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调查研究

2014-10-17李厚业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企事业意识单位

李厚业

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供需矛盾日趋明显,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最佳途径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不但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实现了大学生的理想和自我价值。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不过4%,广东省只有1%,河北省仅有0.3%,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却为20%。为弄清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原因,作者对哈尔滨学院在校大学生抽样调查进行分析,找到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调查结果基本情况与分析

本次调查从2012年初开始到2013年底结束,面向哈尔滨学院在校大学生四个年级,共发出问卷524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占发放问卷的68%。其中师范类151份、非师范类205份,男生126份、女生230份;文科生占40.27%,理科生占34.50%,音、体、美学生分别占8.56%、7.37%、7.51%,基本涵盖了哈尔滨学院各专业学科。数据真实、宽泛,可信度高,能够相对真实地反应哈尔滨学院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1男生的创业意识高于女生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作者发现虽然女生所占的比例高于男生,但女生的创业意识明显低于男生。230名被调查的女生中仅有49.12%的人有创业的意识并想参加创业团队。而在126名被调查的男生中,62.7%的人想创业,所以从性别上来看创业意识存在一定的差距。

2城乡学生创业意识差距较大

在调查中,作者还发现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家庭经济状况。在195名有创业意识的学生中,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占51.36%,由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能吃苦,他们想改变自己和家人的贫困经济状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所以他们的创业意识强。而36.31%的学生来自温饱富裕家庭,他们从未担忧过自己的衣食住行,享受意识较强,所以创业意识差。

3选择稳定工作和考取研究生的大学生人数居多

从就业去向上看,稳定的企事业单位、研究生和公务员备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32.13%的大学生认为找一份稳定工作是毕业后最理想的选择,31.10%的大学生认为在就业困难的现实社会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很必要,考研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15.17%的大学生认为考取公务员是最好的选择。只有15.60%的学生认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可以考虑自主创业。

4大学生创业的意识和愿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越来越强

还是以创业态度一题为例,积极支持创业并想成为创业中心一员的,大一占44.7%,大二占48.2%,大三占52.8%,大四占64.3%,同时我们又对持有这一态度的64.3%的大四毕业生做了进一步调查,打算毕业后就创业的占15.67%。这两组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强烈,而毕业后直接创业的比例却很小,可见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在不断增强,而创业能力却远远不足。

二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这种三位一体的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有机体系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大战略决策———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由此可见,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高度重视。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企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为高校提供了培训人员、训练场地、技术项目等支持。但是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未形成一个有机的具有联动效应的整体,难以发挥它的最大合力。首先,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合作形式单一。地方政府只是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一些资金支持,其他方面很少涉及。其次,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合作同样不够深入。在形式上,一些企事业单位只是为大学生提供毕业前的实习机会,很少为大学生提供资金和技术项目的支持。最后,各地方政府缺少对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事业单位政策上的倾斜,从而抑制了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提供支持的积极性。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条件不足

首先,目前有些高校并没有真正地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提高到战略任务高度来认识,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承担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其次,大多数高校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力量薄弱。高校专业教师理论性教学强,由于他们没有参与创业过程的亲身体验,所以创业实践经验不足。而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也只能在创业理论上指导学生。真正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并能指导学生创业的师资力量相当匮乏。高校会邀请企事业单位或商业界的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以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创新创业经验。此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大难题就是资金不足。各高校在办学经费不充足的条件下,只能先保证正常的教学计划,很难把经费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没有资金的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无水之源。

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教改课题,鼓励学生立项申报,对成功结项的大学生来说只是增加其创新学分,而对于指导教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奖励机制。有些优秀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多参加校内的其他活动完成创新学分,所以很多大学生根本不重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归根结底是不完善的激励机制造成的。同时很多高校也未曾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纳入到评价考核体系之中,仍然以学习成绩评定学生的优劣,这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活学活用课本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全面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所以,增强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其创业与实践能力的根本,也是目前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自主创业的真正涵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通过邀请企事业单位的成功人士和自主创业的典型代表,为大学生做讲座,树立榜样,鼓励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坚定信念,鼓励大学生凭借自己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聪明的头脑和与众不同的想法闯一番事业。最后,鼓励大学生组建团队或社团,共同参与实践项目,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这种意识真正内化成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理念。

2构建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三位一体的完整的有机体系

首先,加强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作为财政资源的支配者和掌控者,政府应该尽其职责,协调好资源配置,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具体体现在:政府和高校共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如建立有力的保障体制、完善成熟的市场等。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这对于办学经费不足的高校来说,犹如雪中送炭。其次,加强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高校和企事业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高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而企事业单位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成果孵化、项目转化等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人才。二者的合作具体体现在:一是企事业单位发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家、咨询服务等。二是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三是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建立成果孵化、项目转化的平台。最后,加强政企之间的合作。政府应对投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事业单位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如加大对企事业的资金投入,减少税收等方式以激励更多的企事业投身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列中。

3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首先,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要培育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必须先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创业精神的教师。高校可以在校内选拔部分专业知识和基本素养高的教师,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定期组织他们到企事业单位培训、交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教学技能。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实践经验要求很高,所以高校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为实践顾问或兼职导师,定期为大学生及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创业指导、技术咨询,传授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次,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同学术研究、职业教育同等重要。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各专业学科特色,合理设置各个专业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并与其它学科有机综合,力争创建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方式上,高校也应作出重大改革,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使课堂教学、创业模拟和实践有机结合。最后,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了使大学生真正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关键靠实践,特别是广泛地社会实践。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从提出到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创新创业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与时俱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优化创业环境,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协作为大学生创造实践平台,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参考文献

[1]应焕桃.“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

[2]王琳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2(12).

[3]阮俊华,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新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企事业意识单位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协办单位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