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梁素海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2014-10-15李哲王平

环境与发展 2014年2期
关键词:湖泊水质

李哲 王平

摘要:乌梁素海是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具有很高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大型多功能湖泊湿地,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地区最大的湿地。该湿地于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生物多样性湿地自然保护区。本文分析了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的污染问题并提出了污染治理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乌梁素海湿地;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7X(2014)01-0096-03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Solutions Wuliangsuhai

Li Zhe1,Wang Ping2

(1.WuLaTeForntBanner 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ner Mongolia 014400;2.Inner Mongolia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e, Hohhot 010011)Abstract: Wu Iiang Su Hai lake is a big multi-functions lake type wetland with high ecological valu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 in desert and semi-desert of China. It was listed into the Iist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t Wetlands in 2002, and concerned b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xtensively as nature reserve wih high biodiversity. The existing pollution of Wu Liang Su Hai nature reserve are analyzed, and neasures and suggestion on pollution treatment are not forward.Key words: Wu Iiang Su Hai wetland; Pollution treatment

烏梁素海地处乌拉特前旗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最大的淡水湖泊,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它不仅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地区最大的一块湿地。

目前,乌梁素海湿地总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库容量3亿立方米,其中水体面积293平方公里。该湿地是我国半荒漠地区具有很高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大型多功能湖泊湿地。湖区烟波浩淼,鱼欢鸟翔,风景旖旎。湖中水草丛生,有大型水生植物6科6属11种,以芦苇和龙须眼子菜为优势种;湖内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丰富;盛产鲤、鲫、鲢、草鱼等20余种鱼类;生存栖息的鸟类共有16目45科103属19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乌梁素海已于2002年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生物多样性湿地自然保护区。

1 乌梁素海的重要作用

1.1 举足轻重的生态地位乌梁素海虽然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但用一位国际友人的话来说:“它不仅仅属于巴彦淖尔、属于内蒙古,而是属于全人类。”它不仅对巴彦淖尔市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全世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

第一,乌梁素海是全球范围内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罕见的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环保多功能的大型草型湖泊,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湿地生态功能。同时,对维护世界性的生态平衡,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履行全世界“拉姆萨尔公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乌梁素海现有水域是黄河枯水期主要的水源补给库,也是黄河汛期的滞洪库,对于维系黄河水系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自治区第二大淡水湖泊,它对巴彦淖尔市农业生产的维系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接纳了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然后经过湖泊的生物生化作用后,排入黄河,客观上起到改变水质、调控水量、控制河套地区盐碱化等关键作用,减少了农业排水对黄河水质的直接影响程度。

第三,乌梁素海是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成为世界上十分著名的鸟类迁徙地和繁殖地。目前,湖区内有各种鸟类190多种600余万只,除了银鸥、白翅海鸥、草鹭、野鸭之外,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之一的疣鼻天鹅,每年就有600余只在此栖息繁衍。

第四,乌梁素海作为一个滞洪区,对周边地区的水土保持、人民生命及财产保护也起着重要作用;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对改善周边地区气候、气象条件和增加大气降水、维护当地生态平衡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2 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乌梁素海的主产业是旅游、渔业和芦苇。在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还为周边2万多农民和前旗西山咀镇区的近七万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利、水产等共享资源。乌梁素海年产芦苇11万吨,是自治区最大的造纸原料生产基地,所产芦苇具有纤维长、出浆率高的特点,总供应量占前旗两家纸厂基础原料的80%以上。年产薄叶6000吨,生产蔬菜大棚保温帘600万平方米,直接给呼、包郊区及巴市地区的蔬菜大棚提供了80%以上的保温材料。

乌梁素海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渔场,巴市最大的天然经济鱼类生产区,闻名遐迩的黄河大鲤鱼就盛产于此。历史上,最高年份曾产鲜鱼3000吨,现年产经济鱼类700多吨,其中无公害水产品乌鳢(黑鱼)年产25万斤,远销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久负盛名的旅游名胜景区,旅游高峰年份,乌梁素海年接待5万人(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1 水质恶化乌梁素海水质恶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质营养盐浓度增高;二是有机污染加重;三是矿化度增高、盐化程度加大。河套地区每年有8亿立方米以上的农灌退水和3300万吨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排入乌梁素海,同时也将28.8万吨化肥和其他营养盐一同汇入了乌梁素海,水体中总磷、总氮严重超标,富营养化相当严重。据调查,上世纪八十年代排入海中的总氮平均为1086.94吨,总磷65.747吨,而九十年代排入湖中的总氮高达2464吨,总磷277.9吨,是八十年代的2倍和4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水质日益恶化。湖水季节性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每年2~6月份,乌梁素海的主要补给源几乎全是来自上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而此时乌梁素海恰好处于枯水期,稀释自净能力差,所以该时段是乌梁素海水质最差的时期,从6月中旬由于农田排水的补给,水质有所好转,但污染仍十分严重。经环保部门2004年4次监测,总排干排入乌梁素海水中CODcr、总磷、总氮均100%超标,分别超标1.14、0.83、4.19倍,水质为劣V类水。

2.2 富营养化严重据卫星遥感图像分析,近几年,乌梁素海芦苇区和沼泽区又扩大了24平方公里。目前,乌梁素海除1/2面积为芦苇外,其他水体几乎全部被沉水植物充塞,从每年5月至11月初,沉水植物疯长,形成茂密的“水下草原”,并且植物物种向单一方向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沉水植物生产力最大为12kg/m2(鲜重),平均为0.56812kg/m2(干重),沉水植物生物量可高达64万吨(鲜重)。据有关部门测定,湖内大型水生植物总量生产力已达230万吨/年,成为世界上重度营养化的草型湖泊。

2.3 水源危机,湖体锐减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迁,我国北方降水逐年减少,黄河水量锐减,乌梁素海单靠河套灌区农田退补给水出现严重不足,整个水体面积已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660平方公里急缩至293平方公里。加之上游灌溉节水工程的逐年推进,届时整个灌区用水量将减少23%,根据节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2005年和2015年进入乌梁素海的水量将减少到4.5亿立方米和3.9亿立方米,分别为原进水量的50%和43%,水源严重短缺。

另外,由于乌梁素海每年接纳大量农田退水和污水,水中携带的悬浮物和湖内水生植物的自生自灭,加速了湖底生物填平,促使湖底正以1cm/年左右的速度抬高,湖泊水位下降严重。湖底已形成了0.2~0.5m厚的腐泥层,味臭、色黑、颗粒细腻,表层有机质含量达3.02%~5.28%。据专家预测,乌梁素海如不加以有效治理,照此速度演化,乌梁素海将在30年后从地球上消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恶化后果无法估量和挽回。

2.4 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乌梁素海是内蒙古重要淡水渔业基地之一,水质肥沃,水产资源丰富,出产黄河鲤鱼、鲫鱼、草鱼、鲢鱼、赤眼鲟等20多种鱼类。其中,黄河鲤鱼是乌梁素海的特产,色美味鲜,久负盛名。但近些年渔业产量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乌梁素海的水位下降导致湖泊水体容积减少,同时冬季冰层厚度大,冰下水量少,导致鱼类越冬环境恶化,大量死亡。而即使度过冬季难关的鱼由于受恶劣水质环境的影响,仍对春季繁殖、孵化及仔鱼成活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湖泊水位和水环境恶化是导致鱼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说明水资源及水环境对于渔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各级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乌梁素海日益恶化的水质和不断退化的生态环境,巴彦淖尔市和乌拉特前旗旗委、政府积极出面协调各方关系,在乌梁素海的治理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组织乌梁素海渔场在争取原巴盟盟委、行署、内蒙古河灌总局的同意,于2003年引春季黄河流凌汛水1300万立方米,夏季汛期间隙水100万立方米为湖区换水,湖水的臭味已得到有效缓解。

二是会同乌梁素海渔场积极争取市委、政府的支持,将乌梁素海治污工程纳入了全市重点工程。

三是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发展滴灌、喷灌技术,渠道衬砌,减少水的渗漏,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氮、磷进入乌梁素海,缓减乌梁素海富营养化进程。

四是修筑海坝,丰水期蓄水提高水位,枯水期排水,为黄河中、下游调控水量,从而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目前,修筑海坝工程已基本完工。

五是开挖通风道,避免苇片中心区、浅水区沼泽化、陆地化,起到控制海面缩减退化的作用。

4 对策和建议

以上的各项工作对于改善乌梁素海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仍无法从根本上全面治理,建议自治区能够帮助地方政府实施以下措施:

4.1 筹措资金,合理规划,协调发展湿地周边的工农业加大对乌梁素海拯救的投入,帮助乌梁素海上游各旗县尽快建立污水处理厂,使各企业所排污水必须达标排放,以减少生产、生活污水对湖水的污染程度。通过生态、景观规划,对大型水生、湿生植物进行田园景观规划,防止蔓延,减缓湖泊沼泽化进程。在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科学配方等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上,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此外,在发展节水型农业项目的立项上予以适当倾斜,尽量减少河套地区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乌梁素海的危害,从而缓解富营养化进程,抑制水草疯长,减少促淤作用。

4.2 防止山洪对湖区的影响建议自治区协调专项资金,在乌梁素海东岸植树种草,防止山洪带来的泥沙对湖区的淤积。

4.3 合理规划湿地景观生态环境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实现该区域湖水退水通畅,芦苇和大型沉水植物蔓延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湖水的矿化度,使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4.4 建设高蛋白水草饲料生产基地,开发利用水草资源,化害为利

4.5 设立专门机构,理顺管理体制下拨必要的资金和设备,对乌梁素海进行专项管理和保护,机构的性质行政或事业均可,机构可设在乌前旗乌拉山镇或乌梁素海渔场。

4.6 开发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乌拉特前旗旅游资料极其丰富,具有发展大旅游格局的条件,可以举全区之力宣传建立以乌梁素海为中心,以境内大桦背、秦长城、天池、维信高尔夫度假村、阿力奔草原风情为依托的草原旅游。通过筑巢引凤,不但可以加快乌梁素海的治污建设步伐,还可以发展地方经济,形成旅游促建设、建设促旅游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乌梁素海鳥类志》,2000年.

[2]《乌拉特前旗环境质量公报》,2004年.

[3]《乌拉特前旗旅游发展规划》2005年.2014-2-10

猜你喜欢

湖泊水质
奇特的河流湖泊之:它们不寻常
藏有“怪物”的湖泊
“害羞”的湖泊
热带鱼
为什么南极会有温水湖泊?
关于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的分析
奇异的湖泊
观水色,辨水质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