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格理与利他精神的培养

2014-10-17何力

民主与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蜂巢天性群体

在石门坎三天,时常处于感动之中,什么最让我感动?是那里人们的平静。已经在新中小学服务9年的卞淑美校长和她的丈夫、石门坎著名苗人教育家朱焕章的女婿陶绍虎,73岁的陶先生是为数不多的认识苗文的老人,還有来自四川等地的志愿者,一路上遇到的石门坎人——无论来石门坎时间的长短,也无论民族,一种由心而生的平静,是最打动我的。

在石门坎,你会发现贫困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事先对贵州边远地区贫困状况已有相当心理准备,坦率讲,贫困的真实景象虽然令我震撼,但并未超出预期。倒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卫生状况更让我震动——那种脏乱的景象当然与贫困有关,但与贫困也不完全相关,那更像是一种精神无寄之后的放任,一种让人更为心疼的冷漠与无所谓。在新营村,泥泞的小路周围垃圾成堆,村民家中,牲畜与人混居相当普遍。人们神情冷漠。后来我们去了苏科寨,单论地理位置,苏科寨更偏远,相信物质水平应该与新营相当,但苏科寨村里的土路也相对干净,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温和、礼貌与友善令人印象深刻。

百年前的石门坎因柏格理牧师的利他精神而兴。最近读海特的新书《正义之心》。他认为:人类有90%像黑猩猩,但仍有10%像蜜蜂。他的意思是人类有着双重天性:自利同时也利他。人类是一种渴望成为比自己更伟大高尚团体一员的自私的黑猩猩,并愿意在这样的群体中奉献。

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神经心理学家,海特认为,利他精神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只是这种天性要在好的群体和组织中才能被激发出来。他说,我们是有着群体归属性的早期人类的后裔,这种群体归属性帮助人们团结合作,战胜其他群体。这种归属性和利他奉献精神是被选择出来的。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会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心态下,真正为了群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人在群体中的好处,去贡献自己的力量。海特把人类在群体中暂时放弃自我利益的利他能力称为“蜂巢开关”。蜂巢开关如何启动?首先,宗教组织显然是开启蜂巢开关的一把钥匙。基于艺术活动的组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性中的利他天性,这让我想起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那些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无效,是音乐开启了他们心灵中本来就有的美好品质之门。甚至,好的企业也是培养人们利他精神,激发人们原本具足的利他天性的组织。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便捷分享、社群交互的高效与透明等,我们在这其中会惊喜的发现,基于网络的利他精神与行为正在迅速成长之中。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平凡的世界中生活,但在跨越到神圣世界的短暂的时刻,我们才能享受到人生最大的欢乐,在那里,我们成为了“整体中的小小的一部分”。

(作者为石门坎后援团成员、著名媒体人)

研讨会发言的还有:台中市真爱关怀协会负责人叶光荣;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客服部总经理张明天;《用生命爱中国》作者阿信;作家、学者祖慰;著名媒体人何力;《窄门前的石门坎》作者张坦;搜狐历史频道总监陈远;上海百特教育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胜;英国学者纳娥米;新中国第一位大花苗女博士朱洁俐等。共识传媒集团总裁周志兴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民主与科学杂志社主编孙伟林主持会议。

猜你喜欢

蜂巢天性群体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走进科学
调查
中间群体
换蜂巢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火星上的“蜂巢”
或许,只因为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