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老虎”滋生的制度土壤
2014-10-17化定兴
7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这一消息犹如反腐强心剂,表明了党中央的反腐决心——“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据不完全统计,至8月25日,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已达44人,反腐力度前所未有。
“老虎”落马,往往情节曲折,故事丰富,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其中的“花絮”。然而,一个个热闹非凡的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官场问题的严重和反腐形势的严峻。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养“虎”为患,铲除“老虎”以及贪官滋生之土壤。近日,几位反腐专家接受了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他们所关注的重点正在于此。
官员选拔制度有缺陷
由于官员选拔和晋升制度的不完善,官场中混迹了不少贪官、庸官,既破坏了官场生态,又危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记:“老虎”养成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带病提拔”问题,该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乔新生:一些官员之所以腐败透顶,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些官员把自己贪污贿赂所得用于贿赂其他官员,从而得到更高的岗位。正是这种特殊的腐败机制,使得一些贪官在现实生活中有恃无恐。我多次指出,中国当前的腐败不是个人的腐败,而是一种体制性或者集团化的腐败。每一个贪官遭曝光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所以,必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逐步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加快我国民主政治体制改革,进而消除腐败的滋生土壤。
虞崇胜:在官员选拔和晋升中,相关制度必须纠正过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容错原则,坚决采取“零容忍”原则,凡有问题的干部均不予晋升和提拔,从而用制度堵住贪官的上行通道。
程文浩:如何防范“带病提拔”问题,我觉得关键是两点:一是前期的预警机制,二是后期的责任追究。建立预警机制,是指在选拔提任领导干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候选人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声誉。有些贪官在落马之前就已在当地声名狼藉,这些沸腾的民怨所折射的往往就是某些领导干部的无法无天。然而为何我们的一些组织部门全然无视这种异常情况?今后组织部门与纪检部门应当联手建立起制度化、系统化的民意收集和评估机制,避免再出现“边腐边升”的悲剧和闹剧。强化对组织部门的责任追究,就是对于组织部门明显用人失察,导致其管辖范围内连续发生“带病提拔”问题,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追究选拔提任者的责任,以此改变组织部门有权无责、权大于责的现象。
记:“老虎”在担任一把手时往往腐败最严重,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到底该如何监督一把手的权力?
程文浩: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应综合采用确权、削权、分权等多种策略。所谓确权,就是要从制度上理清“一把手”的权力边界。“一把手”虽然是一地一单位的最高长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权力可以无限巨大、包揽一切,而是必须在“笼子”(制度框架)内依法依规依纪行使权力,并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确权的当务之急,是确定“一把手”们的权力边界、权力清单和权力禁区(“红线”)。削权,就是通过简政放权和放松管制,将各级政府手中的权力压缩至合理必要的程度,从而减少“一把手”们以权谋私的权力资源。分权,是指通过合理分解权力以及增加对权力的制约环节,扭转很多“一把手”“一言堂”决策、“一支笔”审批的个人权力膨胀和失控状态。
记:有一些“老虎”综合能力较为平庸,但依然身居高位多年,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乔新生:在当下的官场环境中,那些表现平庸,八面玲珑,不得罪任何人的官员,往往会在各方利益集团的平衡协调中获得更高的位置。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必须建立更为完善的公开选举制度,让群众直接推选自己的候选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平庸政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突破传统的政治体制樊笼,大展抱负。
虞崇胜:由于选举和考核制度不健全,在我们的干部选拔和晋升中,主管领导的意见十分重要,如果主管领导不能按照任人唯贤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人,而是依据自己的看法或需要选择人,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因此,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和大量存在,需要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和晋升制度,避免主管领导个人说了算。
反腐不能“雨过地皮湿”
我们不能满足于“老虎”思想堕落、信念缺失这样的简单结论,而忽略了对腐败行为客观原因的深究和探索。
记:还有不少“老虎”有一些共同点,他们来自底层,勇于进取,如果没有贪腐,他们的故事可以说是很好的励志题材,该如何理解这种人生大起伏?
乔新生:一些“老虎”乃至其他官员不是缺乏足够的权力、地位,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健全的人格。我通过长期观察中国官场现状发现,中国的官员不少存在心理上的缺陷,他们对上唯唯诺诺,对下指手画脚,他们缺乏最起码的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治意识,他们对于现代民主的一些基本精神缺乏必要的了解。即使法学院培养出来的一些官员,他们口口声声民主法制,但是在他们的脑海深处,仍然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他们为了获得自己的一官半职,可以不择手段。所以,一般情况下,通过高等教育很难全面培养公民意识,而应该通过普遍直接选举,让官员接受现代民主的洗礼。
虞崇胜:这些“老虎”也许骨子里不一定有贪念,他们在很长一段成长道路上能够埋头苦干,并且赢得人们的赞誉。但是,他们最终却没能够守住底线,逐步堕落成人们不齿的腐败分子。这里既有客观的社会环境(腐败多发)所起的作用,也有制度漏洞使之有可乘之机,更与个人思想堕落、抵挡不住诱惑有着较大的关系。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过去过多地注意了如何搞好廉政建设这“软”的一手,而没有紧紧抓住坚决惩治这“硬”的一手,即使是惩治腐败也是运动式的,“雨过地皮湿”,致使反腐倡廉工作成为花拳秀腿,每次反腐倡廉运动总是开头时大张旗鼓,但是秀一秀后就没有下文了。
记:一些“老虎”落马后,常归结贪腐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失去了理想和信仰,是这样吗?
程文浩:失去理想和信仰是“老虎”们以权谋私的主观原因,但并非全部原因。无论是廉政研究者还是实务工作者,应更加关注腐败行为的客观原因。“老虎”们的以权谋私行为为何能够得手,他们滥用了哪些权力,如何突破各种制度规范的限制,各类监督机制为何失效,这些问题触及了我国公共权力体系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是今后预防腐败的关键。简而言之,我们不能满足于“老虎”思想堕落、信念缺失这样的简单结论,而忽略了对腐败行为客观原因的深究和探索。
要保持对法律的敬畏
有些“老虎”有干事的能力,也有做好官的禀赋。但失去了对法律的敬畏,再多的禀赋也只能为作恶推波助澜。
记:有些“老虎”落马后,他们的一些同事或老同学会发出惋惜与同情之声,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乔新生:中国的官员落马之后,既得利益集团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不排除一些官员在任期间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因此他们被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之后,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同学,会利用新闻媒体为他们评功摆好。当然,从人性上来看,那些过去自己熟悉的官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身边人带来心理上的震撼。他们在接受新闻媒体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发出哀叹,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只不过在现代法治社会,情感不等于法律。部分官员落马之后,身边的人集体“上书”,希望能够从轻发落这些官员,这是传统社会的常态化表现。
记:做官是一件难事,不贪是底线,但左宗棠说:“廉仅士之一节,不廉固无足论,徒廉亦无足取。”作家王跃文曾说过,清官多酷,好官多庸,能官多专,德官多懦。那么从现实看,该怎样做个好官?
程文浩:人生是平衡的艺术,领导干部身处复杂的利益关系之中,更需要平衡的能力和技巧。我认为,要想做个好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始终将权力视为造福百姓的公器,而非个人或家庭的私产;积极追求个人进步,但不贪念权力;既相信自身能够有所作为,又始终保持对法律和自然规律的敬畏;既能灵活处理问题,又能维护原则和底线;既能在工作中经营良性的政商关系,又能在生活中与商人群体保持必要的距离;既能高调地开拓事业,又能低调地生活和为人。
虞崇胜:必须明确,做实事做好事与贪腐之间本来就是黑白两道。在通常情况下,正大光明、清正廉洁的官员,因其有正气和魅力,往往是最能做出实事和好事的。相反,那些心存贪念的官员,处处计较得失,即使有很高的智商和能力,也是很难做出实事好事的。如果把官员的做事与腐败联系起来,官员做了实事好事就要腐败一把,那腐败不就成为正常的官场规则了吗?因此,官员既干实事又不陷入贪腐泥潭的唯一路径只能是——树正气,走正路。
铲除“老虎”滋生的制度土壤
文_本刊记者 化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