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14-10-16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2014年9月4日,人们期盼已久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次改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将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014年,上海、浙江将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开始实施。试点将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庆祝第3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9月9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庆祝第3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对全区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杭桂林出席表彰大会并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自治区副主席白向群讲话。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授予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等12个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娜仁花等18名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汤俊文等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毛跃飞等43人“全国优秀教师”、刘军等5名同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张雅荣等4名同志“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斯日古楞等3名同志“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吕贵君等3名同志“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李慧同志“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永同志“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同时,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授予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等60个单位“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贺芝雄等240名同志“自治区优秀教师”、吉木斯等20名同志“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姜笑玉等60名同志“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李向京等60名同志“自治区优秀德育工作者”、王晓磊等20名同志“自治区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校长郭炳胜、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教师娜仁花代表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发言,表示要以这次表彰为新的起点,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责任意识、过硬的能力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师德师风,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本刊记者 李 津)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将毗邻的四所小学合并成两所
从新城区教育局了解到,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优化基础教育格局,实施优质学校带新校、优质学校带分校、优质学校带弱校工程,从2014年秋季新学年起,分别将东街小学、东落凤小学合并成落凤街小学,将向阳小学、北垣小学合并为北垣小学。
据悉,将四所学校整合为两所学校后,同一所学校实行同一法人代表、同一校长、同一管理模式,人事、财务不分。优质师资只需学校内部调整管理,对于师资优化将起到良好的作用。此外,学校整合后,运行成本、行政成本降低,公用经费却增多了,这样有利于集中力量办优质小学。
呼和浩特市城市城区中小学寄宿制期待破冰试水
呼和浩特市与教育发达城市相比,寄宿制学校发展滞后,表现为数量少、标准低、管理不专业。目前之所以大部分中小学不实行寄宿制,一是国家没有专门针对城市寄宿制教育的管理政策,二是面临着无法解决的资金、人事和安全责任方面的矛盾。
然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程度,群众呼唤着市区中小学寄宿制大面积出现。
“为了弥补国家投资不足,民间资本投资教育后勤化是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效途径。让民营经济的投资规划和政府的政策进行整合,会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市政协常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刘秀芬说,可以尝试成立“寄宿制管理公司”这样的专业化公司,实行政府调控、部门监督、校企联动、企业管理的社会化管理模式运作。
副市长王恒俊认为,学生寄宿制应该多元发展,给学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政府会在此过程中探索更多好的做法。
内蒙古启动“学习雷锋少年志愿服务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
9月9日,“德润草原·文明之行——学习雷锋少年志愿服务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启动仪式上,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学生代表发出倡议,号召全区中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志愿服务时代先锋。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与教育厅决定以“雷锋精神我弘扬、传统美德我继承、核心价值观我践行”为主题,在全区广大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德润草原·文明之行——学习雷锋少年志愿服务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
按照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今后每年3~8月,在学生居住的社区,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学习雷锋少年志愿者”活动。通过开展“文明进社区、邻里相守望”、“爱护居住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我为长辈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中小学生的文明素养、环保意识以及公德意识,在活动中感受亲情,懂得奉献,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9月至次年3月,在中小学校,利用班会、队会或课余时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文明友善、诚信节俭”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人人懂礼仪、个个讲友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等主题活动,加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在学生中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李 津/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