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传输网络结构优化分析
2014-10-17陈军
陈军
【摘要】为了满足目前各大运营商大规模建设,从传输网络结构出发,使网络具有更为合理的架构,更高的网络可靠性,更好地满足下一步NGN的需求,并使传输网网络架构适合4G网络的引入,因此网络架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本文结合目前传输网络存在的结构问题,进行相应的优化分析。
【关键词】传输网络网络结构优化分析
一、引言
传输网网络作为通信业务提供承载的基础网络,承担着通信网络中90%以上的流通信息量,但目前典型的本地传输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网络结构安全性低、扩展性差、合理性需要提高、电路调度和运维可控性差、传输资源使用效率低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通信运营商要想适应未来电信市场的竞争并在竞争中抢得先机,针对现在的传输网进行优化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优化使传输网不仅可以保证各业务的开通,更可以进一步成为开展新业务、争夺新用户的前锋。通过优化使传输网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整合现有的各方面优势和解决存在问题,建成一个网络结构更清晰、支持业务更丰富、运营维护更方便、电路生产更高效、设备环境更合理、扩容升级更平滑的传输网。
二、传输网网络结构
目前大部分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络选择的是二层或三层网络架构。目前常用的三层网架构如图1所示。本地传输网分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骨干层主要解决各骨干节点之间业务的传送、跨区域的业务调度等问题;汇聚层实现业务从接入层到骨干节点的汇聚;接入层则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实现多种业务的接入。通过三个层面的配合,实现全程全网的多业务传送。
三、传输网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3.1传输网络存在的问题
图1的三层网架构层次清晰,便于分层管理,并且各环路之间有独立的通路组织,便于规划和维护,是最为普遍的传输网络架构。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对网络安全要求的提高,该网络架构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尽管网架构层次清晰,但是在光缆层面就显得不够清晰,存在骨干、汇聚、接入层光缆混用的情况,给纤芯的调度使用及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
(2)部分骨干、汇聚等重要节点光缆进出局大部分为单一出局路由,无法避免意外通信事故的影响。
(3)站点接入光缆成环率不高,尤其郊区部分站点光缆链路接入较长,有假环的形式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4)郊区接入层大部分光缆环路较大,传输组环拆分环路较多。
(5)现网中部分光缆环路结构不够清晰,存在多环交叉的瓶颈段落(如48芯光缆环实际为24芯光缆环),给纤芯的使用和调度带来一定难度。
(6)光缆安全隐患,对于纤芯老化和鼠患严重的光缆段落,影响到网络安全的运行。
3.2优化分析
针对上述网络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从骨干层单节点、接入网汇聚节点、光缆进出局同路由、骨干层双路由环路保护、接入层长支链优化、光纤自动保护(OLP)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
(1)单节点优化。原则上要求汇聚层和接入层须有两个节点向上连接,各类业务应采用负荷分担的方式从两个节点进行疏通,具体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双平面蝶形组网或单平面双节点组网。对于条件受限,采用单节点组环的地区,骨干层和汇聚层宜建设双平面,接入层宜采用隔站组环模式,分别挂接在不同汇聚设备上,提高网络安全性,如图2所示。
(2)接入网汇聚节点的安全。根据网络结构与光缆线路情况合理选择汇聚节点,位置选择要考虑交通方便(特别是台风洪水等情况),汇聚节点用房要考虑防火、防水等条件,房屋的使用权必须长期稳定,传输设备电源保障时间要满足12-20小时。
(3)同路由改造。骨干、汇聚层光缆在任何段落均必须保证不同路由,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汇聚节点应确保进出局光缆不同路由,以防止单向进出局路由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汇聚点失效。中心站点进出局光缆必须保证有两个以上的路由到达局前井,有条件中心站点可改造为从不同局前井或不同楼内竖井进入机楼,进一步确保网络的安全。
对无法实现不同路由进出的重要站点和环路,可采用同路由不同杆(管)路的方法来提高安全性。
(4)骨干层双路由环路保护。骨干层应全部实现双路由环路保护。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对于现有路由存在一定隐患的、有条件建设第二路由的段落,应加大力度进行第二路由光缆的建设,可考虑采用置换方式进行建设,以达到不同平面使用不同的光缆路由;同时也为OLP系统的建设做好路由准备。对于光缆无法到达的地区,也可采用无线方式(微波等)实现路由保护。
(5)接入层支链优化。
①将长链尽量调整成环,如图3所示。
(6)光纤自动保护(OLP)系统建设
OLP系统(Optical Line Protection System)为光网络中光纤路由保护提供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主用路由与备用路由间的快速自动切换,减少系统故障时间,提高网络安全等级。骨干层及汇聚层部分段落承载业务量较大,安全性要求较高,可考虑OLP系统建设。骨干层及汇聚层线路部分段落由于客观原因(线路过长,改造难度较大)安全性受限,可考虑OLP建设。对于线路衰耗冗余度较小,且割接频繁的线路段不宜考虑建设OLP系统。对于接入层线路不建议进行OLP系统建设。
(7)电源动力保障
骨干点:双平面设备分别使用独立的开关电源系统和PDF设备,确保了电源保障的安全性。
基站:通过二次下电改造,确保传输设备供电保障,防止环路多点中断。
(8)提高基站传输设备的防雷性能
实施基站接地整改,加装电源分配模块,验证防雷效果,通过严格执行“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来保证。
四、结束语
总之,今后本地传输网将向更高容量、MESH化,双节点保护、下载业务风险分担等方向进一步发展,只要考虑到本地传输网今后发展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地传输网在安全性、容量、维护简易性等各方面均会得到很大。
参考文献
[1]李萌,传输网络与IP网络融合演进策略研究[M],北京.电信传输,2013
[2]张建忠,邢玉领.传输网网络评估技术在本地网网络优化中的应用[M].北京.电信传输,2009endprint
【摘要】为了满足目前各大运营商大规模建设,从传输网络结构出发,使网络具有更为合理的架构,更高的网络可靠性,更好地满足下一步NGN的需求,并使传输网网络架构适合4G网络的引入,因此网络架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本文结合目前传输网络存在的结构问题,进行相应的优化分析。
【关键词】传输网络网络结构优化分析
一、引言
传输网网络作为通信业务提供承载的基础网络,承担着通信网络中90%以上的流通信息量,但目前典型的本地传输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网络结构安全性低、扩展性差、合理性需要提高、电路调度和运维可控性差、传输资源使用效率低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通信运营商要想适应未来电信市场的竞争并在竞争中抢得先机,针对现在的传输网进行优化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优化使传输网不仅可以保证各业务的开通,更可以进一步成为开展新业务、争夺新用户的前锋。通过优化使传输网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整合现有的各方面优势和解决存在问题,建成一个网络结构更清晰、支持业务更丰富、运营维护更方便、电路生产更高效、设备环境更合理、扩容升级更平滑的传输网。
二、传输网网络结构
目前大部分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络选择的是二层或三层网络架构。目前常用的三层网架构如图1所示。本地传输网分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骨干层主要解决各骨干节点之间业务的传送、跨区域的业务调度等问题;汇聚层实现业务从接入层到骨干节点的汇聚;接入层则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实现多种业务的接入。通过三个层面的配合,实现全程全网的多业务传送。
三、传输网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3.1传输网络存在的问题
图1的三层网架构层次清晰,便于分层管理,并且各环路之间有独立的通路组织,便于规划和维护,是最为普遍的传输网络架构。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对网络安全要求的提高,该网络架构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尽管网架构层次清晰,但是在光缆层面就显得不够清晰,存在骨干、汇聚、接入层光缆混用的情况,给纤芯的调度使用及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
(2)部分骨干、汇聚等重要节点光缆进出局大部分为单一出局路由,无法避免意外通信事故的影响。
(3)站点接入光缆成环率不高,尤其郊区部分站点光缆链路接入较长,有假环的形式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4)郊区接入层大部分光缆环路较大,传输组环拆分环路较多。
(5)现网中部分光缆环路结构不够清晰,存在多环交叉的瓶颈段落(如48芯光缆环实际为24芯光缆环),给纤芯的使用和调度带来一定难度。
(6)光缆安全隐患,对于纤芯老化和鼠患严重的光缆段落,影响到网络安全的运行。
3.2优化分析
针对上述网络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从骨干层单节点、接入网汇聚节点、光缆进出局同路由、骨干层双路由环路保护、接入层长支链优化、光纤自动保护(OLP)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
(1)单节点优化。原则上要求汇聚层和接入层须有两个节点向上连接,各类业务应采用负荷分担的方式从两个节点进行疏通,具体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双平面蝶形组网或单平面双节点组网。对于条件受限,采用单节点组环的地区,骨干层和汇聚层宜建设双平面,接入层宜采用隔站组环模式,分别挂接在不同汇聚设备上,提高网络安全性,如图2所示。
(2)接入网汇聚节点的安全。根据网络结构与光缆线路情况合理选择汇聚节点,位置选择要考虑交通方便(特别是台风洪水等情况),汇聚节点用房要考虑防火、防水等条件,房屋的使用权必须长期稳定,传输设备电源保障时间要满足12-20小时。
(3)同路由改造。骨干、汇聚层光缆在任何段落均必须保证不同路由,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汇聚节点应确保进出局光缆不同路由,以防止单向进出局路由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汇聚点失效。中心站点进出局光缆必须保证有两个以上的路由到达局前井,有条件中心站点可改造为从不同局前井或不同楼内竖井进入机楼,进一步确保网络的安全。
对无法实现不同路由进出的重要站点和环路,可采用同路由不同杆(管)路的方法来提高安全性。
(4)骨干层双路由环路保护。骨干层应全部实现双路由环路保护。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对于现有路由存在一定隐患的、有条件建设第二路由的段落,应加大力度进行第二路由光缆的建设,可考虑采用置换方式进行建设,以达到不同平面使用不同的光缆路由;同时也为OLP系统的建设做好路由准备。对于光缆无法到达的地区,也可采用无线方式(微波等)实现路由保护。
(5)接入层支链优化。
①将长链尽量调整成环,如图3所示。
(6)光纤自动保护(OLP)系统建设
OLP系统(Optical Line Protection System)为光网络中光纤路由保护提供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主用路由与备用路由间的快速自动切换,减少系统故障时间,提高网络安全等级。骨干层及汇聚层部分段落承载业务量较大,安全性要求较高,可考虑OLP系统建设。骨干层及汇聚层线路部分段落由于客观原因(线路过长,改造难度较大)安全性受限,可考虑OLP建设。对于线路衰耗冗余度较小,且割接频繁的线路段不宜考虑建设OLP系统。对于接入层线路不建议进行OLP系统建设。
(7)电源动力保障
骨干点:双平面设备分别使用独立的开关电源系统和PDF设备,确保了电源保障的安全性。
基站:通过二次下电改造,确保传输设备供电保障,防止环路多点中断。
(8)提高基站传输设备的防雷性能
实施基站接地整改,加装电源分配模块,验证防雷效果,通过严格执行“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来保证。
四、结束语
总之,今后本地传输网将向更高容量、MESH化,双节点保护、下载业务风险分担等方向进一步发展,只要考虑到本地传输网今后发展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地传输网在安全性、容量、维护简易性等各方面均会得到很大。
参考文献
[1]李萌,传输网络与IP网络融合演进策略研究[M],北京.电信传输,2013
[2]张建忠,邢玉领.传输网网络评估技术在本地网网络优化中的应用[M].北京.电信传输,2009endprint
【摘要】为了满足目前各大运营商大规模建设,从传输网络结构出发,使网络具有更为合理的架构,更高的网络可靠性,更好地满足下一步NGN的需求,并使传输网网络架构适合4G网络的引入,因此网络架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本文结合目前传输网络存在的结构问题,进行相应的优化分析。
【关键词】传输网络网络结构优化分析
一、引言
传输网网络作为通信业务提供承载的基础网络,承担着通信网络中90%以上的流通信息量,但目前典型的本地传输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网络结构安全性低、扩展性差、合理性需要提高、电路调度和运维可控性差、传输资源使用效率低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通信运营商要想适应未来电信市场的竞争并在竞争中抢得先机,针对现在的传输网进行优化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优化使传输网不仅可以保证各业务的开通,更可以进一步成为开展新业务、争夺新用户的前锋。通过优化使传输网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整合现有的各方面优势和解决存在问题,建成一个网络结构更清晰、支持业务更丰富、运营维护更方便、电路生产更高效、设备环境更合理、扩容升级更平滑的传输网。
二、传输网网络结构
目前大部分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络选择的是二层或三层网络架构。目前常用的三层网架构如图1所示。本地传输网分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骨干层主要解决各骨干节点之间业务的传送、跨区域的业务调度等问题;汇聚层实现业务从接入层到骨干节点的汇聚;接入层则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实现多种业务的接入。通过三个层面的配合,实现全程全网的多业务传送。
三、传输网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3.1传输网络存在的问题
图1的三层网架构层次清晰,便于分层管理,并且各环路之间有独立的通路组织,便于规划和维护,是最为普遍的传输网络架构。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对网络安全要求的提高,该网络架构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尽管网架构层次清晰,但是在光缆层面就显得不够清晰,存在骨干、汇聚、接入层光缆混用的情况,给纤芯的调度使用及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
(2)部分骨干、汇聚等重要节点光缆进出局大部分为单一出局路由,无法避免意外通信事故的影响。
(3)站点接入光缆成环率不高,尤其郊区部分站点光缆链路接入较长,有假环的形式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4)郊区接入层大部分光缆环路较大,传输组环拆分环路较多。
(5)现网中部分光缆环路结构不够清晰,存在多环交叉的瓶颈段落(如48芯光缆环实际为24芯光缆环),给纤芯的使用和调度带来一定难度。
(6)光缆安全隐患,对于纤芯老化和鼠患严重的光缆段落,影响到网络安全的运行。
3.2优化分析
针对上述网络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从骨干层单节点、接入网汇聚节点、光缆进出局同路由、骨干层双路由环路保护、接入层长支链优化、光纤自动保护(OLP)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
(1)单节点优化。原则上要求汇聚层和接入层须有两个节点向上连接,各类业务应采用负荷分担的方式从两个节点进行疏通,具体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双平面蝶形组网或单平面双节点组网。对于条件受限,采用单节点组环的地区,骨干层和汇聚层宜建设双平面,接入层宜采用隔站组环模式,分别挂接在不同汇聚设备上,提高网络安全性,如图2所示。
(2)接入网汇聚节点的安全。根据网络结构与光缆线路情况合理选择汇聚节点,位置选择要考虑交通方便(特别是台风洪水等情况),汇聚节点用房要考虑防火、防水等条件,房屋的使用权必须长期稳定,传输设备电源保障时间要满足12-20小时。
(3)同路由改造。骨干、汇聚层光缆在任何段落均必须保证不同路由,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汇聚节点应确保进出局光缆不同路由,以防止单向进出局路由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汇聚点失效。中心站点进出局光缆必须保证有两个以上的路由到达局前井,有条件中心站点可改造为从不同局前井或不同楼内竖井进入机楼,进一步确保网络的安全。
对无法实现不同路由进出的重要站点和环路,可采用同路由不同杆(管)路的方法来提高安全性。
(4)骨干层双路由环路保护。骨干层应全部实现双路由环路保护。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对于现有路由存在一定隐患的、有条件建设第二路由的段落,应加大力度进行第二路由光缆的建设,可考虑采用置换方式进行建设,以达到不同平面使用不同的光缆路由;同时也为OLP系统的建设做好路由准备。对于光缆无法到达的地区,也可采用无线方式(微波等)实现路由保护。
(5)接入层支链优化。
①将长链尽量调整成环,如图3所示。
(6)光纤自动保护(OLP)系统建设
OLP系统(Optical Line Protection System)为光网络中光纤路由保护提供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主用路由与备用路由间的快速自动切换,减少系统故障时间,提高网络安全等级。骨干层及汇聚层部分段落承载业务量较大,安全性要求较高,可考虑OLP系统建设。骨干层及汇聚层线路部分段落由于客观原因(线路过长,改造难度较大)安全性受限,可考虑OLP建设。对于线路衰耗冗余度较小,且割接频繁的线路段不宜考虑建设OLP系统。对于接入层线路不建议进行OLP系统建设。
(7)电源动力保障
骨干点:双平面设备分别使用独立的开关电源系统和PDF设备,确保了电源保障的安全性。
基站:通过二次下电改造,确保传输设备供电保障,防止环路多点中断。
(8)提高基站传输设备的防雷性能
实施基站接地整改,加装电源分配模块,验证防雷效果,通过严格执行“基站防雷与接地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来保证。
四、结束语
总之,今后本地传输网将向更高容量、MESH化,双节点保护、下载业务风险分担等方向进一步发展,只要考虑到本地传输网今后发展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地传输网在安全性、容量、维护简易性等各方面均会得到很大。
参考文献
[1]李萌,传输网络与IP网络融合演进策略研究[M],北京.电信传输,2013
[2]张建忠,邢玉领.传输网网络评估技术在本地网网络优化中的应用[M].北京.电信传输,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