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材的调整与变化人教版小学数学

2014-10-16陈华忠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新教材例题解决问题

陈华忠

从今秋开始,数学教材(人教版)全面修订。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从外表上看比原来“胖”了一倍,变成了A4纸张大小,字距比以前宽了,阅读起来更方便。新教材从教材的结构到内容做了不少调整,对许多知识点进行了对调、删减处理,使之更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新教材的调整和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材结构上的调整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与要求的变化与实验教材实施的情况,以及教材研究成果,新教材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和教材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使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修订后的教材,数学知识的出现、教学的顺序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顺序。总的来说,新版三到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材,将较难的部分往后调整,将容易理解掌握的部分往前放,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利于教师的教学。如,在旧教材中,“数字编码”这一知识点出现在五年级中,考虑到现在的学生经常接触数字编码类的事物,对这一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新教材把这一知识调到了三年级。这也意味着,今年新升上四年级的学生跳过了这节课。

旧教材四年级就学过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因为难度较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感,在新教材中被调整到六年级上册。今年的六年级新生,就要遇上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点。

“鸡兔同笼”题原在旧教材六年级上册,让学生用方程去解决。现在,新教材将它调整到了四年级下册,引导学生使用列表、作图等方式解题。

旧教材三年级上册“时、分、秒”单元上的例题,新教材不再要求学生只运用单纯的加减计算过程时间,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直接读表、数数等方法求得答案。

另外,“植树问题”从四年级调整到了五年级;“数对来确定位置”的内容,原来是在六年级教的,现在提前到五年级了;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本来是四年级学习,现在移到六年级。同时,“统计与概率”原先放在一、二年级,现在调整到了四、五、六年级,因为,对一、二年级学生来说,“统计与概率”过于抽象。这样的调整,使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二、在具体内容上的整合

在具体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依据实验教材实施的经验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对教学顺序和节奏做了一定的调整,重新整合原来有联系的小单元,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如,三年级上册重新整合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第一单元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例题是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试一试三位数乘一位数,这样通过对比促进计算方法的迁移,引导学生依据已有计算经验适当总结计算方法。第四单元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整个单元内容丰富、庞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促进计算方法的自主迁移。四年级上册合理整合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整合小数乘除法,适当加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更加强调联系整数四则计算的方法、探索相应的小数计算方法。

另外,从三年级上册开始逐册安排“探索规律”专题活动,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但应用规律不作要求没有习题,不作为考试要求。三年级上册安排了《间隔排列》,四年级上册安排《简单的周期》,五年级上册安排《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六年级上册安排《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三、在解决问题上的变化

新教材重视对“四能”的培养,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提供清晰的线索,还要求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与基本方法。

(1)重视在每个内容领域中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四能”的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在认识图形、数的认识、找规律等内容的教学中安排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为培养学生“四能”提供必要的素材和案例。

(2)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与基本方法。新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逐步地让学生学习并体会到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经历的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教材一般用“怎么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教材一般用“解答正确吗?”提示)。三年级上册增设了“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大幅度降低了例题习题的难度,突出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增设“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思考”的策略,清楚地呈现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理解、分析、列式、回顾反思。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主要编排特点: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反思。或者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愿望,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五年级上册降低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难度,突出有序思考的意义和价值。新教材使学生不仅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新教材大大丰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解决不同的问题,学会根据不同的问题现实,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例题中呈现不同思维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方法,表达了尊重学生的发展现实,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落实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注意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的束缚。解决问题的内容除了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领域安排,还注意在数的运算教学部分安排大量的案例,这样的安排更能体现出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体现培养学生“四能”是本次修订的重要目标之一,怎样使小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提出数学问题。除了在许多题目中提出“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安排了专门的题目让学生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加以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三年级(上)教材中的“时、分、秒”部分,教材特别提供了小明从家里步行到学校的一个情景素材,这在旧教材中是没有的。在阅读这些情景素材中,让学生逐渐理解这一知识点的数学问题是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从教学角度来说,教材的可操作性将更强,同时要求也更高了。

四、新教材增加的内容

(1)新教材在每一部分具体内容的修订中,不仅注意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精心选择案例,设计内容的呈现形式,同时例题的编排增加了一些衔接语,使内容更具连贯性;还注意体现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尽量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引导。新教材增加例题,减少新知之间坡度,而且精心设计练习,课堂练习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与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每一道练习设置,都能注意学生学习规律和能力形成的规律,以便使学生形成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如,许多单元之后增加了一个“整理和复习”,并且让全册教材的几个“整理和复习”与“总复习”前后呼应,步步完善,使学生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内容完整的理解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总复习”部分,在对全册学习内容复习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运用已有知识的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等多方面的训练,也为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数学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2)旧教材对计算方法的归纳,数量关系的分析,常见的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 等,以及解题方法与步骤的归纳与总结,这些知识点在旧教材都被删减。 新教材将这一知识点还原,提倡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初步学会构建数学的基本模式。

(3)新教材增加符号内容。现在的学生生活环境变了,日常也能见到一些符号化的信息,用符号代表某个元素学生也能理解。如,新教材将平行、垂直等数学专业术语,用符号表现出来,并把它的读法表示出来,如“a与b互相平行,记a∥b,读做a平行于b”。

(4)新教材的素材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中,“计算工具的认识”部分,把原来的“掌上电脑”换成了“平板电脑”,图表上的日历更换成“2013年”的新版。

(5)新教材注重评价板块,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良好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后面,都设置有“总结”板块——“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点什么”;而在每一册的最后,还有“自我评价”板块,设了“喜欢数学学习”、“愿意专心听讲”等设问,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学期的收获。一是提示让学生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感受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成长;二是提示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事,回味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安排,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反思、归纳、整理体验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五、新教材删掉的内容

新教材删掉了旧教材中不够合理的单元主题图。比如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删掉了旧教材中不够合理的各课时的情境图;比如“垂直与平行”这课时的运动场的情境图。新教材的题目在情境描述上更加简练,设问更加直接。但在解题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文图着重说明多种解题的思路,直观地引导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删掉旧教材中要求偏高的内容,比如删掉口算乘法这节内容。

总之,教材的重新修订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猜你喜欢

新教材例题解决问题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