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用肘关节被动牵伸装置设计分析

2014-10-15夏先均

机电信息 2014年18期
关键词:传动比上臂铰链

夏先均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达州635001)

0 引言

肘关节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占所有骨关节损伤的首位。而骨折治疗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但制动使关节周围健康组织所受应力下降,容易发生关节功能障碍。为防止术后粘连,改善肘关节功能,术后康复训练是关键。通过康复训练能增加关节软骨营养和代谢活动,有利于软骨组织的再生和功能活动,清除关节内坏死组织,加速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组织(肌腱、韧带)的损伤修复。关节活动可刺激软骨细胞增生,也利于血液中未分化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化,修复关节软骨,缓解关节创伤或术后引起的疼痛。为取得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设计一种简便的家庭、医院两用的康复器械十分必要。

1 方案设计

根据肘关节的生理功能,要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必须牵引关节内、外挛缩和粘连的组织韧带等。为此我们要设计2个活动臂,这2个活动臂将与前臂和上臂固定,能在0°~140°范围自由屈曲,并在任意角度固定或锁死,这种固定状态还需方便解除。能实现该运动的主要方案有齿轮副传动、蜗轮蜗杆副传动、螺纹副传动和平面四杆机构等。齿轮副传动具有啮合紧凑、传动平稳、传动力矩大等优点,但其传动比受设计结构和空间限制,一般每级传动比不宜大于7,且加工、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无自锁机构,所以本设计未采用。蜗轮蜗杆副传动具有传动比大、可自锁、加工成本低等优点,要省力则要求具有很高的传动比,故体积大。螺纹副传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自锁等优点,本设计采用螺纹副传动机构实现。

2 系统设计及原理

该方案完成后,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康复机械原理图

其工作原理为:螺杆9和轴套8组成螺纹副,当螺杆9转动时,轴套8上下滑动,带动上臂支撑臂1和前臂支撑臂7上下运动及绕轴套上铰链转动,从而带动上臂和前臂分别绕铰链3和铰链4转动,改变上臂支架和前臂支架角度。同时,通过解除前臂滑块6的锁死机构,使前臂滑块6在前臂支架上自由滑动,达到一键解除的目的。

3 主要参数确定

螺纹副传动的主要参数包括螺纹行程、支撑臂长度、前臂和上臂支撑架长度及铰链联接位置等。

3.1 前臂和上臂支撑架长度

根据人机工程学相关尺寸规定(GB/T10000—1988),取适中身材,成年男性(18~60岁,以下同)前臂长237mm,成年女性为213mm;成年男性上臂长313mm,成年女性为284mm。考虑到上臂长包含肩关节等部分,且综合男性、女性通用问题,来设计选取上臂支撑架(从两臂交点到末端距离)和前臂支撑架的长度。

3.2 铰链联接位置

确定铰链联接位置主要考虑两点:省力和设计空间尺寸。从省力的角度看,铰链应该靠近臂的末端,即远离肘关节。而从设计空间尺寸看,铰链需靠近肘关节。这是一对矛盾,而且前臂支架和铰链的位置可调,所以没有确定。但是为了传动的稳定,在锁死手柄锁死后传动,一般要求两臂铰链联接点对称。应综合考虑这些情况来确定铰链联接位置。

3.3 支撑臂长度

由铰链位置及前臂和上臂支撑架长度可以确定支撑臂的长度。

3.4 螺纹副

螺纹行程由上臂铰链联接位置、支撑臂长度和运动角度范围决定。作螺纹传动运动简图及角度和螺纹长度关系曲线,计算出上臂支架的运动范围,从而确定螺纹副中螺杆的螺距及螺纹头数。

4 系统优点总结

该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可旋转角度大。转动螺杆9,可以带动上臂和前臂在0°~180°范围内转动,而人的上臂和前臂屈伸角度一般在0°~140°之间,该系统能充分满足使用要求。

(2)自锁。转动螺杆9,带动上臂和前臂分别绕铰链3和铰链4转动,改变上臂支架和前臂支架角度。由于螺纹的自锁特性,当系统运动到一定角度后,系统能自动锁死,不需要其他任何锁死结构。这样就能较长时间地使上臂和前臂保持在该屈伸角度,有利于肘关节的被动牵引康复。

(3)可以一键解除。在前臂滑轨与前臂支架设计有一个放松与锁紧的旋钮,系统工作时锁紧该旋钮,使前臂支架与前臂滑轨之间的移动副失效。此时,转动螺杆9带动上臂支架2与前臂支架5绕各自的铰链转动,正常牵引肘关节到我们所需要的角度。牵引一旦完成,拆除该系统与肘关节的固定,放松前臂滑轨上的锁紧旋钮,滑块6可以在前臂支架5上自由滑动,就可以自由地收折该装置。

(4)传动比大,省力。螺杆采用普通传动螺纹,取螺纹螺距P=1.5mm,采用双头,即螺杆旋转一圈,轴套上升3mm,上臂和前臂之间夹角在0°~140°变化时,单边变化范围0°~70°,螺纹副运动距离约为50mm,即螺杆需运动50/3=16.7圈,所以传动比为16.7×360/70=85.9。由于传动比大,转动螺杆就很轻便。

(5)角度连续可调。该系统是通过螺纹传动来改变上臂与前臂之间的夹角,由于螺纹传动的连续性,使得上臂和前臂之间的角度连续可调。

(6)该系统的多个零件可以采用标准件,市场上就可以买到,其他多数零件设计、加工都很简单,装配方便,制造生产价格就很便宜。材料可以采用塑料或铝合金板料,重量就很轻。

综上所述,该系统在医院与家庭的肘关节康复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张锦明,李丽伟,金峰.肘关节屈曲康复器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22)

[2]马国华,杨淼.韧带断裂及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9(1)

[3]芦铭,刘志成.老年骨科康复器械4款设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44)

猜你喜欢

传动比上臂铰链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FSC减速器传动比的确认及仿真分析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基于虚拟铰链打开机构的舱门提升机构研究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球铰链防尘罩抱紧力优化
汽车连接器带铰链护壳产品的塑料模具设计改进
基于整车匹配特性的齿轮传动比分析及优化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主动前轮转向变传动比曲线分析与设计