功率和创业高度。笔者在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现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一年多来指导创业实践型工作室的亲身体会,对当前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我国高职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活动始于1997年,该年,清华大学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之后大赛扩展到上海、武汉等城市。
为了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对创业创新的看法和为之所做的规划和准备,笔者对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236名在校学生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调查的范围涵盖了计算机系、艺术系、财经系等多个系部。调查统计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现状并不太令人满意。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创业教育,但更多的大学生还是宁愿选择风险较低的就业方式,而不敢主动尝试走上风险和回报都较大的创业之路。下面是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对于问题“毕业后你准备找份工作就业还是自主创业?”有45.76%的人选择了找份工作就业,另有33.90%的学生选择了“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就会选择创业”。对于问题“如果你准备创业,你计划什么时候开始?”有高达80.51%的学生选择了“毕业工作两三年后,积累了一定资本和经验后再开始创业”。对于问题“你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关于创业技能理论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有高达62.7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没有与创业技能相关的理论或实践教育活动”,而对于问题“你认为你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自己创业的要求吗?”,仅有2.12%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能满足”。对于问题“你虽然有过创业的考虑,但如果最终决定放弃创业,你认为下面哪个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有36.0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缺乏创业资金”,另有39.8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己缺乏创业的相关知识与能力”。
第一,有主动创业意愿的学生较少。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有主动创业意愿的学生人数较少,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还是宁愿做出风险较低的就业选择。另外一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在实在找不到工作的前提下,被动地选择创业。能够在大学毕业后主动选择走创业之路的比例非常低。这不仅是被调查学校大学生的心态,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的总体情况也是如此。
第二,高校关于创业的理论或实践教育活动太少。根据调查统计,大多数大学生均认为目前我院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活动较少。学生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取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不够,使得很多大学生更是不敢走上创业的道路。
第三,多数学生认为学生工作室(虚拟公司)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有帮助。由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较少涉及创业创新的教学设计,因此,大学生获取创业创新知识不太可能通过常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获取,剩下的获取创业知识的途径也许就剩下学生工作室开展的活动或学生自己的课余实践了。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均比较欠缺,创业的方向也把握不好。比较好的方法是,以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组织创业团队,以工作室为平台来运作一些实际创业项目,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那么,高校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呢?高校和政府机构这些年也在探索一些切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1)以为大学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构建创业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为主的模式。(2)以组织学生参加赛事和活动为中心,积累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所需的动手操作经验为主的模式。(3)以引入社会资源为中心,构建创业园或科技园,培养创业创新能力所需的素质和技能为主的模式。这些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意识都是有较大帮助的。本文仅对以学生工作室运作实际创业实践项目的形式来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高职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在现代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良好素质和掌握熟练专业技能的创业型人才并不少,但在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下,很多大学生不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而是选择规规矩矩的风险最小的就业之路。有些大学生即使想创业,但限于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缺乏,也会放弃创业的尝试,抱着求稳的心态,做出了风险较低的就业选择。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不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创业教育师资缺乏。现在的高校教师自身大多缺乏创业经历,学校在这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存在着先天性的师资不足。当然,弥补这一不足的补救措施是,可以邀请一些企业家、创业成功者到校举办创业讲座。(2)创业技能的教育理论不够完善。当前我国高校范围内关于创业的理论尚不够完善,也因此未能开设常设的创业技能课程。随着各高校对于创业创新理论的不断完善,今后在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将创业创新技能的培养具体化、课程化。(3)与创业技能相关的理论或实践教学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偏小。虽然目前各高校都会开展一些与创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竞赛,但总的来说,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偏小,各高校依然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常规的专业技能培养上。
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和创业成功的概率,各高校应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但在各高校目前执行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未能包含有明确地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课程或教学环节。那么,高校对于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该通过什么样的培养形式来进行呢?应该安排在哪个教学环节更合适呢?笔者认为,以学生工作室平台或虚拟公司为依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学生工作室是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以学生工作室平台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目前的学生工作室,有技能学习型的,也有创业实践型的。技能学习型的工作室,注重工作室成员在专业上的交流学习,工作室主要以参加技能竞赛或完成某个专业项目为目标,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而创业实践型的学生工作室,或者叫虚拟公司,则是以创业盈利为目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在工作室成员中树立清晰的创业意识。创业实践类型的学生工作室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一)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大学生刚来到高校,大部分还是抱着学好技术,毕业后找份安稳工作的心态,较少有学生一进入大学即打算创业的。而学生在创业实践型工作室的实习实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创业创新的理念深深植入学生的潜意识中。
笔者在2012年带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创办了一间创业实践型的学生工作室—勤为信息服务中心,工作室的主要业务项目有打印复印、校园淘宝等。这两个业务项目主要是面向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的师生,为他们提供优质、专业的打印复印和校园淘宝服务。为了将这两个业务项目运作好,在经过多次摸索尝试之后,工作室搭建起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切合实际的管理规范和报酬计算制度。目前,工作室下设行政部、财务部、技术部、打复印部、校园淘宝部等部门,每个部门根据需要设立经理一名,经理负责本部门的日常工作管理。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分别按照工作室管理规范的要求,履行创业实践项目中某一方面的职能。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工作室各项业务运行良好,到目前为止,共有60多名学生在工作室得到了良好的创业实践训练。通过工作室创业实践项目的成功运作,培养了一批有着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员工,同时也将创业创新的理念很好地植入了工作室成员的头脑当中。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创业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合作顺畅,个体之间在知识、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具有较好互补性的团队才能实现。在笔者所指导的创业实践型工作室中,下设行政部、技术部等五个职能部门,不同部门中的成员在专业兴趣、专业特长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互补性,这也是创业项目得以成功运作的团队保证。
在笔者所指导的工作室中,行政部主要负责业务价格制定、人事管理、对外业务联系、考勤管理等等;技术部负责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打复印部负责打印复印等业务工作,具体包括排版、图片处理、证书设计与输出、奖状的设计与输出、相片处理与输出等等;财务部负责工作室业务收入的管理、工作室日常开支的管理等等;校园淘宝部主要负责校园淘宝业务项目的开展,包括营销、采购、商品售后服务等。各部门职责分明,分工协作,共同维持工作室的良好运转,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创业项目的运作中各个环节需要完成的工作与任务,并学会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此种运作模式既能让学生在各个岗位上得到真实的技能训练,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的意思是更新、制造新的东西或改变旧的东西,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发现、发明或者改进改革新方案的能力。
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创造性毁灭”活动,将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波浪式上升。创新活动与一般活动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只要涉及了系统活动的某些内容和要素的性质或与其相互组合、联系的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不论是对系统的整体创新还是对局部的改选创新,都是创新活动。二是创新是一种动态性活动,是超越自己并不断进行调整的动态适应过程,其成果与旧事物相比在特质上更为先进,能够向社会提供更高的价值。
打印复印项目是很常见的一种业务服务,但我们在开展该项业务的过程中,对传统的打印复印业务进行了部分改革创新,其中包括为客户提供专业、细致的技术服务,比如在为客户打印证书、奖状的时候,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现场、实时的修改调整。这样做可使学生员工与学生客户之间易于沟通交流,对于学生客户来说,所获取的打印服务更为贴心、专业。
我们创办的这个创业实践型的学生工作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创新实训平台,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理念和意识。
(四)通过创业实践型工作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规范
在学生工作室,围绕实际创业项目的运作,需要学生以企业员工的心态和标准来要求自己,加上教师的指导以及学生同事的帮助,能够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工作规范的优秀学生员工。这些员工将来即使不走创业道路,也能够在其职业生涯中更早确立职业优势,获得职业生涯的迅速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和工作规范,学生工作室必须要按照真实企业的标准来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运作。笔者所指导的工作室就是朝着这一目标迈进的。目前,工作室已经制定了行政部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员工考勤管理制度、业务办理申请单,等等。每学期末,还会对学生员工进行业务考核,并分成员工自评、互评和指导老师评价三方面对学生员工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选出每学期的优秀员工。指导教师还为每一学生员工建立业务档案,关注每一名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长记录,帮助学生员工尽快成长。
结语
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各高校尚没有针对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而建立的成熟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园以及创业实践型的学生工作室等培养模式,对于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张荣荣.中外大学生创业比较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杜玲.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
[3]孙千惠.严峻就业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4]周延波,郭兴全.创新思维与能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付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