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 勇于变革 不断创新实现向现代畜牧业转型跨越
2014-10-16温希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局局长
文│温希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局局长)
2011年以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指引下,昌吉州紧紧围绕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跨越这一主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重点在牧民定居、草畜联营合作社、托牛所等模式上实现突破,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自治州畜牧业驶上了大发展快发展的轨道。截至2013年末,全州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50.2万吨、86.8万吨和8.3万吨,均占全疆总量的20%以上,牛羊出栏630万头只,其中,新增肉牛肉羊出栏67万头只,畜牧业产值170亿元,占到大农业产值比重的55%,高出全疆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昌吉州已成为新疆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生猪生产基地、无公害肉鸡生产基地、良种肉羊肉牛繁育基地。畜牧业已成为昌吉州发展农村经济和农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局局长温希斌
在全疆首创托牛所。从2009年开始,昌吉州启动了“畜牧业培训年”活动,连续三年先后选派了全州百名奶牛养殖大户和奶站负责人,到内蒙古学习奶牛饲养管理、鲜奶收购管理和牛奶质量控制等先进经验,部分学员归来当年就创办了规模化托牛所6个,在全疆首开先河。经过3~4
年时间,全州规模化托牛所已经达到87个,有5.6万头奶牛实现了“入托”。通过托牛所的建立,解决了奶牛分散饲养与规模经营、养牛与种地难以兼顾的现实矛盾,实现了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和牛奶品质的同步提升,达到了牛奶价格大幅提高和奶农大幅增收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推动了奶业的换代升级。
在全疆首建四级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从2010年起,昌吉州在全疆成立了首家州级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实验室已通过自治区计量认证),在县市建立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乡镇建立畜产品质量监管站,在市场、生鲜乳收购站、畜禽屠宰场及规模化养殖场(区)等重点监管区域建立畜产品质量监测点,并做到工作人员、仪器设备、专项经费“三到位”。目前,“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的州、县、乡、点四级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初步构建。全州未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在全疆提前完成牧民定居。2010年,昌吉州争取福建省将牧民定居列为头号民生工程予以支持,结合国家游牧民定居项目,以快速增加定居牧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培育定居牧民后续产业为重点,按照补助标准一致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牧民意愿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五宜两结合”(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集中定居与分散定居相结合、城市定居和乡村定居相结合)定居模式,加快牧民定居步伐。“十二五”期间全州计划定居7367户,牧民搬迁定居比例达到80%,其余20%实现就地定居,比自治区制定的牧民定居总体目标提前5年完成。通过“五宜两结合”定居模式的推广,预计2014年即可完成定居目标。
在全疆率先启动实施肉羊繁育工程。2012年,自治区《新增1000万只出栏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昌吉州为承接新增出栏优质肉羊500万只的任务,立即启动“一十百千”(一个核心种羊场、十个肉种羊场、百个肉羊良繁场和千个肉羊良繁户)肉羊繁育工程。当年就建成1个核心种羊场、3个肉种羊场、100个肉羊良繁场和800个肉羊良繁户,可向社会提供种羊15000只、高杂公羊20000只。
在全国率先建立畜牧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畜牧业生产全过程实现动态实时监管、数据统计分析、科学决策、预警及风险控制,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指挥管理水平。从2011年起,昌吉州开展了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的畜牧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目前,第一期工程结束,全州已实现了奶业生产、运输环节的质量全程监管、动物防疫情况的监督管理和州县乡视频会议功能,预计明年可完成全部项目设计任务,将极大提升昌吉州畜牧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时任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对昌吉州畜牧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昌吉州畜牧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是全国农业系统第一家。
在全国创新建立草畜联营合作社。为了破解困扰牧区发展和牧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制约瓶颈,昌吉州在深入调研、学习和借鉴其他省份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思维,结合当前牧区发展的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草畜联营的思路,设计了“两转、三权、四统、五原则、一分配”模式(简称“23451”),即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农牧民向其他产业(岗位)转移;草地管护使用权、牲畜生产经营权、设施使用权作为资本入股(社);实行统一放牧、统一防疫、统一改良、统一销售;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承包经营权和草地政策性补偿补助对象不变的原则;按资(量)固定分红(物)的草畜联营合作社。当年,各地牧民入社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全州已挂牌成立的草畜联营合作社达到28家,入社农牧民748户,社员2076人,入社牛7892头,入社羊59353只,入社草场9.4万亩,总股本金6169.52万元,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草畜联营合作社的创建,是昌吉州深入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深化牧区改革的一大创新,也是对牧区生产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对于加快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牧民向多产业转移,实现牧民持续大幅度增收,弥补全州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短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农业部对昌吉州草畜联营合作社的创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全国属首创,为全国牧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找到了“牛鼻子”。
在全国首次由一个地区承办三个会议。2013年8月,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和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主办的,主题为“整合品种资源,优化养牛模式”的第八届(2013)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主题为“科学发展羊产业,规模养殖保供给”的第十届(2013)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和主题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第十二次全国畜牧业经济高峰论坛,相继在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和阜康市成功召开。来自全国30多个省区市的行业专家、学者、国内外企业负责人、业内知名人士和国家部委、自治区、州有关领导及疆内外相关行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达到2000多人,其中,厅级以上领导80多人,研究员、教授级专家学者200多人,行业管理人员500多人,企业负责人400多人,还有疆内各地州畜牧系统领导和企业负责人200多人。
每个大会都利用一天时间,开展了高层论坛活动,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亲临牛业大会论坛,于康震还作了题为“关于肉牛肉羊发展”的专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畜牧业协会名誉会长刘守仁、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叶兴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知名企业的40多名行业顶级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每个会议还分别安排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能够充分展示昌吉州现代畜牧业发展成就的观摩点,同时,为了丰富会议内容,大会还举办了赛牛会、赛羊会、美食节、玉石展等活动。
会议得到主办方、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认为全国性畜牧业“三会”同时在一个地区召开属首次,昌吉州举办的“三会”是历届会议中,地方党政领导最为重视、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大会,总体表现为四个好:组织工作好、专题选择好、示范效果好、社会反响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昌吉州畜牧业将始终坚持“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按照“三站三看”的战略思想,即:站在清真看畜牧,站在市场看品种,站在世界看昌吉,以现代清真文化、草原文化和雪域文化为发展底蕴,瞄准世界打造12亿穆斯林群体草原清真品牌,以草原畜牧业转型工程建设为总抓手,以多种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草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为内容,真正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昌吉州文化、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畜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