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地方电大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探析

2014-10-20杨静

文教资料 2014年16期
关键词:书目资源共享馆藏

杨静

摘 要: 图书馆的文献采访主要通过书目预定、现书直购、网上采购和书店配送的模式,地方电大要利用信息化的有利优势,与其他图书馆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共建,形成自己的文献采访特色。

关键词: 信息化 图书馆 文献采访 地方电大

一、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

文献采访,顾名思义,就是指“图书馆(文献情报机构)为建立馆藏而进行的有关文献的选择、获取等工作”[1]。图书馆无论大小,其文献采访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即“书目预定、现书直购、网上采购和书店配送”[2]。

文献采访一般分制定文献采选方针及文献收集标准、编写文献采购经费预算方案、建立文献采访管理制度、采访信息收集、文献选择、文献订单发送、政府采购、文献验收和文献登到这几大步骤。其中,采访信息的收集和文献采购对于文献采访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文献采访工作的质量。

1.采访信息的收集

文献采访信息是“指文献来源信息、读者需求信息、现有馆藏信息”[3]P119。文献采访信息是图书馆文献采访的依据与条件,是明确采访对象、保障采访目标实现的要素。只有掌握了文献采访信息,文献采访才有了审定与选择的依据,才有了建立科学的图书馆藏书体系的基础。

(1)书目信息的收集要掌握各种书目信息的来源及渠道,注重对各种专业出版机构书目信息的搜集,特别是知名出版机构的书目信息,通过订购、免费获赠、展会搜集等各种方法收集书目信息。做好对各类型出版机构书目信息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书目信息是否完备准确、是否及时、评价内容是否恰当、到货率、到货速度等。根据评价结果,选择最适合本馆使用的书目,其他书目可作为参考。

(2)馆藏文献资源调研。对图书馆文献采选、文献入藏及满足读者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评估。通过分析馆藏的优势与不足,为今后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3)读者需求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读者需求信息的搜集,为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提高文献采选质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2.文献采购

文献采购主要通过书目预定、现书直购、网上采购这三个途径展开。

(1)书目预定。图书馆根据新华书店、出版社及其他书商提供的新书征订目录进行圈选。在经过对圈选书目的查重后,确定采购的书目反馈给书店、出版社或书商。目前,“普遍采用的新书目录主要有:《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全国地方版科技新书目》,以及出版社的订单等”[4]。

(2)现书直购。参加由书商、出版社或书店举办的新书订货会,进行现场订书;或到书店现场采购图书。图书馆派出的采访人员可以就直接看到的图书进行筛选,具有简单、迅捷的特点。通过查重器,可以避免重复采购。而且现场提供的图书均是新书,保证了采购质量,大大缩短了图书采购周期,以便新书尽快上架。

(3)网上采购。在网上书店,如当当网、亚马逊等,购买图书文献。网上书店就是通过网络,进行图书销售,其特点是高质量,更快捷,更方便。首先在网上书店进行用户注册,然后以用户名登录,在其搜索栏里输入所要购买文献资料的名称。其次填写购书订单,最后提交订单。付款方式,可以是货到付款,也可以是网上银行付款。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校与书商或出版社进行合作,实行书店配送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书店提供给学校各种最新的样书,经过一定时期的阅读统计,最终由学校图书馆决定是否采购。

以上几种文献采购方式,是一般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模式。地方电大图书文献的寻访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具有符合本馆藏书特色的采访思路与路径。

二、地方电大文献采访思路

197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2789—1974(E)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在这个标准中,专门有‘图书馆的分类一章,把世界图书馆分为: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其他主要的非专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六大类型,对每个类型图书馆的内涵都作了概念性的规定”[3]P148。事实上,地方电大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和管辖下,由地市级、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组成的覆盖中国内地的远程教育系统。与其他成人高校一样,主要面向高考落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丧失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机会的社会人员和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的在职人员。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类似,宽进严出,学习形式有脱产(即全日制,类似普通高校)、半脱产(半工半读)、业余等多种选择。由于地方电大属于成人教育范畴,其办学条件、规模和水平与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地方电大比同层次的地方高职院校在实力和规模等方面要逊色不少,其图书馆的人员配备及其业务素质、投入经费和馆舍建设、馆藏资源与数字化图书馆、办馆理念和发展后劲等严重不足。所以,地方电大图书馆的工作在立足于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资源的前提下,更多地需要借鉴、学习同等层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工作。

在信息化条件下,图书馆由于信息贮存的方式、读者的阅读方式、馆际资源的共享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对于诸如地方电大图书馆这样的小型图书馆,则可以通过运用网络资源也能为师生员工提供比较全面、优质的服务。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简言之,信息化缩小了大型图书馆与小型图书馆之间的资源落差和服务能力。地方电大图书馆正好可以利用“后发优势”,为自身的发展拓展相当的空间。当然,图书馆的工作还得回归到图书馆的文献采访上,这是图书馆发展的起点和核心。

因此,地方电大图书馆文献采访方面,不能以普通高校图书馆的采访模式为榜样,一味地跟风,追求时髦。要因地制宜、因校而异,根据本馆自身的特点进行文献采访。作为地方电大,其图书馆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制订文献采访计划,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在文献采集中,应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文献,兼顾文献载体和使用权的购买。

1.建立纸质文献资源共享基础上的文献采访制度

地方电大要认识到自身在本地区的规模和资源相对弱小,必须走出校门,联合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和其他高校图书馆,利用好信息化条件,建立纸质文献资源共享数据库,实行“通借通还”的工作机制,达到资源共享。比如,笔者所在的南通电大,于2012年和南通市图书馆实行资源共享。这样就丰富了本校图书馆的纸质资源,更好地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更好地利用本地区的图书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二是减轻了电大本身文献采购的压力。当然,要实现资源共享,必须对其他共享图书馆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这种付出应远小于采购费用。

2.采购电子图书资源

信息化条件下,传统图书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复合型图书馆转变,在保留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同时,加大了电子数据库资源的采购和建立。地方电大,在这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处于同一条起跑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可以利用“从无到有”的后发优势,缩小同其他图书馆的差距。

地方电大可以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的强大电子图书馆数据库,实现信息化时代电子资源的采访和采购。因为地方电大本身就从属于国家开放大学,所以作为下属单位,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资源,这是其他普通高校没有的。

此外,地方电大要与本地高校和公共图书馆进行电子资源的共享共建。如果在纸质文献上不如其他图书馆是理所当然,但是在信息化时代,随着读者对网上阅读、电子图书的日益青睐,强大的电子数据库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与其他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建,就拥有了比普通高校更多的文献资源,能为地方电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肥生.文献采访决策概要[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

[2]张贯敏.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模式探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3):94.

[3]黄宗忠.文献采访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4]刘建明,虞春萍.文献采购方式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S1):105.

猜你喜欢

书目资源共享馆藏
馆藏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