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2014-10-15赵绿明
赵绿明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因素特别是以思维认知为特征的心智模式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业经济时代管理过程中积累的专断思维、排异思维、习惯性防卫思维、固化思维等心智局限严重阻碍着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优化企业高层的心智模式、推进企业文化变革、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是培养良好而规范的企业心智模式的三个基本实现路径。
【关键词】心智模式 企业管理创新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作为中国经济主要推动力量的企业,其发展和管理创新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如何在文化影响日益深入的今天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深层动力,心智模式的改善直接影响着现代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发展前景。克服企业管理中的思维局限,有效地改善企业心智模式,是现代企业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心智模式的内涵
对心智模式研究始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初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如何规避思维局限,改革开放的推进加速了中国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当代中国企业也逐渐开始面对诸多心智模式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学家敏锐地注意到,伴随后工业时代来临的不仅仅是产品生产模式以及经营模式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变得日益复杂和多变。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较早的得出结论:信息时代管理的成功,5%在于技术因素,95%在于心理因素;企业失败不是根源于企图心太弱,注意力不够坚强或缺乏系统的思考,而是来自“心智模式”。①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的彼得·圣吉指出,“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微妙的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假如没有认知上的心灵地图,人类无法探究这个复杂的世界,而所有这些心灵地图,在本质上都有其缺陷”。“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影响着我们如何认知周遭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②从彼得·圣吉对心智模式内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像企业的产品抑或是品牌宣传一样外在的表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前,而是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技巧和管理文化植根于企业发展的深层本质之中,像“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现实效益。换言之,心智模式是企业生产以及管理行为主体的一种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它和企业的外在表现元素一并构成一个企业完整的动力系统。通俗的讲,包括心智模式在内的企业文化就犹如电脑的软件系统,强有力地支持抑或是顽固地阻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
西方管理学家对心智模式地位的重视以及心智模式改善的努力都源自于它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不可或缺和无法代替,更源于当代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利于现代企业发展的心智模式,这些心智模式规制着当代企业走向繁荣的脚步,“与人们内心深处的有关世界运行模式的图像发生了冲突”。只要我们对中外企业发展的历程有过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就会发现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被动的,无论是美国的“微软”还是中国的“海尔”都经历了一个从传统企业的心智模式向现代企业的心智模式转变的过程。
诺基亚公司曾经是世界移动通信世界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红极一时之时其移动产品占据整个世界移动电话市场销量的一半以上。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与日俱增,三星公司和苹果公司看准时机,及时改变过去那种手机只需满足人们通话需要的理念,积极创新开发新的智能操作系统以及平板电脑等手机延伸产品,走在了诺基亚公司的前头。结果显而易见,仍然抱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营销思维的诺基亚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三星和苹果手机日益成为人们的新宠。个中缘由不得不引人深思,质量依然占优势的诺基亚公司无法赢得手机市场的真正原因恐怕在于企业心智模式问题。
影响转型期企业管理创新的心智问题
对于那些曾经是成功企业骄傲的心智模式,如果不能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作出必要的改善的话,他们就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原因在于,大多数所有者和管理者在拥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以后,个人的权威、企业的风格以及人性思维的缺陷就会被隐匿在物质财富增值的背后,当内涵式增长成为当代企业的主流时,这种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思维惯式自然而然的会滞后于企业发展的实践,成为钳制管理者自身以及企业的一只无形的手。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的心智问题,那么这些心智模式就会成为企业管理创新中的障碍,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在辩证法。总而言之,如果那些专断思维、排异思维、习惯性防卫思维以及固守陈规的企业心智模式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将阻碍企业的改革向纵深推进,当然也不会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影响当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心智问题主要以思维局限的形式表现出来,专断思维、排异思维、习惯性防卫思维,以及固化思维是其主要表现。
专断思维。换一句更为学术化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企业经营、生产以及管理主体经常采用跳跃性抑或是武断式的推断来分析和解决与企业相关的各种问题,这种心智模式的特点在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由于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所有者经过前期的努力,不但在经济财富上积聚了一定的实力,而且在个人权威以及处事方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自信甚至是盲目的自我崇拜,他们往往会按照自己以往企业经营管理的惯常模式和思维处理当前遇到的各种问题,往往通过对一个事物的片面理解就盲目确定了事物的性质,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瞬息万变的事实往往会被曲解甚至是扭曲。
专斷思维使得管理者在盲目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崇拜中迷失企业的根本战略目标,忽视来自于一线员工切实有效的民主意见。对于企业制度的过度倚重,会使得一些不契合时代发展特征的责任目标和规章制度弱化企业管理者的进取心,压制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使企业发展主导的主体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排异思维。由于工业时代的企业家大多数属于创业型,此时形成的企业风格与企业家的个人思维习惯和思维取向存在一致性。这种心智模式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几乎是必须的,能够保证企业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排异思维的局限性在企业处于成熟期时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企业的领导者和所有者为人做事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优点就会转化为为人做事不考虑后果、我行我素、刚愎自用的思维局限。显然这种思维局限会对企业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层领导以及基层员工的意见很难通过合理的渠道发挥作用,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习惯性防卫思维。西方发达国家早期企业的竞争环境和当前的竞争环境有很大的类似性,为了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自然而然的会用一种防衛的思维惯式维护企业以及自身利益,企业这种思维惯式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也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防卫性思维与现代企业的开放理念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在根本上是相悖的。换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由于习惯了这种防卫性的心理模式,对于企业内外事务,高层管理者总会因与其他管理者以及企业行为的参与者在企业决策选择上处于争论状态,结果造成由于无法审视自我的心智模式,因而产生“熟练的无能”。
企业心智模式中排他思维的主要局限在于,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往往与企业的效益不成比例。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论述似乎非常具有预见性:“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③当企业社会责任的灵魂与企业发展的脚步渐行渐远,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因为缺失了良心而难以长远。
固化思维。固化思维在各种行业行为中都表现的比较突出,俗称死心眼。其特点是在企业运行中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一事而类推其它。④固化思维其实是人的认知模式中一直存在的思维局限,其直接后果往往导致在决策实践的量变阶段忽视对其发展结果的预判,惯常的以为曾经成功的行为选择能够应对所有变化,但是当微小的量变引发质变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们才会在惊慌失措中开始寻找解决办法并强迫自己改变原有认知。这种固守陈规的思维方式往往导致行动滞后,无法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从而严重影响事情的进展。
在知识呈现爆炸性增长的当代社会,固化思维会在原则上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日新月异的产品理念、层出不穷的管理理论、瞬息万变的时代消费需求在时刻召唤着新的思维模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新知识、新理念的认识不够等心智模式局限在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经验主义、模式主义使得他们习惯于固步自封,对于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想采取抵制态度,其结果就是滋生思想惰性,办事循规蹈矩,缺乏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最终严重制约企业管理效益的提高。这种心智模式的局限表现在对下级的管理上就是过度强调对企业以及个人权威的服从,相应的忽视对员工潜能以及文化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除管理层以外的企业相关责任主体特别是一线员工个性单一,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人是企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很难想象这样的企业会一直欣欣向荣下去。⑤
以我国现代企业为例,只要我们对某个企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知识化时代过渡所经历的心智模式问题在我国企业中也已突出的表现出来。尽管我们也借鉴国际经验以CEO作为老板的代称,但显而易见的是,仅有名称的改变根本不足以解决中国企业所遇到的心智问题,可以说是用一叶障目的懒汉思维搪塞对企业心智模式改善所要付出的努力。结果可想而知,无论外表装潢的如何华丽,没有契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企业心智模式,根本不可能实现企业管理的真正创新。
改善企业心智模式的现实路径
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企业改革作为实体经济改革的重头戏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企业的现代转型,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心智模式的改善则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深层驱动力。针对当代中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固步自封、思维异化以及独断专权等不良心智模式,必须及时为企业心智模式的改善寻找现实的路径。
以企业管理层心智模式的改善为核心。如果一定要为企业责任主义的心智模式改善界定一个先后顺序的话,企业管理层的心智模式改善无疑是首当其冲的。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其心智模式如何主导着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要想改善企业心智模式以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就必须以之为核心。企业管理者以其丰富的经验、较高的素质在企业创新、发现市场机会、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企业管理层心智模式的不断改善驱动企业创意行为的不断萌发,进而主导着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改善企业管理层的心智模式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企业的所有者必须设计出一整套适合激发管理层创新欲望的思维激励制度,以利于引导文化以及思维模式改善。特定的认知假设和核心价值观,决定着高层管理者如何对待客户、如何对待员工、如何对待股东、如何思考和定义竞争与合作、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管理层心智模式向企业文化以及企业风格转化,主导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要激发企业管理层通过学习先进文化和理念以改变和更新心智模式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能够高屋建瓴,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具有不断进取,超越自我的精神和毅力,为具备较高的思维起点作好价值观准备;修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自知与自信、情感和情绪、意志和胆识,为成就、成功准备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养成优秀的品质,具有使命感、信赖感、责任感、积极性、进取性,、诚实、勤奋、公平、热情等品质,为成就、成功准备相适应的德性。⑥
以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育为抓手。为什么我们要提出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作为推进企业性质模式改善的抓手呢?原因很简单,那种内化于企业文化的心智模式总要有一个外在的现实载体,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正是这一载体。通过形成消费者和企业基于社会责任的联动机制、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法律法规的约束以及现实利益的驱使,形成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良性机制。在现实选择上我们不愿意看到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法律制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制力约束。我们期望看到在各种社会力量和国家政治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企业能够从内心深处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承担好、履行好,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现代价值整体理念。把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道德悖论用心智模式改善的方式得以化解。
以企业文化变革为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企业发展的精神要素,而且能够促进心智模式改善,为企业相关利益主体提供共同语言。企业心智模式本质上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思维传统以及行为习惯等等。完善心智模式在深层本质上就是对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进行重构和变革,使那些阻碍企业发展的文化理念变革为适应时代要求的企业价值观念,通过企业文化的变革塑造新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决策方式。企业文化的变革,一方面要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适应企业完善心智模式修炼的需要。二者的结合就是要培养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首先,就是要培育企业成员以整体利益为处事最高原则的意识,强调摒弃个人和部门之利的排他思维和利己思维,为企业整体利益做出实质贡献;其次,就是要培育企业成员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精神风貌,强调团队的协作和对团队的忠诚。最后,就是要培育企业成员不断进取,勇于超越自我的信念,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创造新的自我。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注释】
①骆志豪,胡金星:“高层管理者的心智模式研究”,《学海》,2010年第6期。
②[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③[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谢中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④石志安,高宏利等:《哲学与人生》,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98页。
⑤贾博群:“改善心智模式对于企业管理的启示”,《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⑥沈建文,陈玉平:“试论企业心智模式改变”,《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第1期。
责编 / 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