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2014-10-15崔建喜陈其凤

机电信息 2014年18期
关键词:调控调度电网

崔建喜 陈其凤

(1.青海省电力公司,青海 西宁810008;2.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青海 海南州813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居民用电量的加大,电网在不断进行改造及扩展,这为电网的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成熟,在电网运行管理中应用智能调控一体化模式,可有效改善对电网运行情况的控制,实现对电力管理人员的合理调配,因而应用现代智能化调控一体化技术是电网运行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1 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技术

当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对电网的运行管理基本上是由调度中心、集控站及后台操作等组成,这种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对人员的需求较大,因而一些人员可能需负责多个项目,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顾此失彼,无法兼顾,从而无法实现对电网的高效运行管理。然而在电网中引入智能调控一体化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电网的智能调控一体化技术主要是基于高效节能、集成精益的原则,实现对电网的“调”和“控”功能,“调”即对电网的调度,而“控”则是面向变电站的监控。综合的调控一体化即将上述2种功能进行集中一体化控制,由相应的电网调度部门实现对电网的调度,与此同时监控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在突发紧急事态下,能够以操作站为平台执行远程遥控命令,从而实现对电网运行的全面管理,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工作。智能调控一体化模式是一项较为系统、集成化程度高的管理模式,在将“调”和“控”一体化后,可实现对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扩展电网的调度范围,因而其在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极具智能性及经济性。

2 智能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势

2.1 实现对电网供配电的高效管理

在电网中将“调”和“控”进行智能一体化集成管理可有效地使电网调度操作与设备的运行使用情况相互配合,避免在电网运行管理中操作相互交叉或重复进行,减少相关负责人员的工作量,使其有更充足的时间观察电网运行中各设备的状态,进而实现对电网的全面了解,及时预防或解决电网故障问题,保障电网的可靠、稳定供电。

2.2 实现对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是将电网调度、设备监控分开进行的,因而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然而,在智能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相关负责人员可根据一体化系统中的监控设备实现对电网中设备运行情况的全面掌控,从而及早找出设备的潜在故障问题并加以解决。另外,在调控操作一体化后,工作人员对电网的故障维修管理及其运行参数的变化等情况将更为了解,从而便于其管理电网中的重点监控设备,并辅助进行调度工作,使电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2.3 提高电网的整体技术水平

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系统功能的实现需依赖于先进设备的使用及技术能力的升级,进而促进电网由传统控制向自动化控制发展,同时减少对管理人员的需求,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在电网中应用调控一体化模式是电网运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方向,同时也为电网系统提供了更先进、更智能的技术设备,提高了电网的整体技术水平,因而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3 智能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设计及应用意义

3.1 智能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框架结构

智能调控一体化模式的设计主要基于3大模块,模块间通过相互配合完成对电网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及决策等功能。因而在进行实际设计时,需根据各模块所对应的功能展开进行,一般情况下该系统主要由以下4个层次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调控一体化模式结构框图

首先是信息采集层,其主要实现对保护数据及远距离数据的采集。对保护数据的采集主要是面向各变电站中的保护动作,而远距离数据信息的采集则主要是针对各变电站中遥控遥测数据信息。通过信息采集层,可实现对电网运行参数信息的全面收集,并为数据处理单元提供分析对象。

其次是平台层,其作用主要是将采集层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流处理,对数据库中的实时更新数据及已处理数据加以管理,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此外,系统管理员可在平台层设置系统的权限管理,进而将平台层的各功能模块作为应用层的基础性部分,为应用层的功能实现提供平台。

再次是应用层,其功能是在平台层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其主要用于对电网系统的调度,同时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能及时判断及分析系统的异常或故障问题,或进行报警操作等。

最后为展示层,其主要是使用展示界面显示电网各部分运行状态,使得电网管理或监控人员更直观地了解当前电网运行正常与否。因在展示层中设置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于是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所看到的界面内容也就不尽相同,如此可提高其对本职工作的集中度,做到各司其职,为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3.2 智能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软件运行模式

智能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软件运行模式是基于服务器架构的,因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及应用平台较为成熟,可满足上述层次化功能模块的需求,从而实现一体化系统的功能。这种基于服务器的软件运行模式主要包括3部分:一个是操作系统,其负责管理在一体化系统中相关软件及对其进行控制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主要是基于Linux与Windows操作系统而实现;其次是应用平台,其作用主要是将采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在规定的统一访问接口下对电网各部分的工作数据、系统软件运行状态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存储或读取;最后便是应用软件部分,其是形成调控一体化系统的程序语言,用于实现对电网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及存储等操作,以及对变电站中各设备的监控、远程操作等功能。

在这种基于服务器的软件运行模式下,调控一体化系统可全面监测电网的运行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以及时预防电网的故障问题,如此便可保障电网高效、可靠运行。

3.3 智能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意义

在电网中推广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后,电力公司可实现对人力、电网资源等的优化配置,减短业务管理链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竞争实力。此外,因电网中的“调”和“控”实现了集成一体化控制,可及时发现电网中的潜在故障问题并加以解决,这就降低了停电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了电力公司的供电服务水平。因一体化模式具备远程遥控功能,因而在一些突发情况下,其还可执行紧急遥控操作,将突发情况的损失降到最低。

总之,为更有效地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需大力推广应用调控一体化模式,并对内部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化培训或辅导,从而使其能熟练应用该管理模式,实现对电网资源的优化管理及配置。

4 结语

在电网中应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新时代电网发展的需要,其能够满足当前复杂电网结构及人们对用电质量的双重要求,必将逐渐取代传统的“调”、“控”相独立的模式。在调控一体化工作模式下,电网的运行效率及人员配置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故障问题的发生率,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损失。未来,随着电网中调控一体化技术的不断优化及推广使用,电力企业的供配电能力及质量将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生产及生活用电服务。

[1]王军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9)

[2]吴明珠.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7)

猜你喜欢

调控调度电网
穿越电网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电网也有春天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