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基础教育热点主题与知识基础研究

2014-10-17任增元姜帆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学刊聚类素质教育

任增元 姜帆

摘要:本文基于CSSCI(1998-2012年)的数据,对《中国教育学刊》载文的关键词、作者和参考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

分析,并做出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刊物的载文量呈平稳趋势,拥有一批基数庞大、集中度较高的作者群

体,少数学术精英对该刊办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

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是本刊研究的热点问题;引文来源注重基础

理论。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教育学刊》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刊是基

础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之一,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

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经

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该刊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

学科的发展,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新颖、全面、有指

导意义的各类学术论文。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统计研

究与分析,例如黄友初利用《中国教育学刊》

2010-2011年刊载的642篇论文,分析了其载文基

本信息、栏目分布、作者和引文情况。但尚无学者

对该刊关键词、发文作者与机构、引文来源与知识

基础等内容做整体性计量研究。鉴于该刊代表性,

本文将对该刊1998-2012年所载的3436篇论文、

7911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作者、关键词、

发文机构以及文献共被引等情况做出科学知识图

谱,以探求其知识基础、期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并

从中发现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及

研究趋势。

一、研究方法及载文情况

1.研究方法

所谓知识图谱,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通过

空间表征法,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技

术、应用数学、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

由科学文献和引文路径的复杂交织所反映出的科

学交流及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的内容分析法,基

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可以通过定量

的数据更加客观、直观、形象地反映某一学科或领

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演化等情况。本文利用陈超美

教授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关键词共

现和引文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

图谱。由于目前CiteSpaee软件要求输入的文献格

式主要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IsI)中文献

的文本格式,而本文使用的是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

格式,因此先通过CSSCIREC软件将CSSCI数据格

式转换为ISI格式后,再运用Cite Space对《中国教

育学刊》的3436篇载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2.载文情况

期刊的载文量能够反映出一份期刊的信息占

有能力、输出能力和辐射能力,因而是评价期刊基

本指标之一。研究发现,《中国教育学刊》近几年来

所刊载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峰值,之

后又稍有回落。

二、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和概况一篇文章的

主题和内容,通过对关键词词频的统计可以清楚地

了解和判断某时段内的学科、机构及期刊的研究主

题和研究热点。在设定阈值和余弦相似系数后,用

CiteSpace软件对《中国教育学刊》刊载的论文进行

了关键词共现统计(见表1、表2),并绘制其知识图

谱。经统计,1998~2012年间共有7911个关键词,其

中出现10次以上的有130个,出现20次以上的有

59个。

根据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大小可以发现热门关

键词,通过近年突现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问

题。知识图谱表明,“素质教育”(213)是最大的节

点,除此之外,“课程改革”(193)、“教育改革”

(147)、“课堂教学”(142)、“基础教育”(122)、“教

师”(121)、“教学改革”(99)等也都是《中国教育学

刊》此间的研究热点。“基础教育”这一关键词说明

了这一刊物所属的学科领域,而其他高频关键词还

表明了这一学科领域最近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利

用CiteSpace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的结果可

以聚为五类:分别是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

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

课程改革、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15年间出现的关

键词有近八千个,设定阈值后能够在可视化知识图

谱中显现出来的关键词也是词频最高的关键词,这

五类关键词基本代表了1998~2012年间基础教育

学科的研究热点。

1.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

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包括“素质教育”“教

育公平”“义务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等

关键词。我国上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口

号,其核心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

两大问题。自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的

专家学者也一直在不断讨论、深化和明晰素质教育

这一政策的执行效率与效果,并及时指出素质教育

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例如学者张旺认为教育目的功利

化、课堂教学灌输化、评价标准唯一化、教学活动无

机化、人才培养同一化是影响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

五个重要问题,只有以人为本地解决这些问题,才

会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追求教育公平则是人类

社会所持有的共同理念,但其也与素质教育密不可

分,“只有做到教育公平,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推行;

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做到教育公平。素

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研究具有互动性与互补性,而

对这两个方面《中国教育学刊》也给予了及时的跟

踪研究。

2.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基础教育”“农村教育”“中小

学”“课堂教学”“学校教育”等关键词。基础教育是

本刊的主要研究领域,且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重

要的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和回应社会

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转型,因而吸引了一批学者的

研究兴趣,成为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农村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愈提

高,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

诸如农村教育观念、经费、师资、课程、教育结构、体

制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解决,而学者对农村教育的

调查报告和个案研究逐年增多,体现了学界对农村

教育的重视。

3,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教师”“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

展”“教师发展”“教师素质”等关键词。20世纪80年

代以来,教师发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

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转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教师

发展是一种过程,它既可以是一种主体性过程,也

可以是一种客体性或主客体性兼具的过程。教师

参与学校管理具有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升教师工

作积极性等多种功能,因而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两

者之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联系,此类研究对保

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与高效率的学校管理有重

要意义,也因此成为基础教育领域近年的研究热点。

4.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聚类

教育改革聚类凸显出来,说明了该刊具有较强

的时代特色。这一聚类包括“教育改革”“课程改革”

“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等关键词。改革开

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社会改革

一样不断扩展和深化,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教育事业

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

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而剖

析中国教育改革的阻力与对策,助力推进教育改革

也是学者和期刊的责任。另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也是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

一场改革,其意义在于传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

的行动方式,同样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

础教育建设工程。而《中国教育学刊》对教育改革

与课程改革这两项关乎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重要

研究方向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5.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了“教育研究”“教学实践”“教育

方法”“教学研究”“教学科研”“教学策略”“语文教

学”等关键词,从对我国教育研究30年来发展历程

的回顾,到对基础教育研究导向的政策建议,再

到对教育研究中运用的质化及量化等分析方法的

研究等均表达了国内学者对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等基础研究的关注。这也说明教学在基础教育当中

的关键作用,而在高等教育相关的文献计量当中,

大学教学的关注度并没有如此突出。

三、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即某一关键词突然出现的程度,突现度

越高则说明该关键词越来越受到关注,地位越来越

突出。根据表2可以得出,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研

究趋势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学校建设的研究以

及教育均衡的研究。

1.有效教学的研究

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是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目标。而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

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

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果指的是学有所

得、所获;有效用指的是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

的;有效率指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

时的”。有效教学也是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中小学

课堂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但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

来,虽然教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进行了许多有

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

惑,教学低效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学校建设研究

教育部在2010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曾对中小学学校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发展“特色”,二是着重“创新”。而学校文化是

承载“特色”、凸显“创新”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文

化竞争力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在中小学

学校建设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但当

前,很多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

要表现为: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对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片面;过分注重形式,忽

视内涵;缺乏规划,不能持之以恒。因而,如何继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便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实

现特色发展和增强创新氛围成为了众多学者现在

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3.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均衡是首要问题,基础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仅给教育本身,而且对社会

都可能造成诸多不良影响,通过政策促进基础教育

的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

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成果,但还不能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在

总结经验基础上,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和《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明确重点、因

地制宜,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基于文献共被引的知识基础

如果把研究热点定义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

现状,那么研究热点的引文就构成了相应的知识基

础。《中国教育学刊》十五年间刊载的3436篇论文

共有10266篇有效参考文献,经统计被引次数≥2

次的参考文献有336篇,≥5次的有72篇,≥14次

的有10篇(如表3)。这些文献是1998~2012年间

《中国教育学刊》研究热点最为关注的文献群,多数

是涉及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文章或著作。

教育部的两部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及《普通高

中数学课程标准》分别被引34次和20次,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课程改革的关注。

两个“标准”分别论述基础教育中语文与数学的“课

程性质与地位”、阐明其“课程的基本理念”、制定其

“课程目标”并介绍了一些可行的课堂建议与案例,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的多样

性,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自此两部《课

程标准》颁布起,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都在

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中体现出来,为我国的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

由钟启泉、崔允潡、张华等人合著的《为了中华

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从“课程改革的目标

与背景”“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教学

理念与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

资源”“课程改革与教师”等七个方面,解读了《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

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背景、一种视角、一种参照

。对此类著作的高频引用也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学

者对国家重要政策文件的重视。

叶澜、白益民、王栅、陶志琼编撰的《教师角色

与教师发展新探》从教师的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

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作了新的论释。从“教师德性

论”到“教师审美论”再到“教师发展论”,多角度地

分析与论证了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与其它职业的

区别及教师应达到的理想境界等问题,并将重点放

在了一直被人忽视的“教师该如何育己“这一话题

上,通过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而推动我国基

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表3还表明,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2000)、

邓小平的《邓小平文选》(1993)、教育部颁布的《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佐藤学著,钟

启泉译的《课程与教师》(2003),以及钟启泉的《新

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003)也是《中国教育学刊》研

究热点重要的知识基础。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这些

经典文献的引用也反映出他们对基础教育政策、课

程改革与基础理论的重视。

五、结论

1998~2012年间,《中国教育学刊》紧密围绕我

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刊

发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广泛影响学科发展的同

时,该刊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并在“素质

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

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

论与教学研究”五个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热

点。无论个人作者还是署名机构,《中国教育学刊》

均稿源广泛、基数众多,形成了对该刊发展发挥着

至关重要作用的少数精英群体。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中国教育学刊》进行文

献计量学研究初步揭示了该刊1998-2012年间的

研究热点与知识基础,但限于选取的数据、计量指

标和研究水平,本文只能管窥《中国教育学刊》的部

分特征,如何在数据处理、计量方法、分析视角方面

进一步完善,以更科学、准确的方式全面、清晰地分

析与研究期刊,还望专家学者给予指导与勘正。

猜你喜欢

学刊聚类素质教育
《高师理科学刊》征稿简则
《高师理科学刊》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文化学刊》十年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
自适应确定K-means算法的聚类数:以遥感图像聚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