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上如何渗透德育

2014-10-15杨晓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德育目标情感

杨晓军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的主旋律,它不再局限于思想品德课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解内容、学习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应在于强化它的德育功能,達到以德育情的目的。

关键词:德育 数学 目标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209-01

思想品德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的主旋律,它不再局限于思想品德课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是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并列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在教学中应注意六个问题,其中第五点就是“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以前总觉得在数学课中穿插德育就象是电视剧中插播广告,偏离了数学的轨道,完不成教学任务。可自从实行了新课标后上课有意识地对学生有一些指点,学生却说那是广告中插播电视剧,他们还挺欢迎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解内容、学习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应在于强化它的德育功能,达到以德育情的目的。数学这个学科任务比较重,并不是每节课都要有德育教育,但是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自主课上让学生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史,我们学校现在都是用导学案上课,第一节课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当我们学习到必修2的第三章解析几何时,第一节课前先让学生上网查阅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创始人并介绍他的生平和贡献,几何学是笛卡尔公开发表的唯一数学著作.虽然只有短短的117页,但它标志代数与几何的第一次完美结合,变形形色色的代数方程表现为不同的几何图形.反过来,许多相当难解的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这就是解析几何所研究的内容,所以,人们把笛卡尔称作是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在数学上的成就为现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学家在获得真理的过程中艰苦奋斗的过程,使得同学们增加勇气,知道就是那些大人物,那些大数学家他们在证明一个定理也要付出辛苦,不是坐在那儿一想就出来的。这些对于同学们自己去克服困难发现问题是非常有利的。类似的还有华罗庚,陈景润,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在敌人破城而入、生命处于危机时仍然沉浸在数学研究之中,他的墓碑上没有文字,只有一个漂亮的几何构图,那是他发现并证明的一条几何定理。华罗庚通过自己的自学,成为我国赫赫有名的数学家,并邀请到国外讲学。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身居陋室,但为了攻破歌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数学难题,不断演算,通过努力终于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些杰出数学家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数学家不是生来就是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遭遇过挫折。不少著名数学家都犯过今天看来相当可笑的错误。让学生知道他们犯错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反面获得全新的体会,而且,对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2 展示课上深挖掘,勤思考,多联系

我们学校的模式是每节内容的第二节课都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解题思路,既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锻炼了胆量。教师引导学生在题目理解之后,想想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如说,在讲到概率问题时,告诫大家要理智对待彩票问题;由几个常见的函数模型谈到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增强民族自豪感;由三视图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看人看事不能片面,应该多角度,多换位思考,从而谈到同学之间的融洽相处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教线性规划的那一节课,在讲完线性规划后我谈到了线性规划在生活中的应用,讲到了基金的组合就是通过线性规划按比例分配的,由此谈到了理财,谈到了他们对人生的规划,由此教育他们即使有钱也不能随便花,对自己的生活应该有个计划性针对性,现在的高中生每周花钱在200元左右,个别的一个月甚至超过1500元。甚至比我一个月的生活费还多,零花钱的宽裕会助长孩子的攀比之心,他们现在稍微有点理由就请客吃喝、唱卡拉OK等,这些社会上的娱乐消遣有的学生比当老师的还娴熟。但我认为即使家长花得起钱,孩子还是朴实点好。如果一个孩子的物欲不断接受刺激,他会逐渐依赖这种物质的满足,弄得不好会人格扭曲。学了这节课后,我建议如果你手里真的有钱,学学理财,学学孝敬父母,而不是现在乱花钱,将来“月光族”。最后提出老师希望你们在心理上也是健康成长。

3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当然少不了数学课上老师的言传身教

虽然学生已经上了高中,但是他们的可塑性还很强,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文化学习,更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做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技能来引导学生;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塑造学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已经能自觉地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为了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其中这“情感态度”就包含着在数学课中要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现在的很多数学课中都加上了品德教育这一环节。但细细品来,有时这些品德教育不但起不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反而让人感觉有些画蛇添足,学生和老师的配合也仅仅是形式上的需要,收效更是微乎其微。怎样才能更好的在数学课中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更好的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抽象的教学目标呢?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朱熹指出:“读书比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反复推敲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教育内涵,找准思想教育的最佳点,还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通过讲解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和谐自然的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目标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