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上将从哪儿来
2014-10-15刘岩
刘岩
上将是我国现在最高的军衔等级。
本来在1988年实行的军衔制度中,还专为军委主席、副主席设有一级上将。但时任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说:“邓(小平)主席一直讲他不要军衔”,“我是武衙门里的文官,也不要军衔”。于是,1994年取消了一级上将的设置。
从1988年授予第1批上将军衔开始,到去年新一批上将晋升为止,解放军先后有148名高级将领分20批获了上将军衔〔第1批属于“授予”上将军衔,第2批以后属于“晋升”上将军(警)衔〕。
年龄分布逐渐有所降低
按相关规定,1994年以前,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等17个单位可设置上将。1995年,武装警察部队升格为正大军区级后,司令员、政治委员的编制警衔亦为上将。
148名上将中,总参谋部(包括总参警卫局)有18人,人数最多,其次是总政治部(包括军纪委)16人。
他们年龄的总趋势是首批年龄偏大,往后逐渐有所降低。除首批平均年龄69.18岁、第3批有一人因特殊情况为71岁外,其余没有超过65岁。
开始几批上将年龄偏高,有一定原因。首先是重新实行军衔制时,全军高级将领的年龄普遍偏高。总政治部1984年对“大军区、军兵种、科工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提出的规划是,“前两年要增加60岁以下的同志;后五年军政一把手一般不超过65岁”。这说明当时这些大单位领导班子中,还缺乏“60岁以下的同志”。
1988年授衔时,适当保留若干名70岁以上身体强健的将领,是干部新老交替的需要。1992年,张震已经78岁,邓小平当面指示他“还可以干一届”,以便“协助江泽民同志,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军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好、建设好”。于是,张震1992年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83岁时卸任。
此外,从中将中选升上将的工作似乎开始得晚了一点。1988年首批上将军衔授予以后,到1993年才开始从中将中选升上将,时间相隔了5年。这也是造成1993年和1994年两批晋升上将者,平均年龄达到近64岁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将军省”“将军县”出现在江西、湖北、安徽、河南等省。第二次实行军衔制后,上将的籍贯(简历中有祖籍与生长地者,按祖籍计算)分布在21个省市,其中独占鳌头的是山东省,有35名,是第二名河南的一倍多。
从上校到上将至少得20年
从1993年开始启动晋升上将以来,20年里共有131人由中将晋升为上将,从过程中看不出有晋升年限的定制。他们晋升前的中将军(警)衔衔龄长短差别较大,最短的为3年,共计3名,最长的为11年,平均年龄为5.6年。
上述晋升上将的131人中,107人是由少将晋升为中将后,再晋升为上将的。这其中45人是1988年授少将军衔。他们在1994年至2006年陆续晋升。
这表明,45名少将晋升到上将军(警)衔所需的年头,前后相差了12年。
上述107名由少将晋升上将的将领中,有60人1988年被授予校官军衔,再晋升为上将。
他们之中,由大校晋升到上将所用时间最短的只用了12年。不过如此速度,不具有普遍性。上校晋升较快的2人,分别用了20年和22年的时间。此例表明,从上校到上将,至少得经历20年时间。
多数有指挥战役军团经历
所谓“战役军团”一般指集团军,其指挥员是军队组织序列中的一级关键性岗位。148名上将除个别非行伍出身和少数科研技术干部以外,大多数人从当士兵起步,具有班、排、连、营、团、师等各级主官经历。
例如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他入伍后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长……具有每一级领导岗位的工作经历,带兵和指挥部队执行任务的经验,可谓十分全面、丰富。
新一代上将中类似范长龙经历者为数不少,其中在集团军和相当于集团军的特种部队领导机关,担任过军政指挥员的有106人。其中包括集团军军长32人,集团军政治委员35人,海军舰队或军级基地、军区空军或军级作战部队、第二炮兵战略基地的军政一把手39人。
上将历来是军中精英,148名上将也不例外。
(摘自《廉政瞭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